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主动作为 推动党政主导、高位统筹破难题
破解出行难题,党政主导、统筹发展是保障。保山交警支队在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向市政府报告针对性措施建议,得到了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保山市交安委成立由副主任牵头的工作专班,专门印发工作方案,按照“综合施策、分类实施,科技助力、试点先行”原则,在全市选取12个较具代表性的行政村(社区)作为试点,培育农村客运市场,加强站点建设,不断延伸覆盖,逐步在辖区乡镇、村社拓展延伸,形成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辐射效应。
试点以来,先后建成农村客运站56个、招呼站654个,发展农村客运经营业户17户,建设农村客运线路355条,农村客运车辆达2192辆,乡镇和建制村客车通行率达100%,初步形成了以县区客运站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支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的农村客运经营网络,保障了农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
因地制宜 创新探索农村客运运营新模式
解决供需矛盾,落实运力运量、科学调度安排是前提。保山交警支队依托交安委平台,积极协调推动交通运输部门以满足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目标,立足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出“互联网+客运”的农村客运运营新模式。
一方面大力创新线下农村客运运营模式。实行灵活经营“扩网络”,以城镇公交、区间公交、循环公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行周末学生班车、赶集班车、电话叫车及红白喜事即时包车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方便群众多元化出行。吸纳社会车辆“增运力”,在坚持不降低安全运营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客运企业择优吸纳当地从事非法营运车辆,统一喷涂“乡村公交”醒目标识,实行户籍化管理,统一购买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承运人责任险等,就地实施经营合法化。特殊路段通行“限车型”,对有出行需求但道路安全通行条件不足,无法行驶中型客车的,经相关部门联合论证后,采取限车型(9座以下客车)以“乡村公交”充实农村客运市场。目前,全市已在175条农村班线上开通了1027辆9座以下微型车和轿车,占全部农村客运车辆的47%。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线上个性化订制服务。引导客运企业开发“保山交通智慧出行平台”,推出“村村通”网络预约订制化出行服务。农村群众可根据出行需求,通过平台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进入“村村通”界面选择线路、进行日期查询,预订出行的时间、车辆及上下车地点等,基本实现了“上门接、送上门”的个性化服务。在腾冲市试行“村村通”平台“一键呼叫”功能,对农村出行需求统一调度派单,努力打通农村客运“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享受“门对门、点对点”的出行服务。
协同共治 源头路面宣传同步发力护安全
守护通行安全,部门协同共管、社会群防群治是关键。
坚持协同加强源头隐患“清零”。建立公安、交通运输和应急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实行“两客一危”企业“红黑榜”制度,定期通报重点车辆交通违法及事故情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責任,动态清零隐患。
坚持协同加强路面执法管控。立足公安交管本职工作,保山交警支队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农机部门深入客运班线通行的重点路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查严处农村客运超员、货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等行为。
坚持协同加强宣传劝导。深入推进“两站两员”“两队两长”建设,建成标准劝导站75个,在58个农村乡镇派出所成立交警中队,组建62支乡镇执法小分队,融合发展乡镇片区的“片长”“路长”200余名,协同进村下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链接:云南省深入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开展“美丽乡村行”宣传巡回活动
为深入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扎实开展秋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2020年11月18日,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主办,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崇明县人民政府、中国交通频道云南共同承办的云南省“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参会代表相继进行了发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在讲话中要求,要紧扣“巡回宣讲”这一主题,丰富交通安全宣传手段,让宣讲队伍“动起来”,让流动宣传车“转起来”,让农村大喇叭“响起来”,让新闻记者“走起来”,持续扩大农村交通安全宣传覆盖面。要持续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全力开展秋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进一步深化警保合作,积极发挥“两站两员”劝导职能,切实把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护关。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心完善细节,共同抓好落实,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平安出行构建更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工作人员引导大家参观交通安全劝导站,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同时,公益联盟将300顶头盔赠送给现场参加活动的村民。民警现场给村民讲解了安全头盔的作用和正确的佩戴方法,呼吁村民骑行时佩戴安全头盔,安全文明出行,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此次活动从2020年下旬至2021年春运结束。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安排部署,致力于大力提升农村地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自觉抵制交通违法和交通陋习,全力防范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维护农村交通安全形势平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安全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