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平湖春水漾

2021-05-18 13:00曹文进
都市 2021年4期
关键词:汾河水库

东风初来,覆冰茫茫渐消融。立春过后,自库坝吹来巍巍的暖风,令人气爽神怡。此时,站在汾河水库坝顶极目北望,只见水天相连,烟波浩渺。环顾东西,远方岚峦苍莽,近处丘塬寂静,北方的春就这样悄悄走进了娄烦。

“残雪暗随冰笋滴”,季信匆匆,春潮暗涌。不知不觉中,环库边岸,冰壤相连处已悄然解冻,自外向里,十里银盘缓缓销匿,冰面由厚而薄,变实转虚。既而,冰没水间,水托冰浮,偌大的镜面破损离析,辞别数九的百日冰封,暗暗释融。至此,水库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冬春更迭。

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岸,暖阳沐浴着浅浅的水湾。蛰伏的百虫结束了一冬的休眠,欣欣然蠢蠢欲动。岸边的柳树上,一对喜鹊在树杈间扑腾着欢快的翅膀,喳喳喳地对叫着,成群的麻雀在老松枝上飞来跳去起哄着。不知何时出现了南来的水鸟,它们掠过水面上空,轻快地盘旋了一圈又一圈,似乎在庆幸终于再次重返了久别的北方家园。有憋了一冬的鱼儿早已耐不住寂寞,乐颠颠地从水底游弋至水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蹦到水面,大口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小小鱼尾带起了串串水泡。

阳光下,鲜活的波动取代了旷日的凝固,素洁的亮白演化为空灵的澄碧,春的律动牵引着这个浩渺的世界。水面粼粼闪闪,浮光跃金,三十二平方公里的水域,一望无垠,从坝底向北岸石峡沟、东岸涛涛沟、西岸小河沟蔓延而去,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俯首望向足底的坝堰,它犹如龙躯卧塬,将汾河截出一片黄土高原上的平湖。水库大坝东起下石家庄风峁上,西至杜交曲辘轳梁,建库迄今六十余载,俨然是一条坚挺的铁汉。六十年来,水库不辱使命,与岁月为伴,与山川为友,像忠贞的卫士栉风沐雨,凌寒顶暑,任凭巨浪掀腰、疾风袭顶,它冲不破,摧不垮,始终岿然不动。水库巍然屹立于太原西北,在过去的两万多个日子里,用涓涓清流默默守护着三晋的康宁。

发端于宁武管涔山麓的汾河,流至娄烦而建库。它一共流经六市二十九县,奔腾七百一十公里,滋润中下游百万亩良田,养育着省城和晋中、晋南千万人口。“水深堤岸固,航运可通秦”“一水灌三晋,蜿蜒汇龙门”,这条人文大河,融入了三晋文明的营养,最终汇入奔腾的黄河水,丰盈了华夏文明的血脉源流。

截流蓄水,抗暴拦洪,有容乃大,汾河水库一潭沉璧,百丈见深,以七亿立方米的容积,傲立为汾河上游第一大坝,这真是高峽出平湖,一库竞风流!而它也是世界上采用水中倒土筑坝技术建成的最高土坝工程,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这个世界之最!

放眼水库西岸的进水塔,白白的塔身,尖尖的红顶,塔底直插水底,倒影在蓝色的水面上,成为十分抢眼的一处建筑景观。坝顶和进水塔之间有三百米左右的距离,两段由铁索浮桥连接,上铺木板,两处高高的铁架斜拉着数根钢索,尽管桥面平坦,游人走上去大多还是会蹑手蹑脚,颤颤巍巍,不敢低头俯视脚下几丈之深的水面,生怕晕水。

几十年来,进水塔为水库水温、水位、水流量、水资源等勘测提供着宝贵数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管理局又在老进水塔旁新建了一个“引黄工程”进水塔,通过地下专用管道将水输往太原,经净化后供省城人民饮用。

站在进水塔浮桥上,白色的波浪有节奏地冲击着南面的水岸,斜倾的石块砌接的水岸被水洗得清亮。“春涨一篙添水面”,潮涌微风岸,波浪以自己跳跃的符点拨动着水的琴弦,弹奏着自娱自乐的奏鸣曲。

恍惚间,一声鸣笛唤醒了痴怔中的我。向北望去,波澜不惊,平湖浩渺,河面上一叶快艇箭一般地向北飞去,急驰的小艇头高尾低,逍遥在碧蓝中肆意冲刺着,把平静的水面划开一道长长的白色波纹。真是天容水色平湖好,人在舟中便是仙啊!

移步大坝西侧溢洪道顶上的风亭,俯视坝底,左手处的斜坡上,大面积人工砌就的石块整齐地排列着,如鱼鳞镶嵌,河卵石与开山石纵横交错着,自然打成若干个方块。大坝东侧,被绿柳白杨掩映着,一条公路向南延展,通向汾河水库管理局。自1961年水库落成,管理局干部职工已是三代更易,薪火相传,从转业的团级军干到水利建筑系大学生,从建筑工程师到技术工人,他们舍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来这里安家立业,以库为家,甘守孤寂,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水库,他们以管理人的初心和担当,默默持守,用辛劳的汗水建设着、维护者、美化着汾河水库,他们是最可爱的中国水利人。

