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生
(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一门必修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有计算机网络通信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Internet技术、网络互连与通信协议、网络实际应用技术、网络组建方法和技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高度紧密[1-3]。为了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等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其网络组建、维护和管理等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则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一个不可或缺、重要的环节[4-6]。本文以我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将该课程实验作一个综合性阐述。
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和操控能力,加深其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及技术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课程实验需要以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能熟练利用如思科、华为网络模拟器或物理网络设备完成实验项目,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书写实验报告等。
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要求,对理论教学配套与之相应的实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掌握。现行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通信原理、网络体系结构、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连技术、Internet及其应用技术、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验项目通常以该理论内容而开展。我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这些实验项目涵盖了网络设备工作原理、网络协议、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网络通信编程等内容[7-9],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网络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完该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也是检验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一种途径,对学生的网络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课程设计目标,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人,各组可选指定的或自拟课程设计题目,在5天时间内,完成该项任务,最终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内容与学时分配等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计算机网络常规实验项目
表2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等
为了完成某个网络实验项目,通常分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总结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实验预习,学生需要对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同时要充分了解实验环境,掌握实验方法,并拟定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是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学生应按照之前拟定的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创建实验环境,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学生需认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实验操作完成后,按照实验操作规范整理好实验器材与设备,经实验指导老师检查验收后,在其许可下才能离开实验室。实验总结阶段,学生应认真整理好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经验,并最终完成实验报告。
常规实验项目总成绩评定分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部分,其占总成绩分值比例分别为70%和30%。实验过程考核是由实验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等进行评分,及时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将评分结果反馈给学生。实验报告考核由实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实验报告的评定内容主要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等。
根据学生对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情况、设计成果、设计报告和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次评定成绩,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参考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须在《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等先导课程完成之后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实验教学,学生依据实验大纲要求完成相应实验项目。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实验目标与要求、实验项目开设情况、实验步骤和实验成绩评定等方面作了详细综合性阐述,使学生对该门实验课程有一个整体性认识与了解,为后期的实验开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