林日 晨阳
伴随着新一轮军费争夺战,美军内部的互撕又开始了。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国防项目主管、退役陆军中将斯波尔近日警告说,此举“很可能导致美军无法合作对抗中国威胁”。他回顾称,美国各军种之间漫长的内斗历史,让美军在战场内外付出了沉重代价。
抗议不公,海军差点缺席 日本投降仪式
组建历史最久的美国海军和陆军,相互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最复杂。美国成立之初,这两大军种一度曾携手对抗国会的“军费大砍刀”——当时美国各州掌握的权力很大,谁都不愿意让联邦政府掌握“枪杆子”。因此国会对待陆海军的意见都是一个样:军费能砍就砍,人员能减就减。
这种消极态度的恶果很快就在1812年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暴露无遗:缺乏训练的美国陆军被英军与印第安人联手打得落花流水,美国海军更是连港口都出不去。在付出首都华盛顿遭占领、白宫被烧的代价后,美军的正规化建设才终于摆上台面。
然而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和海军相反的政治色彩,导致双方的命运截然不同。美国陆军更倾向于南军,结果军官大规模叛逃,南北战争前期,缺乏合格指挥官的北军接连吃败仗。而美国海军则正好相反,大部分军官都留在北军中,南军只能靠私掠船小打小闹。因此南北战争结束后,陆军就此被戴上“政治不可靠”的帽子。陆军内部顽固地保留对南军的同情,多个陆军基地至今仍用南军将领的名字命名,再加上美国陆地上的威胁基本消除,因此陆军规模遭到持续削减。一战爆发之前,美国只有十余万常备陆军,连欧洲的塞尔维亚王国都比不过,处境可想而知。大部分美国陆军军官,甚至一辈子都等不到几次升迁机会。
而美国海军却从此成为国会的“红人”,时逢美国海外势力大扩张,各种资源也优先供应海军,这种“不公平”待遇自然引起陆军的强烈反弹,双方矛盾越积越深。20世纪初,美国海军和陆军围绕海军陆战队的争端更加强了这种分歧。当时美国政府希望将海军陆战队的定位从船上护卫队分离出来,发展为联合性的两栖登陆部队。在美国陆军看来,海军陆战队的职权扩张是海军进一步抢夺资源的举动,无疑将削弱陆军的战场角色。因此陆军对海军陆战队百般打压,由此形成“海军陆战队只能使用陆军淘汰武器”的奇怪传统,这种现象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和陆军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麦克阿瑟代表的陆军将领和尼米兹代表的海军将领多次发生激烈争执。作为当时的美军明星将领,特别善于在公众前包装自己的麦克阿瑟为陆军争取了不少好处。例如海军艰难打赢中途岛海战后,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就谁该指挥美军反击争论不休,逼迫美军高层作出折中方案,由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分别担任作战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指挥官。
太平洋战争后期,在未来战争走向问题上,美国陆军与海军再度发生激烈争执。海军主张绕过菲律宾,进攻台湾和冲绳,进而直逼日本本土。而麦克阿瑟主张首先收复菲律宾,切断日本与东南亚的联系,顺带实现自己“重回菲律宾”的诺言。为安抚住麦克阿瑟这个大众心目中的明星将领,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出面劝说海军让步,采纳了麦克阿瑟的主张。
憋了一肚子气的美国海军,终于在1945年日本投降仪式的安排问题上爆发了。原本美国总统杜鲁门考虑在陆地进行受降仪式,让麦克阿瑟以远东盟军最高司令的身份主持。但尼米兹感到忍无可忍,他直接找到杜鲁门质问说,海军从瓜岛一直打到冲绳,是赢得太平洋战争的主角,现在却让陆军代表接受日本投降,这实在太不公平。尼米兹威胁说:“如果受降仪式不能体现美国海军的功绩,我将代表海军拒绝出席。”
最后美国海军部长福莱斯特提供的平衡方案被接纳了: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签字仪式由麦克阿瑟主持,但签字的地点选在海军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这还没完。按照美国海军规定,军舰主桅杆上应挂起搭乘本舰的最高长官将旗以表敬意。但在日本投降仪式上,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的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同为五星上将,该挂谁的将旗呢?为避免再起纷争,当天“密苏里”号罕见的同时飘扬着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将旗。▲
空军剥夺陆军“飞机装备权”
美国陆军和空军联手在“海军上将造反”事件里坑了海军后,这两大军种的蜜月期也没有持续多久。美国陆军在朝鲜战争中发现,原本二战的前线士兵呼叫陆军航空队的空中支援是家常便饭,但当陆军航空队变成空军后,跨军种使唤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因为美国空军更关注战略轰炸和夺取制空权,并不愿意干这些不起眼而风险巨大的对地支援任务。
