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菁
阳春三月,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镇的艾津稻园里,一群年轻人正在田间忙碌着。突然春雨淅沥,艾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艾津农业)副总经理王光笑道:“春雨贵如油,看到下雨我们可开心了!”
虽然身为公司副总,拥有研究生学历,但王光还是自诩为“新农人”。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业院校。“把所学用在农村,改变农业产出低、效益不好的现状,就是我们‘新农人的使命。”八年多来,王光和一群志在改变农业的年轻人扎根田间,致力于打造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样板。这份对土地与农业的情怀,是“新农人”王光最为厚重的精神底色。
对土地的初心
王光的家乡在安徽阜阳的乡村,祖辈世代务农。对于这样一个农村家庭而言,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已属不易,更何况王光还是当年村里唯一的研究生。父母望子成龙,省吃俭用供王光读书,希望他能跳出“农”门。但在王光心中,早已种下一颗关于土地的种子——他想利用所学,为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收入的提升实实在在地做些事。
毕业后的王光,在父母的希冀下,成为苏州市太仓农业局工程中心实验室里的一名科研人员,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虽说与自己的初心还有些距离,但毕竟也是在做农业方面的科研,科研成果最终还是可以惠及到农民,也能为中国农业的发展作贡献。但这种与土地有些距离的生活终究不是他想要的。一颗想要回归土地的心跃跃欲试,直到2014年。
那一年,一则“日本大米每公斤卖198元”的消息,让王光吃惊不已。“日本大米凭什么卖这么贵?难道我们就种不出好稻米?”他下定决心,要从实验室回归农村的田间地头,心中立下目标:不种出中国的好稻米,誓不回头!
2014年7月9日,带着对土地的热爱,王光来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艾津农业,投身现代农业的发展中。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回归土地,王光的身份从研究员变为农人。让他欣喜的是,成立一年多的艾津农业因其全产业链的现代化构想,聚集了一批和他一样志在改变传统种植农业的高学历年轻人。他们的目标一致——学以致用,用先进的农业理念和技术,打造出“超欧标”的大米品牌。
如何将最先进科技手段运用到田间地头,是王光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2015年,他牵头成立了艾津农技集成研究院,专门负责与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对接,把现有的科研成果进行集成应用落地。王光和团队通过绿肥轮作、健康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测报等技术,运用智能无人机、大田物联网系统、红外光谱测土配肥系统、大米食味计等先进设备,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农村长大的王光深知:农民种田,技术是难点,增收是痛点。2016年起,在艾津农业“匠心种粮”的思路下,王光带领团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优质稻米的生产环节;用工业的思维,制定了涵盖安全控制、口感品质及膳食营养等521项检测指标的“艾津欧标”大米企业标准,成为目前稻米安全标准的标杆。
在严格的标准指导下,王光和团队在1000亩试验田里先行试种。在实践中,他们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严格管理稻米生产、加工和储运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农产品种植加工技术体系——“艾津欧标”体系。这样的水稻种植方法,既能保证稻米的安全又能确保品质和口感。
王光和团队运用和发挥知识技术优势,采取物理、生理、药理、地理和天理的“五理”综合防治,让稻米生产全程皆“绿”。譬如用光谱仪、诱虫灯等“物理”手段,用納米、生物农药等“药理”手段,引进先进生物技术优化土壤菌群的“地理”手段,通过智控巧用大自然的气候、日照、雨水等运行规律的“天理”手段,趋利避害、增效降残。
2017年初,“艾津欧标”大米第一年推向市场,取得了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的良好效益。因其优良的口感,“艾津欧标”大米在业界享有“好吃不要菜”的美誉,先后被评为南京好大米金奖、江苏好大米、江苏好杂粮优质产品奖。
王光不仅在公司分管技术,还是专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每年培训专业新型职业农民1000多人次,服务辐射南京及其他13个区县。他说,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农户对他农业培训指导的正向反馈。“听到农户对我说‘王老师,你上次讲的那个植保方法很实用,我就特别心满意足。”
“新农人”的苦与乐
做一个农人,辛苦与汗水是不可少的。每到农忙时,王光戴上草帽、穿上胶鞋,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尤其是每年的6月至10月,他在凌晨5点就得下田干活,比当地农民起得都早。因为在地里干活,工作强度很大,身上总是汗涔涔的,所以每天他都要带上三四件长袖衫。但即便这样,干活的间隙,他还是要将衣服脱下来拧几次汗。
身体上的疲劳,在王光看来并不算什么,他也习以为常,最让他过不去的是心理上的一道坎儿——不被农户们信任,甚至被嘲讽。许多农民觉得这群从象牙塔出来的高材生只是来体验生活的,受不了这份苦,做不长久;而且他们都那么年轻,指导种田这事靠不靠谱?“我都种了几十年的田,你有什么可以指导我的?我的经验比你丰富多了。”言语中满是不屑与不信任。王光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自己其实和他们一样,都是农人。他相信用真情可以换真心。通过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指导他们科学种植,提高产量、降低风险,王光渐渐与周边的农民打成一片,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今年50多岁的孙斌,于2014年在南京市六合区三友湖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成了水稻种植大户。第一年种地,他发现自己在用药的时间、用量、品种上都把控不好,浪费钱不说,还起不到好的效果。2015年,王光和团队主动联系了他。面对年轻的面孔,孙斌心里没底。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后,孙斌拿出了一半的土地与艾津农业合作。
“起初,我担心他们不能吃苦。但事实上,他们比一般人勤奋得多。”孙斌说。凌晨时分,天还没亮,这批“新农人”已经在查田了。他们总是能在病虫害出现的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孙斌因此可以用最少的农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第二年,他主动与艾津农业合作,把1100多亩水稻的植保放心地交给了这批“新农人”。这不仅让他大获丰收,水稻检测也都符合国家绿色标准。
这些年来,王光坚持用专业技术来指导农户,帮他们解决问题。整个水稻季,王光奔波在周边各地指导农户种植。目前,由王光主要负责的稻麦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累计达60余万亩。
如今的王光很享受外界给予他的“新农人”称呼:“我就是一个农人,一周不下田就心慌。夏天特别忙,基本天天都在地里。要说和父辈那样的农民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我们掌握科学种植的技术,所以才叫‘新农人吧。”
2016年最酷热的8月,已经被公司提拔为绿色植保研究院副院长的王光在清晨去查田的路上,情不自禁地仿照《上学歌》哼唱起来:“太阳当空照,农民对我笑,他们说早早早,你为什么拿着瓷盘又来到。我要下田早,天天不迟到,爱查田爱动脑,我们要为农民立功劳!”这段反映“新农人”工作、生活的小调,很快在团队内外传唱开来。王光和“新农人”小伙伴在此基础上,将这段小调取名为《查田歌》。
阳光、自信、意气风发,王光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农民”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将加入“新农人”的队伍。他们将通过智能现代化的农场,利用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和电商流通平台,共同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新的元素和能量,赋能传统农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