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西其 刘子瑜 翟 俊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2017年,住建部在“城市双修”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1]。街道是一种能够对城市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却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2],除了交通功能以外,街道像公园和广场一样具有公共空间的特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3];同时,街道景观也可以提供控制雨水径流、丰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然而受现代主义思想的引导,在机动车为主导的道路设计标准日臻完善的同时,街道的功能逐渐趋向单一化,街道的公共空间价值逐渐被忽视,慢行交通方式受到抑制、配套设施匮乏,公共生活日渐湮灭,城市街道的活力正在渐渐消失。此外,街道建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占城市用地25%的街道是地表径流和面源污染问题的主要发生地[5],且单调的绿化树种和单一的街道种植方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缺失,导致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城市开始反思单一的交通基础设施功能的街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街道设计导则作为各大城市街道设计实践的指导。2009年《阿布扎比街道设计手册》 以创造步行友好的街道环境为目的,引导街道的多种交通方式均衡发展[6];同年,纽约出台的街道设计导则也开始强调街道的公共空间属性,促进街道设计向更适宜步行、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7]。近年来,国内的街道设计相关实践研究也逐步兴起,2012年香港对紧凑的城市环境中的步行体系设计做出思考,提出“步行城市,乐活街道”[6]的理念;2016年上海市发布街道设计导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理念[8];随后深圳、广州、昆明、南京、北京等城市也发布相应的街道设计导则。街道设计导则的发展体现了街道设计的实践从机动性向宜居性的转变,同时对街道设计的理论研究也在对街道公共空间和生态功能的思考中不断发展完善。
“车本位”街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思考,自20世纪70年代起,街道的公共空间功能逐渐受到关注,开始了从“车本位”到“人本位”思想的转变,完整街道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完整街道倡导街道设计应满足所有街道使用者需求,让人们不论选择何种交通方式,在街道上都能感到安全、便捷、舒适[9],这一街道设计理念还倡导将部分街道空间归还给公共生活,满足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1975年由美国公共空间方面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威廉·怀特(William H.Whyte) 在“公共空间计划”(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PPS) 中提出的“作为场所的街道”(Streets as places) 倡导将街道设计成为公众出行的目的地、活动场所,而不仅仅是穿越的通道[10]。自此开始关注街道对社区环境的影响,致力于通过改善街道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构建具有场所感、社区友好的整体性街道空间,优化街道公共生活的地方吸引力。完整街道和“作为场所的街道”针对街道公共生活回归所提出的设计策略可归纳为空间组织、交叉口营造和设施完善3个方面(表1)。
随着1990年雨水管理设施开始在街道层面的应用,对街道生态价值的关注也越来越多[11]。绿色街道通过控制径流量减轻了排水管道的压力,同时利用植物净化了雨水径流,从而提升了街道生态系统的弹性和适应性。可持续街道利用雨水管理设施和生物栖息设计,鼓励和支持生物多样性,努力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支持健康的城市社区,以及支持施工过程的可持续性的设计目标[12]。绿色街道和可持续街道针对街道生态价值的提升策略可归纳为雨水管理、种植设计两个方面(表2)。
表1 公共生活回归[13-14]
表2 生态价值提升[11,15-17]
上述街道设计理论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趋势都是往人性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总结来说街道功能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一交通功能的街道;第二阶段是分别考虑了交通与公共空间功能、交通与生态功能结合的街道设计;如今的街道设计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即朝着多功能复合的方向发展。因此,将交通基础设施功能、街道景观的休闲娱乐功能和生态功能三者整合的综合性街景设计是未来街景的发展趋势(图1)。
图1 街道功能发展的3个阶段
图2 空间重组设计策略图
2.1.1 充足的生活空间
城市街道变革提倡多元化的出行方式,也是街道功能的多样化、人性化,以便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在街道空间分配中,缩窄车行道、增加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道和沿街绿化带、拓宽人行道等设计手段虽然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周边路网的机动车通行压力,但从长远看,有助于城市交通方式从以快速交通为主向着兼顾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的人性化转型,为公共生活提供空间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另外,街道空间的尺度需要从汽车尺度转变为人体尺度,创造宜人的慢行空间,比如对于较宽的人行空间,可以利用高差、植物种植或者铺装的变化对其细分,创造宜人的尺度感[18]。街道空间尺度还受到沿街建筑高度的影响[19],因此整体规划街道及周边建筑具有重要意义。街道空间设计应该更具有灵活性,如针对车流量较少的街道,在周末限制车辆进出,让其转变为临时步行街,这样可以激发更多日常的公共生活,打造高质量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图2)。
2.1.2 安全的生活环境
根据交叉口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交叉口可分为普通交叉口、与公共空间相连的交叉口和有标识性景观要求的交叉口3种类型[20]。
在普通交叉口设计中,合理的转弯半径十分重要,街道交叉口的有效转弯半径和实际路缘转弯半径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评估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适当减小转弯半径、利用路边停车位拓宽交叉口人行区域面积[21]。这不仅提升了公共生活的安全性,也是对闲置空间的回收利用,为街道绿色景观雨水管理提供蓄积净化的机会(图3)。
与公共空间相连的交叉口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内向型公共空间(如交通广场) 通常以景观美化和文化保护为主要目的,可以结合雨水管理设施发挥综合作用。外向型的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等) 是人群聚集的重要场所,对其打破边界限制进行整体设计,可以让公共生活随着交叉口和街道线性空间拓展蔓延。
