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萍
相比于其他科室护士,精神科护士面对的病人更特殊,遭受职场暴力的可能性更大[1]。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后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影响心境,从而失去工作信心、要求离开护理岗位。严重者可能引发心理疾病,降低幸福感。了解职场暴力对精神科护士焦虑与抑郁情绪、心境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利于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调适,改善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促进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更好发展[2]。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32名精神科护士和32名非精神科护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具有护士执业证书;②在岗工作时间>1年;③从事一线护理工作;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个人身体存在严重疾病者;②研究期间因病假、产假、出差、进修等原因未在岗者;③已经脱离一线护理工作岗位者。观察组为精神科护士,其中男8人,女24人;年龄23~54(37.64±9.56)岁;工作时间2~37(16.51±8.47)年;文化程度:中专11人,专科15人,本科及以上6人;职称:护士8人,护师14人,主管护师7人,副主任护师3人。对照组为非精神科护士,其中男7人,女25人;年龄22~53(36.64±9.14)岁;工作时间2~37(16.10±8.05)年;文化程度:中专10人,专科17人,本科及以上5人;职称:护士9人,护师13人,主管护师6人,副主任护师4人。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护士遭受职场暴力情况调查:调查护士近1个月、近3个月、近6个月遭受职场暴力情况。②简明心境量表:采用迟松修订的简明心境量表进行心境测定[3]。该量表包括紧张、愤怒、疲劳、慌乱、压抑、精力、自我相关情绪7个分量表。各条目均采用0~4分评分。除精力、自我相关情绪2个量表为正性情绪,其余5个量表为负性情绪。总分=负性情绪得分-正性情绪得分+100。得分越高表明受访者情绪状态越差。③总体幸福感量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总体幸福感测定[4]。该量表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生活的满足、精力、情感和行为控制、松弛/紧张、愉快/忧郁6个分量表。总分120分,得分越高表明总体幸福感越强。④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5]: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测定。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均包括20个条目,采用1~4分评分。各条目得分相加获得粗分。粗分乘以1.25获得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焦虑或抑郁状况越严重。
1.2.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经培训详细掌握各量表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注意事项后,征求受访护士同意发放量表和问卷。受访护士在规定期限内将问返回至调查人员。调查人员除说明相关填写注意事项以及解释可能引起受访护士歧义的条目外,不干涉受访护士回答。本次调查共发放64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1 两组护士遭受职场暴力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士近1个月、3个月、6个月遭受职场暴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近1个月、3个月、6个月遭受职场暴力情况比较 单位:人(%)
2.2 两组护士焦虑与抑郁情绪、心境及幸福感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士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心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幸福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近1个月内是否遭受职场暴力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心境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7、0.452、0.556,P<0.05),与幸福感评分呈负相关(r=-0.387,P<0.05)。
表2 两组护士焦虑与抑郁情绪、心境及幸福感评分比较 单位:分
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普遍面临着更高的职场暴力风险[6-7]。从本研究来看,精神科护士在近1个月、近3个月、近6个月遭受职场暴力的比例均远高于其他科室护士(P<0.05)。事实上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精神科护士几乎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职场暴力。与侯明如等[7-9]研究结论相一致。此外,本研究还表明:在近6个月内精神科护士普遍遭受了职场暴力。说明精神科护士是职场暴力的高危群体。精神科护士遭受职场暴力的情形或场景则包括约束病人时的强烈反抗、提供护理服务或者进行其他工作时遭受病人的突然攻击、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不理解发起的攻击等[10-13]。相比于约束时能够预料的强烈反抗,病人突然攻击以及病人家属的职场暴力对精神科护士情绪和心境的影响更大。
从精神科护士和非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心境和幸福感评分来看,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心境评分分别为(44.78±6.95)分、(44.17±6.72)分、(108.26±25.73),均高于非精神科护士,幸福感评分为(67.05±14.82)分,则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精神科护士存在更突出的焦虑、抑郁心理,心境和幸福感更差。近年来由于医护资源供给不足与病人及家属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护士的职业压力和生存环境本身较差[14-16]。精神科护士面对的病人更为特殊,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幸福感和职业满足感更低。有研究也指出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护士的幸福感很低,普遍缺乏职业认同[17-19]。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是否遭受职场暴力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心境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幸福感评分呈负相关(P<0.05)。高静等[11]在类似研究中也证实职场暴力与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心境以及幸福感的相关性,并建议要加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调适[20-21]。
鉴于本研究以及相关文献获得的结论,笔者认为必须要强化多种干预措施,为精神科护士履职提供更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①重视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教育,通过系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精神科护士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②密切与病人家属沟通。由于病人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普遍能够理解病人的暴力行为,但是家属作为具有正常认知的群体,其暴力行为无论是从情感、法律还是社会道德等多个层面都难以获得理解[22]。这就需要重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赢得家属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与支持。③给予精神科护士更多的外部支持。比如为精神科护士提供心理干预,动员护士家属参与护士的心理调适等。
总之,精神科护士面临着更严峻的职场暴力风险。职场暴力加重了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心理,严重影响了心境和幸福感。从医院到病人再到家庭等各种力量都要对精神科护士职场暴力及心理调适予以关注,给予更全面和系统的关怀和干预,以更好地促进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