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润田老师面前,我还是山西文坛从事文学评论与研究的一个新兵。新兵有机会参加《蔡润田文集》的研讨会,感到的,首先是前辈批评家对后学的提领与鼓励。
于后学而言,蔡老师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前辈。80年代与董大中先生白手起家创办《批评家》,慧眼如炬,任人唯贤,发现并调入之后文学评论界成果斐然的杨占平、阎晶明、谢泳,一批有实力的批评家与一份有分量的《批评家》刊物,成就了山西文学批评界至今仍然耀眼的辉煌时代。与辉煌对应的,是蔡老师始终如一的低调谦逊,是处江湖而远江湖的散淡。省作协换届选举中,候选人名单中没有蔡老师,人们却纷纷将票投给了他,用韩石山先生的原话说,“票箱里飞出副主席,我活这么大,只见过这么一次。”
纵观蔡润田老师的学术道路,是沿着三条脉络行进的:一是以魏晋文论尤其是《文心雕龙》为主线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其二是为地域文学的鼓与呼,包括考古掘新,如宋之问研究;包括作家作品评鉴,如李锐的《厚土》等,这部分中,更多的又是品评新作,扶植新人;其三是对文学现场热点的及时发声。总体的一个感受是,评价蔡老师的文字并不多,蔡老师品评的文字却着实不少。包括我这样一个从事边缘学科儿童文学研究的后学之辈,蔡老师也屡屡给予鼓励。
蔡老师为人、为文严谨,此番出版文集,也并未做穷尽式的汇编,而是以“弃之不足惜”的标准严格筛选。这种对内的高度的自审,自省,是心怀“静气”的真学者。在学术精神上,蔡老师却对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最为开放的,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的魏晋六朝,情有独钟。董大中先生曾评价蔡老师,“显出文质彬彬的‘士的形象”。蔡老师的文风着实有文士气象。
当代文学评论界在形式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轮番登场的西方文论热潮之后,有意识地重返中国古代文论,寻根溯源,古今融通,寻求古文论与现代文学的对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化,必然各具不同的文化土壤和基因。如刘勰的《通变》篇 ,既强调“通”,也强调“变”。对立统一,这是中华智慧中的精神财富。诚如童庆炳先生曾经讲到的,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意象等概念,根本不用做现代性的转换,是直接可以作为名词术语,进入现代文论体系中的。在这一点上,蔡老师是有着高度自觉的。蔡老师在自己的文学评论中,自然化用了对《文心雕龙》的研究理念。他的《从〈文心雕龙·知音篇〉谈文学鉴赏问题》,提示警醒“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更以“学不逮文”“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指出了可能造成品鉴局限的根源。文章借用“博观”指向评论者的视野储备,“六观”点出批评鉴赏的技能储备,以“见异”概括了研究者应具备发现作家、作品独具匠心之处的能力,尤其以“深识见奥”提示了批评者发声需慎重,需有真知。至今读来仍感警醒。
蔡老师的文学批评秉笔论道,有君子之风,又不失敏锐犀利。1980年刊发的《文学与人性》一文,在文学与人性讨论中,当属很早发声的。文章对人性做一分为二分析,指出,人的本性是动物性,近于本能,而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人性应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的主体是人道,人情,是美好而有价值的部分。文章提出对于文学反映人性问题的正确态度,反对以阶级性取代人性描写。论述之周延,观点之笃定,读之难忘。还有几次重要的思潮、讨论,蔡老师也均有发声,如关于朦胧诗,1981年撰写《朦胧诗的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浅探》,对朦胧诗之朦胧,提出了一个“度”的把握,即是否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一针见血指出了有些诗作之朦胧完全是由于“作者感受膚浅,立意含混”,“须知, 直觉是新鲜的, 然而也可能是模糊的, 纯粹没有抽象思维的东西是不能诉诸人的理智的。再是艺术表现能力、技巧的问题。落笔之前,似乎意象纷呈,写出之后却言不及意,不知所云”,并引《文心雕龙·神思》做比,“所谓‘意翻空而易奇, 言征实而难巧,盖即指此”。文章还对朦胧诗现象的成因做了“博观”“六观”“深识见奥”的、联系时代、联系社会生活的阐发,对一边倒的、极端化的批评态度做了努力的纠偏。蔡润田老师对许多创作问题的探讨,至今仍觉犀利。如对短篇小说篇幅无限制拉长的现象,归因于“意念的含糊性,选材的随机性,行为的敷陈性;忽视短篇小说以少胜多的诗性特征”,提出短篇创作的艺术信条,“意有所到,笔有藏锋”。
阅蔡老师其人,其文,获益良多,除上述言行、理念、观点的启示外,更有文风的启迪。蔡老师文风与现代口语有明显的疏离感,但并非当代文坛某些评论生冷远僻、有意为之的“弄词”,而是中国古代文论言近旨远、高度凝练之风;并非浮于表面、刻意制造的高蹈,而是内敛的、可资涵泳的隽永。这是蔡老师自身对行文的要求。文风虽无能力效法,这种严格的自我要求却值得学习。
谨以这样一段浅白的文字,表达我对蔡润田老师深深的敬意。
【作者简介】崔昕平,教授,儿童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签约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中国童书出版纪事》《儿童文学批评现场》《儿童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