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结果中的差异性分析

2021-05-18 02:14:50谢滕滕
关键词:末梢静置血常规

谢滕滕

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结果中的差异性分析

谢滕滕

(徐州利国医院检验科,江苏 徐州 221138)

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结果中的差异性。选取徐州利国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进行血液一般检查的门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对照组患者抽取末梢血检测,研究组患者抽取静脉血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白细胞五分类检测结果,不同静置时间的白细胞及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蛋白浓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显著低于末梢血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压积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静置即刻比,两组患者静置10~30 min时白细胞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数量均逐渐升高,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持续降低,观察组患者在静置10 min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先下降后升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静脉血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公允性,可确保血常规监测结果准确性。

静脉血;末梢血;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血常规

血常规检测是一种普遍多见的生物学检验方法,主要检查的项目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等,通过检测血细胞的大小、形态、计数及其相关参数等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1]。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的仪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血液检测中,随着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检测仪器不断优化,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应运而生,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采用了与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为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新的领域[2]。目前主要选择静脉血、末梢血为血液标本,采集的标本不同所产生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疾病的诊断[3]。为了进一步探索高效、快速的检测方式,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结果中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利国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进行血液一般检查的门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0~78岁,平均(53.02±11.14)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77岁,平均(52.36±10.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依从性良好者;无严重精神障碍症者等。排除标准: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缺陷者等。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LED-6500(深州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及配套试剂,并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抽取末梢血检测,指导患者空腹≥8 h,采用真空采血法抽取患者左手食指血液40 μL,置于2 mL稀释液中,轻缓混匀,以防引起溶血反应。研究组患者抽取静脉血检测,指导患者空腹≥8 h,采用真空采血法抽取肘静脉血4 mL,放置在血常规抗凝管内,轻晃混匀,以防引起溶血反应。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测定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蛋白浓度。②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五分类检测结果,测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检测值。③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即刻、静置10 min、静置30 min时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测 两组患者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2.2 白细胞五分类检测 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3 不同静置时间血常规检测结果 与静置即刻比,两组患者静置10~30 min时白细胞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数量均逐渐升高,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持续下降,研究组患者在静置10 min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先降低后升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项目,不仅能够为各种血液病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还可用于其他系统疾病诊断[4]。随着近年来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升高,对医院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可操作性较高,已成为门诊检测的首选方法。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可采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技术,从而进行白细胞五分类,可快速筛查出血液疾病[5]。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白细胞五分类检测结果比较(±s, %)

表3 两组患者不同静置时间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例数红细胞血红蛋白(pg/L) 红细胞压积(%) 静置即刻静置10 min静置30 min静置即刻静置10 min静置30 min 研究组5025.11±5.0624.35±0.3024.31±0.17 0.58±0.120.50±0.060.56±0.09 对照组5024.01±4.5824.22±0.1924.20±0.28 0.43±0.150.41±0.100.40±0.07 t值 1.1402.1352.375 5.5225.4579.923 P值 >0.05<0.05>0.05 <0.05<0.05<0.05

注:与静置即刻比,*<0.05;与静置10 min比,#<0.05。

目前常用静脉血、末梢血采集血液标本检测,末梢血采集主要选择指血,具有采集便捷、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多次放化疗患者。但末梢血采集过程中是选择微量吸管抽取,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增加误差性,另外末梢血采集时,穿刺操作不规范,出现明显挤压,可导致血液标本中混入组织液,则会出现血小板假性聚集,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6]。静脉血采用真空抽取法,选择真空管采取肘静脉血,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末梢血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静脉血的采血模式可更准确稳定地提供检测依据。医护人员在进行末梢血采集过程中,难以避免将血液标本混入组织液,从而促使血小板形态改变,血小板外膜延展成微小游离端,细小游离端与膜内微丝形成伪足,伪足可与血小板发生凝集效果,影城体积和离那边细胞规格相似的细胞群,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时会自动视为淋巴细胞,最终检测结果产生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假象[7]。有研究显示,静脉血液成分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不容易出现组织液混入的现象,可正确客观反映出全身循环血液情况[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静置即刻比,研究组患者静置10~30 min时的白细胞、血小板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抗凝管内EDTA-K2物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早期假性聚集。

综上,静脉血在五分类半自动血球仪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公允性,可确保血常规监测结果准确性,值得临床开展。

[1] 李媛媛. 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7):57-58.

[2] 张文浩.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系统与操作管理软件升级开发[D]. 南京: 东南大学, 2017.

[3] 韦守福, 谢贤. 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7(2): 183-185.

[4] 陈斌. 血常规检验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1): 131-132.

[5] 蔡焱冬, 汪嘉, 程钦全, 等. BC-580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警示标志与参数在异常细胞检测中的作用[J]. 检验医学, 2018, 33(3): 219-221.

[6] 杜作江. 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比较[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7(3): 472-473.

[7] 罗晓兵. 分析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 26(6): 50-51.

[8] 陈彩媛.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比较[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19): 88-89.

R446.11

A

2096-3718.2021.07.0115.03

谢滕滕,大学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猜你喜欢
末梢静置血常规
泰兴市打通末梢堵点 提升治理精度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2:38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煤气与热力(2021年4期)2021-06-09 06:16:56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桥梁群桩基础压力注浆静置时间预测试验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
静置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