针对有标识性要求的交叉口,通过一些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上的视觉提示提醒街道使用者注意道路环境的变化,这也是街道场所感营造的重要方式。水平方向上,利用道路地面铺装的变化,或者是采用交叉口路面抬高的方式在有效降低通过交叉口车辆车速的同时,丰富场所的变化。垂直方向上,增添一些雕塑小品、壁画等公共艺术,或者是独具特色的街道树木、雨水种植池、照明装置等街景元素帮助行人高效识别所在位置。
2.1.3 完善的生活设施
便捷美观的街道设施能够提升整个街道的空间活力,促进公共生活的社交互动,但不同类型街道设施的设计侧重点各有不同,街道设施按功能可分为市政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和艺术美化设施。
市政服务设施应当集中整合布置,在满足人们安全、卫生等功能需求的情况下,鼓励采用“一杆多用、一箱多用”方式进行布局。休闲娱乐设施如座椅等,能够为街道人群提供停留并参与活动的可能性,满足人们休憩、娱乐和健身等需求,但其位置安放要在保证安全和便利的前提下,尽量设在边缘区,以满足“边界效应”和“壁龛效应”带来的安全感[22],并根据周边人群类型和业态需求进行合理搭配。艺术铺装、雕塑等景观小品则要更多考虑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或是生动有趣的创意,塑造具有吸引力的公共艺术,凸显地方特色,展现街道公共空间的艺术价值,为街道公共生活增添迷人的情感色彩。此外,灵活多变的街道设施可以实现不同时段街道空间功能的转换,增加街道空间的弹性与吸引力。
2.2.1 生态雨水管理
街道雨水管理措施主要有4类:生态湿地、雨水花园(包括雨水种植池、雨水种植沟、路缘石拓展池、雨水渗透园)、生物滞留池以及可渗透路面系统[23]。在硬质的街道路面人行道区铺设透水铺装可以有效增加雨水下渗。软质的街道绿地分为道路绿地、交通岛绿地和停车场绿地3种类型。在街景设计中,针对不同的街道绿地形式,结合街道的景观功能,选择适宜的雨水管理设施。
图3 交叉口改造策略图
道路绿地又根据位置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可设计为生物滞留池,通过砂石的节流和植物吸收净化雨水;或是以雨水种植沟、雨水种植池、路缘石拓展池的形式,利用植物和土壤吸收并净化雨水。路侧绿带则可以结合红线外的广场、公园、绿地等建立生态湿地或者雨水渗透园的同时成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平时提供社交、健身、娱乐等活动场所,降雨时发挥对雨水径流的控制和净化作用,实现生活、生态功能的一体化。
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交通岛绿地的最佳设计是禁止人活动的雨水花园。停车场绿地雨水景观设计则要根据具体形式,选择线性的雨水种植沟、种植池、生物滞留池,或者面状的雨水渗透园、生态湿地。
2.2.2 生态种植设计
街道种植设计是街道景观设计的重点,丰富的街道种植景观不仅在视觉上可以提高步行环境的吸引力,同时也是发挥街景生态功能的基础。研究发现,街道植被可以提供净化空气、降温降噪、促进雨水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满足审美、娱乐需求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
街道植物的选择应考虑街道雨水管理和生物栖息双重因素。植物要根据雨水管理设施中的水湿因子分布规律进行选择,为适应生境随降雨产生的变化,需要选择耐湿又具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24]。适当配置鸟嗜植物,尤其是在食物匮乏的冬季和早春,女贞、苦楝、喜树等树种能为鸟类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25],有利于保护鸟类的多样性。蜜源植物和寄生植物为蜂蝶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由于蝶类幼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26],且不同蝶类在觅食时对视觉信号和嗅觉信号的利用有较大差异[27],因此在雨水管理设施中种植细叶芒、马蔺、鸢尾、千屈菜、萱草、黄菖蒲等既具一定耐淹能力,又具有多种蝶类吸引力的植物,在净化雨水径流的同时提升了街道景观蝶类多样性。
研究还发现,相比于改良较多的观赏栽培种,原生的乡土植物具有更高的昆虫访问率[28]。因此,种植本土植物不仅可以彰显地方人文环境特色,还具有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小尺度空间范围内,植物多样性对昆虫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29]。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提升也可以提高鸟类栖息环境的质量[30],提高鸟类的生物多样性[31-32]。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被层的分层设计是基本的种植设计策略,其中,灌木层对鸟类尤其重要[30]。多样的植被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范围,也可增加城市栖息地的异质性,为动植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资源。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街景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多城市街道仍然只具有单一的交通基础设施功能,很少考虑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景观休闲娱乐功能,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间诉求只能通过寻找城市中的广场和公园得到解决;同时对街道建设所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和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前的街道景观设计迫切需要一种对公共生活和生态环境需求进行整合的整体设计方法。基于对街景现状问题以及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本文尝试从公共生活和生态建设两个层面共同构建功能复合的城市街景。多功能复合的景观途径为设计步行友好、安全舒适、生物多样的街道景观提供了新的方向,对未来城市街道景观建设和更新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为了成功建设实施多功能复合的城市街道景观,需要多方的协同合作。城市交通部门首先要依据街道的周边用地性质对街道机动车道的宽度、交叉口半径进行严格限制,对自行车道、人行道宽度、街道基础设施(如坐凳、自行车停靠点)数量建立最低标准,满足街道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环保单位需要严格监测并统计降雨时街道面源污染的成分和径流量,为设计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雨水管理设施和植物配置提供参考。对街道景观的养护管理,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植物学知识培训,按照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和季相特征进行修剪和养护,提高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吸引人群观赏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