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同科技交融”:析辨数字媒体时代中艺术设计的嬗变与革新

2021-05-19 00:48叶辉左钢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媒介设计师人工智能

叶辉 左钢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在互联网与大众传媒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艺术与设计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传统的二维或三维的制图与设计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传统的设计师,信息传播也不仅仅局限于图像,而是追求高密度的信息获取和极致的视觉感官体验。普罗大众也对于视觉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视觉性设计与传统艺术在科技的浪潮中显得十分渺小,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源源不断地冲击大众的感官。不论建筑空间设计、展览陈列设计还是视觉传达设计,如今的设计师在科技潮流面前,面临着诸多现实的挑战,需要不断去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审美与鉴赏力,还需要平衡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更需要将数字化的手段同艺术更好地结合,同时推陈出新。因此,从艺术与科技的关联、信息传播的速率、未来设计师的形态、数字媒体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分析,探讨科技时代的设计该何去何从,艺术与科技如何交融变化,数字媒体时代未来艺术与设计领域可能发生的趋势及变化,梳理出“设计师也不再是传统的制图与架构,而是创意工作的策划者、艺术与科技手段的布局者”这一观点。

一、艺术与科技交汇之路

1. 数字媒体时代中设计的新形态——“边界的消融”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在愈发强大的科技与设计共生的时代中,设计与数字媒介似乎可以用一个英文缩写来阐述——“I'M ABCDE”,是蔡新元教授于2020年在云南省数字媒体艺术研讨大会中讲述的概念,即:Internet(互联网)—Mobile(移动)—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Data(数据)—Edge(边界)。

一切设计形式都是建立在科技之上的,数字媒体时代的设计观念应立足于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1],通过大数据的搜索与人工智能的判断去分析客户的需求与使用某种服务的频率,例如在展示陈列设计或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其颜色、造型的区别来进行用户画像人群分析,这样在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就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伴随着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云”概念逐步应用在设计领域中,云服务、云计算等形式未来都是改变设计与交互的方式。[2]交互设计也从最开始的传统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思维逐渐转变过渡至“用户+机器”的双中心设计思维,交互的思维可以应用并影响到诸多设计领域。[3]影像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展陈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展示设计,Mapping与建筑动画也让观者身临其境地理解到建筑的空间感受和设计师的意图,可以发现未来设计与思维的边界取决于科技发展的边界,而设计的边界不断消融,是跨专业学科的交融。

2. 数字媒体时代中设计师的转变——“整合与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下,设计从业者应当思索如何在行业浪潮中不断突破自我[4],突破现有的桎梏,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设计师则是复合性人才,不应仅仅局限于本行业领域,而应该多渠道、跨媒介去寻求学习与合作的机会。设计师的发展与职业规划的延伸状态应该经历三个阶段(图1)。初步阶段时,设计师仅仅掌握简单且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还具备通俗化的审美。在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和年限后,设计师则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可以思考行业方向的趋势与变化,最终阶段是需要成为一个资源的整合者和创新者,赋予当下设计师的形态特征、新的内涵及定义。在当今数字媒体时代的浪潮中,不断涌现出计算机设计师这样的新形态,计算机设计师与传统设计师在未来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未来在大数据方面,计算机设计师无论是从数量、速度还是质量上都逐渐碾压了传统的设计行业和传统设计师的设计感与形式感。当科技的技术壁垒被打破,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大数据、运算和学习技术交叉融合,随之而来的则是未来技术含量较低的一些职业逐渐被淘汰,因此,传统设计师与传统工艺者都有着很大的危机感,是数字时代浪潮大势所趋。

二、人工智能发展助力设计领域的革新

1. 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探索——“设计效率的提升”

