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与新青年

2021-05-19 09:43
今日中国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青年投递五四运动

文|本刊记者 张 霄

百年前的新青年们奔走于救国救民的革命之路,百年后的新青年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百年前,《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的发刊词,让一代中国青年奋发昂扬的气息跃然纸上。

百年后,站在新时代的新青年们奋力扛起历史使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青年的“觉醒”

辛亥革命的失败与中国时局的变化,催生了要以思想改革救亡图存的“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就此诞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爱国青年与有识之士以此为阵地,以“赛先生”(科学,Science)、“德先生”(民主,Democracy)为武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

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并且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青年》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一代中国青年的影响无法估量。

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这样谈到《新青年》:“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恽代英等人给《新青年》写信道:“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新青年》杂志的文章及后来的五四运动,让一代中国青年得以“觉醒”并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大能量,开始救国复兴之路的艰辛探索。在五四运动两年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与会者的平均年龄仅为28岁。

在建党百年之际回望先辈足迹,百年前的新青年们奔走于救国救民的革命之路,百年后的新青年们则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

“五四运动以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恰是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时代、一场运动、一本杂志和一群人的故事。”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第81期“云台夜读”活动中,青年干部杨天慧认真分享党史专题内容——“《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场20多名青年干部认真聆听,忆往昔峥嵘岁月。

而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推出的“百名青年讲百个党史故事”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崔猛带来了李大钊《燃尽自己宝贵的生命 传播马克思主义火种》的故事:“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在李大钊的红色旗帜下围绕着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大批进步青年。毛泽东深情地称李大钊为‘真正的老师’。”

任鸣给小学生讲航天故事

曾经的新青年们,用一腔爱国热情与坚定信念,将“五四精神”传承至今,传入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心中。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北京大学就推出了系列纪录片《新时代新青年》,展现新时代的北大青年如何在五四精神激励下,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各行各业发挥引领作用。

这其中,首位独立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奖的华人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余淼杰讲述了自己报考北大的故事:“1996年暑假我来到北大,走在未名湖畔的小路上,突然发现路上刻着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让我非常震撼。”于是,余淼杰下定决心报考北大。

如今,余淼杰在深耕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同时,也不忘将五四精神、北大精神传递到同学们心中:“北大是常为新的,传承下来的精神,一个是追求真理,一个是振兴中华。”

新时代的新青年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青春》一文中如此大声疾呼,至今百余年来,千千万万青年人用奋斗凝聚起一个活力四射的青春中国。

“在初中时,我看到发射现场那些令人激动的画面,当时就觉得非常感动和自豪,就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的宋嘉琦,如今成为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的青年科研人员,参与了多款测试设备的电路测试。

和宋嘉琦一样,任鸣也在年少时种下过探索宇宙的梦想。任鸣回忆,恰逢2003年中国宇航员第一次探索太空之时,他又读到《航天飞行器如何返回地面》文章,于是渴望加入航天大家庭就成了他的梦想。“我就是那个实现了梦想的人。”如今,任鸣已经多次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月器等重大发射任务。

在为梦想奋斗的同时,宋嘉琦和任鸣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走进校园,用自己的故事和生动有趣的航天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着梦想的种子。

“我第一天上班,师傅给了我一辆二八自行车,从此正式开启了我的投递生涯。”就这样,崔壮在投递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崔壮负责河北廊坊管道九区2000户居民的报刊投递,每天要记100多个密码,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但他始终兢兢业业保证投递任务按时完成。在疫情期间,崔壮还努力建起了邮政便民服务站,不仅减少了密切接触,还起到了分流作用,让居民赞不绝口。

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崔壮简朴地将劳模精神变成这样一句话“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此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廊坊市分公司成立了“崔壮投递班”,凭借着用心和专业,崔壮投递班先后荣获“全国邮电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河北省青年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像宋嘉琦、任鸣、崔壮一样的中国青年不胜枚举,他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猜你喜欢
新青年投递五四运动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大迷宫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派发广告分工做得好 人人努力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