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话廉政

2021-05-17 03:21杨金坤
月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精钢玉壶王昌龄

杨金坤

纵观中国历史,涌现了许多彪炳史册的清官廉吏。他们淡泊名利,清心直道;关心民瘼,体恤民疾;公正廉洁,励精图治,深受百姓的赞誉和拥戴。

为表心志,也为警示自身,他们还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充满正气的诗文,为今天弘扬廉政文化、加强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写有一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被连连贬职。后来,他有所反省,在与友人辛渐分别时,便托辛渐给洛阳的亲友带去口信,传达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典出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诗句“清如玉壶冰”,如今已成为流传千古、体现廉洁品格的名句。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北宋名臣包拯写的这首《书端州郡斋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诗中以秀干、精钢的用途比喻志气的高洁,又以鼠雀、狐兔之喜愁反衬“清”这一品质的可贵,从而展现出包拯不凡的志向和高尚的品格。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政清廉,鄙视逢迎,一生写过不少廉政诗。一首题竹诗曰:“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为官时两袖清风,辞官后一贫如洗,却还担心别人会无端猜疑。纵观郑板桥一生,恰似“竹君子”,敢于担当,刚直不阿,他的那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及其留下的“板桥精神”,深深打动和影响着后人。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明代名臣于谦自幼聪颖过人,青年时代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石灰吟》,立下报国之志。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他清正廉明,兴利除弊,特别是他领导的“京师保卫战”,对明代政局的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古诗中也有用离任时行李简约来形容廉洁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的况钟,曾做过苏州知府。当他十年任满,离任赴京时,苏州民众依依不舍,饯送数百里不绝。况钟十分感动,吟了四首饯别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后来苏州万人联名上书朝廷,乞请況钟留任;朝廷顺应民意,让况钟继续留在苏州任职,并加授按察使衔。

东晋后期的吴隐之赴任广州,途中遇一山泉,当地人都说喝了此泉之水就会变得贪婪无比,故名“贪泉”。吴隐之不信此说,亲临泉边,汲水而饮,饮后写诗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此诗不事雕琢,直抒胸臆,古朴动人。更可贵的是作者以诗明志,并做到言行统一。他在广州任上数年,整饬纲纪,以身作则,广州风气大为改观。

宋代清官张之才曾任地方官多年,任满离职时,其所带物品还是到职时的那几件行李。据史书记载,张之才离任时,百姓依依不舍。他作了一首《去官辞汤庙》的诗:“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青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到时贫。”“不愧青天不负民”朴实明了,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应该成为做官者尊奉的信条。

中国古代关于廉政的诗词还有很多,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古代清官廉吏的志向及为官准则,也为我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供了一面明镜。

猜你喜欢
精钢玉壶王昌龄
浣溪沙·祝贺丁芒恩师96华诞
驰骋边疆的王昌龄
接连被贬的“九品”芝麻官
石维文
张勇
女绅士
外表和内心一样理性冷峻
爱国情怀永流传
玉壶
瑞士雷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