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颖
2020年,上海市践行“全过程民主”理念,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发挥了接地气、聚民智的作用
“202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高效推进立法、监督、联系代表等各项工作,切实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和城市治理的动能。”“ 多项全国首个地方立法,体现了上海作为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作为。”“践行‘全过程民主理念,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上海发挥了接地气、聚民智的作用。”2021年1月26日,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800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代表们对过去一年人大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今后如何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加强法治保障,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建言献策。
202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监督职能作用,审议法规、法律性问题决定草案30件,通过27件;听取审议18项专项工作报告,检查5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2次专题询问,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听取5项重大事项报告、作出5项决定决议。
“过去一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切实履职,工作节奏快、项目多。”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富荣是上海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2020年的履职经历让他对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工作上的快节奏深有体会。在肯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的同时,他建议按照工作事项的轻重缓急,进一步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如何提高立法、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李富荣认为,要加强立法工作统筹安排,“把握好节奏,确保每项地方性法规都得到充分研究和讨论”。上海市人大代表丁伟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加科学地配置立法资源,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打好“立改废”组合拳,进一步加强上海地方立法工作。上海市人大代表李永杰建议,坚持开门立法,多听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百姓的声音。上海市人大代表叶青提出,在制定立法计划时,市人大常委会要着眼全市战略发展和工作大局,加大创制性立法力度,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在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时,要认真研究、采纳基层立法联系点反映的社情民意,将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列入年度监督议题,适时开展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督促问题解决,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
今年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年重要工作加以部署。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建议,人大应抓紧研究和思考如何融入全面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大数据应用,挖掘、提升立法的科学性、实效性。
数字化转型对上海未来城市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新型网络犯罪、个人信息保护等社会难点问题,代表们建议,上海市人大应早日将数字化转型立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以法治手段保障城市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人大代表邓廉夫表示,应尽快制定《上海市信息安全条例》,提升对公民指纹、人脸等个人生物信息的保护。上海市人大代表郭丽娟认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要及时跟上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要加强立法研判和法治保障,实现法治与改革相衔接。上海市人大代表翁志刚表示,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了解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真正惠及民生、便利群众。
一直以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严格依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对此,上海市人大代表沈群慧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严格落实新修订实施的《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在今年开展执法检查,调研条例执行情况;第二,进一步加强对苏州河治理的监督,使苏州河的河水随着两岸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变得更加清澈,令绿水和美景交相辉映。
上海市人大代表金煜建议对《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效果评估,为后续推进条例贯彻实施提供科学研判依据,切实提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上海市人大代表施政提出,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垃圾分类成果的显示度,进一步激发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上海市人大代表高晓敏建议,进一步营造氛围,持续提升和完善垃圾分类制度,试点和推行24小时投放机制。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针对《民法典》的宣传普及,上海市人大代表丁明建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民法典》的通识化教育,作为2021年工作重点,“如采取编写图文并茂的小读本等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现实案例,使老百姓知晓、掌握和运用《民法典》”。上海市人大代表金缨建议,用好上海市人大法律专家库,推进全民普法工作,并建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梳理修订本市与《民法典》不匹配的地方性法规,督促推动政府部门修订不匹配的规范性文件。
快递行业的发展也牵动着代表们的心。上海市人大代表王宏志建议,既要加强对快递从业人员交通法规的教育,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既要重视快递过度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要重视快递导致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从10家扩大至25家,实现16个区全覆盖,从街道、乡镇拓展到园区、企业和协会,全年提出建议2770条,其中247条在国家和上海市立法中被采纳。202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践行“全过程民主”重要理念,在立法工作中进一步扩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有序参与,将 “全过程民主”贯穿立法全过程。
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上海市人大代表林荫茂建议,加强对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调研、指导和支持,明确定位、任务、方式,重视长效发展,稳步探索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的拓展。上海市人大代表黄锦海表示,要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人大代表“家站点”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更好地发挥立法联系点和“家站点”的作用。围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海市人大代表高路进一步提出,要规范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程序,明确听取立法意见、建议的时间点。
此外,有代表认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履职能力和履职积极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向农表示,要及时向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反馈国家和本市立法对联系点提出建议的采纳情况,“这既是对各联系点履职效果的肯定,也有利于各联系点提升履职能力和履职积极性”。上海市人大代表朱爱琴建议,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增设信息采集点,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广泛参与立法过程;同时要加强经验交流,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履职能力。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扎实的工作作风,感受到了履行使命的光荣。”过去的一年,800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在全市发展大局、常委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议中,代表们对人大常委会如何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上海市人大代表刘正东建议,要充分发挥历年来代表提交的议案、建议在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要经常“回头看”代表们历年来提的意见建议,督促政府改进办理工作,切实解决问题。
上海市人大代表魏蕊建议,搭建平台、拓展更多渠道,帮助代表更好了解市人大工作;针对会议期间没有被采纳的代表建议,要主动与代表沟通,通过一定形式向代表进行反馈。
在代表联系社区工作方面, 上海市人大代表胡奕明提出,要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
“代表论坛”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了服务和帮助。胡晓丽代表建议提高“代表论坛”的频率,寻求更小切口的议题,满足更多代表的参与愿望。方雷代表提出,要扩大“代表论坛”的影响力,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扩大代表参与度,探索市区两级人大联手为区人大代表和基層干部提供聆听学习的机会。陆晓炜代表表示,“代表论坛”可以围绕相对集中的代表议案、代表建议,邀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报情况、沟通解释,以更好地助力代表履职。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