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乐 何俗仿
摘 要:本文基于已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的空间分布不均,地理集聚性强。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是举办国际骑行赛事的热点城市,各省市举办的骑行赛事数量两极分化明显,数量差异较大,南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较多。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及国际化水平、体育文化氛围、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是影响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国际骑行赛事;空间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2.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成都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孵化培育项目“中国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的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CDU-CX-2021162)。
自行车骑行是体育运动项目中群众参与比例较高的项目之一[1]。近年来,自行车骑行已成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深受居民的青睐。伴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骑行赛事逐渐成为许多城市举办的热门体育项目,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骑行行列,全民健身热潮不断被激发[2]。那么,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在空间上有何规律?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学术界对此却鲜有涉及。已有相关研究多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对骑行的研究集中于出行特征、目的地分布与影响因素等方面[3-7]。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已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数据为基础,分析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国际骑行赛事的举办地与管理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野途网是国内自行车赛事资讯、产品信息、骑行路线等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拥有国内首款自行车、铁三赛事报名信息系统App。本文以该平台的国际骑行赛事数据为基础,共涉及504场国际骑行赛事(统计时段为2014—2020年),并进一步获取国际骑行赛事举办的地点、时间、参赛人数、赛事级别等信息。此外,各省市的人均GDP数据等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笔者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分析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程度,运用GIS对中国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的分布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
(一)市域分布特征
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在市域尺度层面空间分布不均衡性较强,举办地主要集中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大城市。北京是国际骑行赛事举办最多的城市,共有29场。其次为成都,有18场。笔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多分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国际化水平高的大城市。其中,直辖市分布有52场,占全国的10.32%;省会城市分布有104场,占全国的20.63%。
(二)省域分布特征
各省市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数量差异较大,呈现两极分化现象。我国国际骑行赛事的地理集中指数为21.85,大于理想状态平均分布时的地理集中指数17.96,其表明全国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在省市尺度层面分布较为集中,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市。其中,福建是举办场次最多的省份(图1),有50場,占全国的9.92%;其次是四川,有39场,占全国的7.74%;而新疆、黑龙江、天津举办场次较少,为2场,仅占全国的0.4%。
(三)八大分区分布特征
从八大地理分区的角度,理解中国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分布的地域差异。如表1所示,中国国际赛事整体上南部沿海地区及西南地区举办场次最多,东北地区及大西北地区举办场次最少。南部沿海、西南地区分别举办106场、107场,占总数的21.03%和21.23%,远超其他地区。南部沿海对外开放程度、居民消费水平高,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较强,而西南地区主要举办地多位于盆地、平原等地势低缓区,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增加旅游收入、提升国际影响力。
(一)自然地理环境
骑行活动受地形影响较大,地形平坦地区更有利于大型骑行赛事开展。我国西部地区某些区域虽然地形多样,但作为骑行区安全系数不高,缺少足够的空间与适合骑行赛事开展的自然条件,骑行赛事举办次数较少,而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如成都平原骑行活动开展次数较多;从气候状况来看,南方平均气温总体高于北方,适宜的气候也使南方省市举办更多国际骑行赛事,有338场,占全国的67.06%,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广东、江苏等省区市,而北方较南方地区水域较少,全年气候多干燥,仅举办173场国际骑行赛事,占全国的34.34%,主要分布在北京、陕西、青海等省区市。
(二)经济发展及国际化水平
在如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大幅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又能为体育赛事举办提供资金支持,保证赛事的顺利开展[8]。如图2所示,国际骑行赛事数量与各省人均GDP大致呈正向关系,人均GDP总量较高的省份,如北京、江苏、福建、广东等,举办的赛事也较多。除经济实力影响外,国际化水平也是影响省区市能否获得国际骑行赛事举办权的重要因素,随着各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程度加深,逐步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也拥有了举办国际赛事的能力。
(三)体育文化氛围
经济基础好、体育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居民参与骑行活动的整体比例较高[1]。百度指数能够反映大众对于国际骑行赛事的关注度,百度指数显示2014—2020年“自行车比赛”平均搜索指数为252,其中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平均百度指数超过80,如图3所示,骑行赛事数量与网络关注度呈正相关。大众关注度持续增长,加之近年来社会倡导低碳环保理念,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加入骑行活动中,同时满足群众社交及健身需求,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有力推动了骑行赛事的举办[9-10]。
(四)政府重视程度
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全力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对赛事举办越重视,各省市举行体育赛事壁垒越低。截至2019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计354.44万个[1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所上涨,各省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如餐饮、住宿等,体育设施建设让赛事举办有了基本保障;上海、海南、北京、成都、吉林、西安等地也颁布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有关的政策,有效引导全民参与,为举办国际骑行赛事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国际骑行赛事的举办地空间分布不均,地理集聚性较强。从市域尺度看,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主要分布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其中北京分布最多,占全国的5.75%;从省域尺度看,各省市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数量差异大,呈两极分化现象,地理集中指数为21.85,福建、四川、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市分布较多;从八大地理分区尺度来看,南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举办的国际骑行赛事较多,占全国的42.26%,而东北地区、大西北地区的国际骑行赛事分布较少。国际骑行赛事举办地的分布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国际化水平、体育文化氛围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的作用较明显。
[1] 徐开娟,黄海燕,廉涛,等.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关键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29-37.
[2] 于鹏飞,朱华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全民健身水平[J].學习月刊,2014(22):96-97.
[3] 魏宗财,莫海彤,刘玉亭.面向智慧城市的共享单车出行时空间特征研究:以广州天河中心区为例[J].科技导报,2018(18):71-80.
[4] 魏宗财,甄峰,莫海彤,等.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中心城区共享单车出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为例[J].地理科学,2020(7):1082-1091.
[5] LEE K H, KO E J.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ighbourhood environments and residents bicycle mode choice: A case study of Seou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Sciences,2014(3):383-395.
[6] 高枫,李少英,吴志峰,等.广州市主城区共享单车骑行目的地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9(12):2859-2872.
[7] 罗桑扎西,甄峰,尹秋怡.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与建成环境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桥北片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3):332-341.
[8] 曹家乐.大型体育赛事对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分析[J].营销界,2021(5):25-26.
[9] 汪成昊,许捍卫,丁彦文.基于骑行指数的南京中心城区公园广场服务水平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1):53-58.
[10] 林雨平,方捷,邱美华,等.基于Logistic回归的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分析:以福州市为例[J].交通运输研究,2017(3):14-19.
[11] 周磊.强健体魄是追梦的本钱[N].湖北日报,2021-01-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