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英
五姐妹和父母
我的母亲叫张承化,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她生前的点点滴滴犹如一本相册,珍藏在我们姐妹五人的脑海中,随便翻开一页,都是无尽的思念。
1922年,母亲出生在苏北一户殷实人家。姥爷姥姥膝下只有一女,便让她读书识字,当男孩一样培养,养成了她独立自主、好胜要强的性格。
1945年12月,母亲进入淮北盐场工作,并在三年后加入共产党。她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北京、湖南等地工作,从一名普通妇女成长为党的基层干部。母亲适应环境快,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在湖南湘澧盐矿工作时,她创建了一家有三十张床位、二十多个医护人员、各科齐全的职工医院,并担任院长。兢兢业业的她深受同事们的喜爱,退休后仍被亲切地称为“张院长”。
父亲方国良是当地才子,1942年在苏北根据地参加革命,后进入新四军的建设大学学习。他和母亲在1943年结婚。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成为盐业方面的专家,从事盐业生产、盐矿勘探和盐业管理等工作。母亲总是追随着父亲的脚步:父亲被派往淮北盐场,母亲也进入盐场工作;父亲被调到华东盐业局,母亲也来到高楼林立的上海;父亲选调到北京地质学院深造,母亲也调至北京……对于父亲,母亲总是全身心地支持和配合。
1969年,在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担任主要领导的父亲接到全队从北京迁往湖南的指令。当时已在轻工业部办公厅工作的母亲本可以留在北京,但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毅然带着最小的女儿随父亲一起南下,住进没有玻璃窗户的房子,喝着从澧水河挑上来的水。
张承化
我们几个姐妹曾私下议论过,如果母亲当年不跟父亲一起去湖南,说不定父亲早就调回北京。但是母亲从不后悔,她经常说,再苦再难,也要和家人患难与共。现在想来,她是不忍心让父亲独自面对和家人分离的痛苦。他们互敬互爱、相互扶持地生活了六十几载。父母退休以后搬回北京,他们庆祝了金婚,又度过钻石婚。我们五姐妹就是在这样和谐美满的家庭中健康成长的。
父母成婚后不久就踏上了革命道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条件很艰苦。母亲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战争年代,因条件太差,不到两岁就夭折了。因此,父母对我们五姐妹非常关心,倾尽全力地呵护。
母亲善于理财持家。她除了把当月必需的开支计划好,还会留出钱以备急用。我们上学从来没有出现过拖欠学费的情况。当时,我们总以为家里有足够的钱可以供我们读书,现在想来,当年,母亲一件蓝布旗袍穿了又穿,褪色了也舍不得丢掉,这才体会到她是多么不容易。
虽然家里比较困难,但是母亲的热情好客是远近有名的。每逢节假日,母亲总会下厨招待单位的员工。她说,叔叔阿姨们为了工作不能回家过节,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就连我们学校的同学,母亲也常请到家里来热情招待。记得妹妹小英插队时认识的一位蒙古母亲和她的儿子来北京,就住到我们家。母亲像对待亲人一样忙里忙外,没有一点怨言。她说,人家从千里之外来到北京不容易,不能怠慢了他们。母亲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们要宽厚待人、热情待客。
父亲随勘探队常年在外,母亲几乎独自教育培养了我们五姐妹。她在生活上对我们关怀备至,在学习、思想上严格要求。
母亲很重视我们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经常开家庭会议,让我们学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到假期,母亲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分配不同的家务,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不管工作多忙,母亲坚持到学校参加家长会,了解我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我们上学时每周回家一次,返校时总是依依不舍,希望在家多待一会儿。母亲总是耐心劝说,除生病外,不要轻易请假,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长期的住校生活锻炼了我们,我们都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在工作后成为单位的骨干。
母亲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花。当年她心灵手巧,可以随手画出各种刺绣的花样、剪出各式的鞋样,在家乡小有名气。参加工作后,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这种特长,只能把这個爱好藏在心里。
1992年,已经70岁高龄的母亲决心重新拿起画笔。她报了老年大学国画班,每周坚持上两天课,每天在家练习。母亲仅用一年多时间,就熟练掌握了画花卉的技巧,并参加了区里举办的老年人画展。
母亲一生爱牡丹,更爱画牡丹,她留下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牡丹图。在父母60周年钻石婚纪念日当天,母亲送给我们每人一幅她精心绘制的牡丹图,希望我们能学习牡丹的优雅与从容。
母亲于2007年1月15日凌晨走完了她平凡而幸福的一生。她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产,却留下了饱含深情的牡丹图和高尚的精神财富。
敬爱的母亲,我们一定会努力传承您的优秀品质,让牡丹的美丽和高贵伴随我们生活和成长。如有来世,我们还做您的女儿!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实习编辑 朱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