坝底的水电站并不显眼,放水期季节性发电,并入华北电网。电站周遭一潭碧水,一股清流由此缓缓向东南流去,沿着千年河道,昼夜不停地汇入黄河。

汾河水库大桥将水库景区与下石家庄村自然隔开。这座并不起眼的桥梁,几十年来迎来送往,几度重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汾河水库大桥上,一脉清凉扑面而来,北望坝坡气势雄伟,“汾河水库”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入目。

初春,每到水库开闸放水,定会引来路人驻足观赏,这道水域奇观,美化着汾河水库风景名胜区,成为这里最为壮丽的风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通向水库进水塔底的涵洞是水库放水的通道。此洞位于西坝底,通过锥形阀控制流量。放水时,白色的水柱向高处喷射而出,宛如一朵硕大的白莲盛开,磅礴的水道呈四十五度角向空中倾泻着,爆发出轰然巨响,飞流直下,落在坝底的水潭和河面上,溅起无数的浪花。顿时,河岸笼罩在白色的水雾中,水线编织成了剔透的水帘,河槽两侧干涸的山坡与河岸上的树木弥漫在一片湿气中,水滴荡涤着尘埃,净化着春天的河岸。

由于建库已经几十年,库底淤积的泥沙不断加厚,威胁着水库的安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水库西坝溢洪道旁开凿出了一条涵洞,通往水库深处,以导出水底淤泥。山坡上的八米泄洪洞口,成为新的泄洪枢纽和放水口。而原有的四米锥形阀放水洞,已改造为水库电站的轮机接口处,随着水流量的季节变化,三个机组交替工作。

逢春开闸之时,八米泄洪涵洞中水流均匀而出,若悬瀑垂帘,别是一番景致。但水流已不像多年以前激荡,流量趋于减小。若到夏季放水季,雨霁天晴,阳光斜射下,一道绚烂的七色彩虹便凌空突现,横架在清澈的水面上,令人赏心悦目。

春风里,水库脚下的河面上波光点点,河边农家的孩子们叫着吼着,一溜烟跑到河畔踏青。河邊的小草已经破土而出,岸边杨柳婀娜,两岸嫩绿的草滩上,孩子们嬉笑着、打闹着,有的还要到河里摸鱼逮虾,殊不知大人生怕他们溺水,早已尾随而来,在妈妈们的斥责声中,调皮的孩子们一哄而散。

以往,春天水库放水,河里水流加大变急,两岸的杨柳树会没入水中,鲤鱼、白鲢、鲫鱼和大小虾类随流而下,水中怵人的七寸蛇、菜花蛇、水蛇也在延蹿……随着汾河上游和水库周边多年的环境治理,水库再不放入鱼苗了,现在要想打捞,只有些许两三寸长的小白条和透明小鱼儿了。

站在汾河水库坝顶,坝底的汾河水库风景一览无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廊亭点布。这块天然的氧吧,氤氲在绿意和水汽中,成了一个怡情养性的好去处,人们常常乘兴而至,或散步晨练,或凝神垂钓,或临摹写生,不一而足。置身此境,不知激发起多少骚人墨客的无限诗情。

洁白的台骀治水雕像耸立坝底河畔,汾神台骀右臂高擎,踏浪而来,又似脚蹬祥云,居高临下,雄视千里汾川,仿佛在告慰千古,一展治汾救民的宏伟志向。

相传,上古时代,汾水猖獗,黄帝的五世孙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帝用嘉之”,台骀子承父业,长期与洪水斗争,九州涤陂,四海会同,从此水归河道,民众得以安宁。他也受到了颛顼帝的嘉奖,被封于汾州,后世还将其尊为汾水之神。

汾水扬波,汾神吟唱,岁月不弃,库坝无言。每至春尽夏临,天雨汛急,山洪水涨,势不可当。水库承担的泄洪防汛重任系千钧于一发。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水库管理局六十年来勇担重任,省市县众志成城,保障着水库无恙,也护佑着下游苍生的四季平安。

回首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九五八年,近五万工农兵战天斗地,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全部竣工,汾河水库的建设创造出了人间奇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军民携手,昼夜奋战,又数次加高坝面。新世纪引黄入汾工程的实施,让水库水位得到有效回升。

春播夏溉,四季轮回,汾水迂回辗转于千村万畦,春来耕牛遍地,秋至一片金黄,真可谓“千里汾河湾,处处米粮川”。

岁月赋予汾河独特的灵性,润泽三晋,哺育万民,瓜瓞绵绵,生生不息。六十三年前,娄烦人民以革命老区的博大情怀,整村搬迁,割舍世代相袭的故土家园,忍痛献出万亩良田,为汾河水库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近年来,国家重视汾河水库生态建设,水库周边绿化率持续提高,水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永葆河水清澈,保护省城水源地,娄烦库区人民一直在行动!而新开发的汾河水库风景名胜区,四季车水马龙,游人不绝,作为一处国家4A级景区,它已成为太原市的一张旅游名片。

春风骀荡,阅尽春光,风景这边独好。汾水长流,水库不老!

责任编辑 高 璟

作者简介:

曹文进,笔名悠然,山西娄烦人,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娄烦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短篇小说《承诺》、散文《太原师范入学记》、诗歌《清明祭父》等在《躬耕》《太原日报》《并州诗汇》等报刊发表。

猜你喜欢
汾河水库
陪汾河走一走
汾河景区的新年风景
七十余种鸟禽“恋”汾河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汾河白鹭
汾河水韵
沙漠里的水库
谈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要性
我掉进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