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 Germplasm Enhancement)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围绕“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重要性状表达与调控分子基础”“品种分子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科学问题,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与创新”、“育种目标性状基因与基因组分析”、“作物育种新方法和新品种选育”三个方向的科学研究,为生物种业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种质、新基因、新品种,为现代种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实验室于2001年批准建设,在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优秀类实验室”。实验室现收集保存作物种质资源近10万份,其中大豆、菊花资源数量居世界首位;发起棉花、梨等作物国际基因组计划,解析主要作物形成及演化规律,引领基因组研究前沿;突破作物关键基因发掘的技术瓶颈,挖掘作物分枝(蘖)、杂种不育、广谱抗病虫、优质和养分高效等具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的关键基因86个,并解析其功能,阐明了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为作物遗传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础;创新集成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等技术,突破种间及亚种间优异资源利用技术瓶颈,为突破性种质及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近10年,实验室创制广谱抗病虫、优质、养分高效等作物新种质482份,抗病新种质被20多个国家100家单位广泛利用,引领了作物抗病虫育种;实验室培育优质、多抗、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81个,显著提升了我国种业竞争力,为国家种业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二五”以来,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项目726项,合同经费6.98亿元。实验室获得奖励4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发表论SCI论文1743篇,其中、论文4篇,CNS系列论文35篇;主编著作、教材16部,参与译著3部,参编国际专著8部;授权发明专利229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项;审(鉴、认)定作物新品种60个;获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58个;转让新品种和新技术28项,成果直接转让经费累计5722万元,合同期内预期累计收益超2亿元。
实验室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教授7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授7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名和岗位科学家7名。5年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820余名,18人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
实验室牵头申报的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首批认定;承担3项111引智基地,其中“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评估优秀,入选2.0计划。分别与和合作创办3本国际期刊,其中和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类期刊和高起点新刊。
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在聚集优秀人才、承担重大任务、促进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保持实验室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
供稿:张芳(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