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随访联合IKAP 理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2021-05-18 07:46:54郭晓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例数腰椎

郭晓霞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信阳464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50 岁人群,为骨科常见疾病,临床多见以腰腿疼痛等主要表现,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2]。 保守治疗无效时需及时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早期康复功能锻炼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3]。 但因常规护理干预局限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腰椎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差。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至关重要。 本研究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 例,旨在探讨微信随访联合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 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8 月~2019 年2月收治的9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7 例。 参照组男29 例,女18 例;年龄37~64 岁,平均年龄(49.98±5.1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5 例、初中及高中12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研究组男28 例,女19 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0.12±5.0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6 例、初中及高中12 例、大专及以上9 例。 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均衡可比(P>0.05)。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X 线等影像学资料检查确诊;具有手术适应证;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性疾病;认知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

1.3 护理方法

1.3.1 参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管理等,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腰椎功能锻炼,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1.3.2 研究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IKAP 理论联合微信随访护理干预。(1)成立护理小组:由3 名具有微信随访护理干预经验护士,1 名护士长,1 名骨科主任组成,均通过IKAP 理论培训考核。(2)信息干预: 由护理小组成员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求调查问卷, 了解患者各项需求, 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饮食禁忌、术后腰椎功能锻炼必要性等问题,并针对性给出解答。住院期间1 次/周,

20~25 min/ 次; 出院后通过微信随访进行沟通,1次/周。(3)知识干预:由护理小组成员组织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信群,定期在群内发送文字、图片、 视频等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及康复锻炼相关知识。(4)信念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手术创伤,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担心功能锻炼动作不到位等,导致治疗依从性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功能锻炼重要性,耐心细致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包括腹肌锻炼、倒退走路、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直至患者熟练掌握功能锻炼各步骤。同时,功能锻炼过程中肯定患者锻炼效果,不断鼓励患者,提高治疗积极性并使之转化为行动。(5)行为干预:护理小组成员定期在微信群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饮食、用药及日常生活护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易复发特点,应告知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活动,不可肩负重物,坚持功能锻炼,发现不适需及时就诊。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腰椎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者腰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内容由腹肌锻炼、倒退走路、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等4 个方面进行测评。完全依从(>3 项),部分依从(2~3 项),不依从(<2项)。 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两组自护能力,分值范围0~172 分,分值越高自护能力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估,分为非常不满意19~37 分;不满意38~56 分;一般满意57~75 分; 满意76~95 分; 非常满意95分。 满意度=(一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比较 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5.74%, 高于参照组的80.85%(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ESCA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ESCA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ESCA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研究组参照组47 47 30.100 20.650<0.001<0.001 t P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 t P 80.45±8.37 80.29±8.56 0.092 0.927 145.59±12.25 122.44±11.07 9.612<0.00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62%,高于参照组的76.60%(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椎间盘由中心髓核、上下软骨板、四周纤维环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机体纤维环强度减小,髓核水分减少,椎间隙狭窄,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日常活动受限[4~6]。 髓核摘除术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术式,但手术对脊柱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术后需结合功能锻炼,以提高治疗效果[7]。 因此,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手段,激发患者治疗积极性,对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随访为新型访视模式, 可将专业性护理延伸至院外,具有实时性、便捷性等优势[8~9]。 IKAP 理论通过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层层递进,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可提高健康行为干预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微信随访联合IKAP 理论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其原因在于,通过成立护理干预小组进行信息干预, 了解患者需求,可给予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微信群进行知识干预,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念,可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积极性, 进而增强康复锻炼依从性;通过微信群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可转变患者生活方式,提高自护能力。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干预3 个月后ESCA 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微信随访联合IKAP 理论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护能力。综上所述,微信随访联合IKAP 理论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腰椎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例数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