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衡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安徽 芜湖 241000)
在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且有30%左右的患者出现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生,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1-2]。与此同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率的增长,使得相应的医疗费用随之增加,对医疗服务行业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血糖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且在医疗机构的多个病区中均有分布,相对来说,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在血糖控制和糖尿病防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不足,对于高血糖患者的专业化护理明显不足,会对患者的血糖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增加护理安全隐患发生风险[3-4]。在这种背景下,针对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研究选取非内分泌科的200 例高血糖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血糖控制率、血糖水平,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确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在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2019 年2 月—2020 年4 月选取本医院非内分泌科的200 例高血糖患者进行研究,计算机随机分组,每组100 例。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是58:42,年龄20 ~79 岁,平均(58.76±5.97)岁,平均住院时间(11.86±3.67)d;科室来源情况:非内分泌内科、外科、老年科和ICU 例数分别是46 例、36 例、15 例和3 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是57:43,年龄21 ~81 岁,平均(58.97±5.64)岁,平均住院时间(11.79±3.84)d;科室来源情况:非内分泌内科、外科、老年科和ICU 例数分别是44 例、35 例、16 例和5 例。入组患者均确诊为高血糖,患者无意识和认知障碍,对研究自愿参与。排除精神和语言障碍患者,以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针对性的用药、饮食以及并发症等护理干预内容。
实验组接受糖尿护理专业小组护理模式,在全院血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成立了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以信息化为手段落实患者安全管理。首先成立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成员是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入组护理人员均具备一定的护理经验、沟通能力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之后,对小组成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训的方式包含课堂教学、技能实操、情景模拟等,并利用微信等信息交流方式,强化小组成员交流和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包含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专科技能以及健康宣教等,使护理人员掌握血糖控制和糖尿病诊断等标准,并具备饮食、用药、并发症处理以及自我护理管理和胰岛素使用等相关技能,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专业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对高血糖患者进行护理,健康宣教方面,及时询问患者日常饮食、运动、用药、皮肤以及血糖控制等情况,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干预;专科护理方面,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操作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及时、准确监测血糖以及正确使用胰岛素。与此同时,利用医院血糖管理系统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并以此完善患者健康档案,为其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血糖控制与管理。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干预后,评估其糖尿病知识水平,满分是100 分,分数越表示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越好,检测评估血糖水平和血糖控制率,主要指标包含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满意度分成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5]。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血糖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血糖控制率是95.00%,高于较对照组的85.00%,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为(82.34±11.95)分,高于对照组的(73.42±14.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的FBG、PBG 和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 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FBG/(mmol·L-1) PBG/(mmol·L-1) HbA1C/%实验组 100 9.20±1.89 15.02±5.08 8.37±3.96对照组 100 9.18±1.96 14.95±5.07 8.34±4.16 t 0.073 0.098 0.052 P 0.942 0.922 0.959组别 例数 干预后FBG/(mmol·L-1) PBG/(mmol·L-1) HbA1C/%实验组 100 7.62±1.59 12.84±4.37 7.25±1.45对照组 100 8.45±0.78 14.26±3.75 8.24±1.35 t 4.687 2.466 4.997 P<0.001 0.015 <0.001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比较[n(%)]
医院的住院患者当中,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的占比达到三成左右,且大多数具有合并症,在非内分泌科进行治疗。心血管病区住院患者中,25%左右伴发糖尿病,重症监护室的高血糖患者占比超过29%。与此同时,非内分泌科患者高血糖症状的发生,会导致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等风险显著增加,患者身体健康和疾病诊治受到严重影响[5-6]。当下,有部分医疗机构尚未形成全员规范性血糖管理体系,在此背景下,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的糖尿病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均明显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够为高血糖患者提供专业的针对性护理,导致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疾病治疗效果,均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对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合理地采用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模式,对于高血糖患者护理和糖尿病防控至关重要。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组的血糖控制率及糖尿病知识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 <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模式下,从非内分泌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教育,从专业知识、护理流程、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在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专科护理等能力后,由其对高血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合理地应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对非内分泌科室护理人员血糖管理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交流手段强化信息收集及与患者的交流,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全面的掌握血糖控制相关专业知识,提升护理专业性与针对性,促进血糖管理效果。
综上,在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护理管理中,合理地应用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力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血糖水平,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加良好,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程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