美国陆军也不是没有想到再起炉灶,重新组建属于陆军的空中支援部队,只是这时美国陆军才发现,空军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1948年,美国空军以立法的方式,剥夺了美国陆军使用任何固定翼武装飞机的权力。
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不死心的美国陆军为重新获得自己的空中支援力量而和空军展开斗智斗勇。越战期间,为满足对地攻击的需求,美国陆军以“战场自卫”的名义,给OV-1轻型观察机装上雷达和侦察吊舱。在美国空军还没注意到的情况下,陆军又悄悄以“试验性临时改装”的名义,让它具备携带火箭弹、凝固汽油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等武器的能力,使其成为一款相当可靠的对地支援飞机,并希望造成“既成事实”逼空军捏着鼻子承认。
然而美国空军毫不手软,立刻到国会展开控诉,要求剥夺陆军改装这种轻型飞机的权力。在空军的强力游说下,陆军的“擦边球”战术直接报销,1964年,美国陆军被迫放弃了所有具备轰炸能力的OV-1战机。两年后,陆军又进一步向空军移交了所有运输机,只保留直升机部队。在这场美国陆军与空军的内斗中,空军成功捍卫了势力范围,至于陆军士兵得不到空中支援会不会增加伤亡,却无人关注。
美国陆军近年来也抓到一个漏洞,那就是武装无人机。1948年无人机还没有出现,当时的法律自然不可能限制陆军发展无人机。赶在美国空军反应过来之前,美国陆军就开始大规模装备武装无人机。虽然美国空军觉察到这个漏洞,近年来反复试图接管陆军的无人机队,还在国会展开游说,但遭到陆军的坚决抵抗,至今没有松口。
当然,美国空军也不总是那么春风得意。前几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不顾美国空军的强烈反对,成立第六军种太空军。此举不但硬生生将原本属于空军职权范围的“太空”夺走,而且多个空军基地干脆转属太空军。据估计,美国太空军将分走空军至少110亿美元的预算蛋糕。▲
从空军独立建军到“海军上将造反”
美国空军能成为独立军种,也是在陆军和海军激烈博弈中得以突出重围。美国空军起源于1907年8月1日成立的美国信号军航空师,最初仅有一名军官和两名士兵,主要以陆军航空兵的附庸身份存在。美国空军之父威廉·米切尔在20世纪20年代一直为组建独立的空军奔走呼喊。他在《空中国防论》中宣称,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一样,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发展、繁荣和安全,空军应该作为新的国防战略的基础。但他的主张遭到陆海军的强烈反对,他本人也于1925年4月被降职到得克萨斯州赋闲。
然而美国陆军航空兵在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使空中武装成为美国军事力量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支柱。二战后,狂热的空军分子到处鼓吹应该组建独立军种,并要求将陆海军的飞机统一划归空军指挥。考虑到美国陆军与空军的历史渊源,出身陆军的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美军高层也全力支持组建空军。而美国海军则为之前在空军独立问题上设置的重重障碍而遭到空军分子的猛烈抨击。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担心空军独立后会夺走海军航空兵这个核心兵种,进而损害海军的整体利益。最后,为平息美国各军种之间的纷争,特别是安抚海军的不满情绪,杜鲁门再次采取折中方案,响应空军分子的要求组建独立空军,同时支持海军保留舰载航空兵。1947年,美国空军正式成为独立军种。
美国空军刚成立,就在军费争夺战里对海军露出獠牙。当时两大军种正在争取核打击任务的控制权,曾经空袭东京的空军英雄杜立特声称“海军已经过时了,战略轰炸机和核武器可以在瞬间就把海军战舰全部击沉”。新上任的美国防长约翰逊甚至宣称,没有理由保留海军和陆战队。
在这样的氛围下,1949年4月23日,刚批准建造的“合众国”号超级航母被取消。美国海军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是美国空军击沉了海军的航母”。时任海军部长等多名海军高官愤而辞职,美国首任防长、福莱斯特海军上将甚至跳楼自杀。美军历史上的“海军上将造反”事件爆发了,大批海军高级将领直接在媒体上对约翰逊和美国空军高层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成立秘密小组负责编造诋毁空军的假材料。美国空军与陆军相继被卷入风波,美各军种在相互辱骂、接受国会调查和查找“内奸”的斗争中越陷越深,美国政府和社会舆论也躁动不安,无人关心二战结束后美军大规模裁撤部队的烂摊子。
眼看形势越来越不受控制,杜鲁门在确认是海军诬告后,决定“快刀斩乱麻”。他下令10多名海军高级将领“提前退休”,近200人被撤职。这场美各军种之间的内斗以海军彻底失败而告终。
不过“海军上将造反”事件余波未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备松懈、仓促应战的美军在战争初期表现得尤其糟糕。同时实践证明,美国空军并不能像他们吹嘘的那样“包打天下”,战略轰炸机与核弹并不好使,倒是海军的航母舰载机灵活方便,发挥了很大作用。于是新一代超级航母很快重新上马,美国海军在无声无息中扳回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