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薇
红裙宽袖、青衫白褂……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的街头巷尾,穿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了。服饰之美,不仅满足生活的需要,带来视觉的享受,其发展还呈现了一段时期民俗和文化的特点。古代服饰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古人又是如何染布、制衣的?
上衣下裳制與“深衣”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据古籍资料显示,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上衣下裳制。
古代文献和出土的人形陶器证明,上衣下裳制最迟在商代时就已经形成了。“衣”,就是上身穿的衣服,到商代时有了右衽交领的上衣,大多为小袖,长至膝盖;“裳”,与衣相对,广义上包括下身穿的裤、裙、胫衣。中国历代的服装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帝王冕服与其它的重要礼服多符合“上衣下裳”之制,同时配穿大带、蔽膝、赤舄等物。
《易经》中记载,上衣下裳制为黄帝时所创,取之于天地的形与色。天在上,地在下,故衣在上,裳在下;天未明时为黑色,地为黄色,故衣为玄色,裳为黄色。
上衣下裳,天地阴阳。圆袖交领,天圆地方。中缝垂带,人道正直。“垂衣裳而天下治”,是安定和谐的政治理想;“正衣冠”,正的是一个人的风采与品性。上衣下裳制,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服饰形制。
在先秦时期,还出现了上下连属的衣服,比如 “深衣”和“袍”。两者颇有差异,“袍”不分上下,有表有里,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深衣”则是将原有的上衣和下裳分裁后缝合在一起,包住身子,长及曳地,行不露足,使身体深藏不露,因而得名。
到了秦汉时期,正式的礼服仍然袭用上衣下裳制。但离开了正式场合,“深衣”则逐渐成为了日常。《诗经·扬之水》云:“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襮”是绣有花纹的衣领,而“素衣朱襮”,便是指的“深衣”。
深衣分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两种。曲裾深衣,衣服的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形。穿衣时,三角形的衣襟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直裾深衣,在曲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将曲裾上环绕的衣襟取消,采用方形平直的衣襟的样式。
深衣之所以由曲裾的样式演变为直裾的样式,主要是因为汉朝之前的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因此需要曲裾的遮挡。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曾经盛行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直裾逐渐普及,成为了深衣的主要模式。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汉朝以前人的标准坐姿是先跪后坐。
深衣,在中国古代的衣冠史中,一直延续到明朝。它既承袭了汉族衣冠制式的古意,又方便美观,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于今亦然。可为常服也可为礼服,作为礼服的正规性,深衣仅次于上衣下裳制的礼服。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论男女文武,都可着之。
“布衣”源于大山里的葛麻
服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历代诗词歌赋中都有表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更见端倪。据统计,《诗经》300多篇中,有60余篇涉及服饰描写,从中也可窥探先秦时期汉服的材质、色彩和意韵等。
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秦风·无衣》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填充了麻絮的长衣。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
《诗经》中的《周南·葛覃》篇就生动记载了当时制衣的过程。在当时,漫山遍野的葛麻是人们制衣取之不尽的源泉。葛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可用来做绳,纤维可用来织葛布。从诗歌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人们采集山上的葛草、藤枝等,浸泡在流动的河水中,材质不会发臭,再用蒸煮捶打揉搓等方法抽出里面的纤维,细纤维可织成细布,做贴身穿的衣服;粗纤维可纺织成粗布做外套,厚实而耐磨。
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皮毛、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葛多为平民百姓制衣所用,以麻布为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而皮毛、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羊、狐、虎、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或衣饰的记载。
《诗经》中,与蚕作、桑、丝等相关的内容多达四五十篇,可见养蚕在当时的地位。据传说,养蚕技术是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的。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在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绢片;在河南荥阳的青台遗址中,发现了留有丝绸残痕的瓮棺。这些发现都说明,中国先民很早就利用蚕丝编绳、织布等。
“绿衣黄裳”靠染色
春秋时期,古代服饰就已有“绿衣黄裳”,服装有了色彩,而染色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
《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谈及了交领和青色上衣,“缟衣綦巾”“缟衣茹滤”等诗句也可看到衣服的多色系。“缟”是白色的绢,“綦巾”是指浅绿色的裙。“滤”是一种麻类植物,通过染色可以变成红色。在当时,服饰已出现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其中贵族尤其崇尚朱红色。
《诗经》中不少诗篇提及染料植物,包括柘、蓝、绿、楰等。比如《大雅·皇矣》中提到的“柘”,指黄桑,可用作黄色的染料,用以染制成黄色衣物。《小雅·采绿》云:“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里的“绿”是一种草本植物,可用来做黄色的染料。而“蓝”指蓼蓝,可用它做青蓝色的染料。
在古代技术条件下,蓝色是一种十分容易染的颜色。蓝色的原料也很多,主要有菘蓝、蓼蓝等。《说文解字》有个描述是:“蓝,染青草也。”这指的是当时的衣服染料菘蓝。“菘”是古语中对白菜类蔬菜的统称,油白菜、大白菜都在“菘”的范围之内,菘蓝比较适合在北方种植,所以也被称为“北板蓝根”。蓼蓝的花朵,像扎成了一束“狗尾草”的小花,它的栽培数量远低于菘蓝,出场的机会并不多。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早在周代,衣服不仅用来防寒保暖,还被赋予礼仪等功能,从中可以看到先人“思想的形象”。
先人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正式场合中,贵族身穿与其身份地位相应的服装来彰显身份,同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在《诗经·小雅·采菽》中描写了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黑色龙纹的礼服,“黼”为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礼服。在当时,“皮弁服”也是古代最早的朝服,这种朝服一般采用兽皮制成,多用兽骨和玉石来装饰。“缁衣”也是古代用黑色帛做成的一种朝服。(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