未来设计的趋势离不开科技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探索未来科技与数字媒体时代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埃隆马斯克星链计划”,将使得未来互联网的传输速度有着数以十倍的提升。其意义在于更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助推多媒介发展与革新,设计的发展必然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变快而产生全新的表达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拓者马斯克在互联网、数字媒体、未来科技等多领域进行跨时代意义的探索。他曾宣称:未来人类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实现人机融合,否则人类将会被超级人工智能淘汰。他的话不无道理,因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越来越强,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与形式将具备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在国内,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也逐步应用在设计领域,阿里巴巴旗下的购物平台淘宝和天猫都在其商城的界面设计与宣发平面设计中试图尝试摒弃传统设计师的人海战术,以及单兵制作效果图的形式,采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制作数以万计的商城平面宣发效果图,既节省人工成本,还能更加有效地捕捉用户的喜好,同时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型改变其不同的设计色彩风格。在“11·11”期间,大量的设计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方式下,可以缩短90%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设计工作,这仅仅是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简单工作,却将速度提升了百倍,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网页设计的形态。未来艺术生态的发展是基于科技与互联网的趋势而逐步发展的[5],这一切都会使得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图2)

图1 设计师的职业发展阶段

图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设计应用图片来源:钛媒体

2. 机器革命重塑设计道路发展——“设计形态的虚拟化”

未来的数字时代离不开崛起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最开始的机器人由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1921年使用,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在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亮相,能够独立抽烟和吹气球。由此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了雏形与规则化,为后来的机器人发展提供了方向。1948年第一个具有复杂行为的自主机器人诞生。1950年阿兰·图灵发表了一篇关于机器思考可能性的论文,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后来的“图灵测试”,通过一系列问答来测试机器的“思考”能力,意味着测试者认为机器的回答来自于人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机器革命与人工智能影响着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道路的发展。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不断缩小的磁盘尺寸和成倍增长的容量都在助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进步,1954年乔治·戴沃尔发明了第一个数字操作和可编程的机器人,到了1961年,机器人与初代的人工智能形式运用到工业生产当中,通用汽车公司安装了机械臂机器人,用于抬升和堆叠高温金属零件。机器人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初代应用是在1985年杰伦·拉尼尔的VPL研究公司销展第一款VR眼镜与手套,创造了“虚拟现实”这个新的词汇,推动了未来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可行性与多元化。虚拟现实技术在21世纪发展到高潮,设计不再是具象的,而是以用一种“虚拟”的形态去表现和展示,这样的手段逐渐应用到展览展示设计(图3)、建筑空间Mapping(图4)等领域,不断出现新技术的革新。

图3 虚拟现实室内展览展示设计图片来源:花瓣网

图4 建筑投影Mapping展示图片来源:华创文旅

三、数字媒体与科技在设计领域的具体探索

1. 数字媒体艺术展示设计的具体应用

在数字媒体时代,艺术与设计涵盖了生活的诸多方面,伴随着数字化手段的进步,不断给普罗大众给予新的感官刺激。例如,在展示设计与视觉领域,数字媒体技术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目前,大量的博物馆、展览馆都采用新媒体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同时还建构了线上虚拟博物馆,带来数字化展览的全新体验。在视觉效果上,给予观者以交互性、视觉冲击性;在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上,便捷、快速、多渠道。在传统时代的策展方式与展览视觉设计的过程中,观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单一的,且必须去固定的场所展开活动。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新时代下,展览视觉设计的诸多固定观念被打破。传统的视觉设计与展示仅仅从单一的空间属性与物理属性上去展示商品、产品,而新媒体时代下的展陈方式是以数字媒体艺术为载体、以多种渠道的传播方式为信息媒介的,不论是对于产品本身还是展览都赋予了全新的定义与价值。

2. 艺术与科学技术在产品设计的具体应用

科学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感性工学则是科学当中新兴的一个领域,更多的研究也应用于设计领域中。这门学科新兴于21世纪初的日本,其研究成果为展示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其他设计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形态、展示空间、展示界面。感性工学是通过产品对使用者的感官(即五感:形、色、味、音、触)影响的研究。增强用户对于产品的依赖和舒适感,继而激发用户的购买行为和使用次数。[6]在日本众多产品设计中,企业与设计师都试图探索将产品中影响用户五感的要素提炼出来。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感性工学的方向与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从最开始单一、固定的产品研究领域,逐渐延伸至人机交互界面、人工智能、展览展示设计等诸多领域。

感性工学不仅局限于感性的思维与情感的诉求表达,是人类本身的审美直觉与创造性认知活动的本源,也是作为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在最开始,认知科学是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最初的认知研究是简化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从研究认知活动中的理性与逻辑部分,到后面逐渐衍变到研究人的偏好和行为方式。[7]艺术是感性的,科学是理性的,以产品用户的认知行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结果应用到人与产品设计的交互中,最终提炼与研究出怎样的设计更能贴合人类本身的感性特质(行为方式、偏好、认知直觉)。[8]就可以发现,数字时代的设计不仅仅只依靠科学技术的手段,还需要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多领域的融合研究,才能衍生和发展出更为优质的设计作品以及具备视觉观感的展示空间。

3. 数字媒体在民间工艺与非遗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当数字媒体艺术介入民间工艺美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更好地保存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精华,利用独特的媒介传播手段和视觉呈现来扩大其影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的。在数字媒体介入的过程中,需要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去了解新媒体的手段,去转变固有的、长时期形成的旧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视觉媒介的影响,视觉媒介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传承、推广和传播提供更为动态化、高效化、多元化、真实化的手段。同时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凭借科技手段,全方位地推广介绍其非遗艺术的技艺与内涵。在2005年到2009年的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时,所拍摄的全部图片达到408万张,通过数字影像所记录的时长达到13万小时。同时在2010年文化部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项目,从此推动了数字媒体和视觉媒介在非遗保护与民间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1)利用数字媒体记录手段,保持非遗文化的真实性。当运用视觉媒介去记录保存非遗文化艺术时,应该坚持其客观性,保存其原生形态的记录,例如2011年12月2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进行了验收,项目库一共采集了1219项国家级名录与1488名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信息,其中包括传统民间手工艺、传统戏剧戏曲、传统美术等信息采集,大量采用了高质量的数字化手段(音频、录像、技术测绘),多技术手段的介入会增加其传统技艺的传播,不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造成影响,也使得普罗大众更为直观地了解最为纯正的民间艺术。

(2)通过视觉媒介与新技术手段,承担对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责任。视觉媒介在数字时代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应利用视觉传播手段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一方面,中央电视台已经完成了大量的项目案例,央视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都会推出大量的节目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例如2006年播出的纪录片《中国记忆》,2008年播出的《共同关注》,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及其艺术活动做出了系列报道。还有CCTV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纪录片《留住手艺》,更是走访数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耗时10个月拍摄而成,用数字化影像记录了这些传承人的历史经历和创作过程。同时非遗项目的题材和方向众多,其内容展现形式多样,为视觉媒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通过这些视觉媒介的传播,影视与数字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教育和宣传的作用。

四、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媒介的传播与用户体验的高效都是以科技手段作为支撑的,即使是传统的民间工艺设计(非遗)都在信息时代的多媒介浪潮中焕发别样的生机。数字技术、视觉媒介传播、大数据分析等均让各个设计领域(生活领域)得以革新与发展。随之而来,设计转变为对物的一种连接,即“数据”“体验”“互联”“传播”。[9]人们对于艺术和设计的要求从功能变成行为,承载到关系以及到未来的存在。不论是居住空间、建筑空间还是一隅方寸的展示空间,不论是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还是传承已久的民间工艺设计,基于用户体验的数据分析和万物互联的生态法则都会深深影响着每个设计领域。数字时代充斥着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泛娱乐化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会不断干扰普罗大众的选择。新技术手段的变革,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该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未来亟需思索与探讨的事情。科技的发展与革新也给传统设计行业带来多面性的可能,一方面,部分艺术领域会伴随时代的发展逐渐消亡与融合,另一方面,符合时代发展的艺术门类与设计学科会伴随着科技进步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新的语境解读。高水平的设计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制图与设计架构,而是作为创意工作的策划者、艺术与科技手段的布局者去践行、开拓科技与设计的交融之路。[10]

猜你喜欢
媒介设计师人工智能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创意设计师
数读人工智能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