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羽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正当此时,夏学海先生的《草根书记》应时而生,唱响了一曲脱贫攻坚的浩气长歌。
《草根书记》以20世纪60年代苏北“张黄六运”4个公社为写作背景,以27万字的篇幅,详实记录了一个经历过枪林弹雨的共产党人陆玉山和工委“一班人”带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谋幸福的脱贫攻坚故事。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描写了一位焦裕禄式的党的好干部,颂扬了一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老区群众拔穷根的“草根书记”形象。《草根书记》融纪实性和文学性于一体,是近几年非虚构文学中难得佳作。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根基。
夏学海选取了一段被有意遗忘的历史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曾是一代人的痛点。在我们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书写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品相对较少,往往因“复杂”二字难以用文字真实的描述。但是作者勇敢地选择了这个时间节点,取舍有度,以正能量的笔触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出了老一辈工农干部的真实,写出了“张黄六”这个角落的真实。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正如书中交待:回首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十多年时间,百事待新,百业待兴。但是处于苏北沿海的张黄六地区,天时不顺,地利不济。继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张黄六地区可谓灾情频发,困难重生,老区群众的生活以贫穷落后为基本特征。农业技术落后,生产力低微,广种薄收,甚至出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屋不挡雨,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的深度贫穷状况。
“小小张黄六,直通华东局,穷得叮当响,中央也明白。” 这四句顺口溜在当时广泛流行。
作者以“尴尬的地理坐标,落后的时空区位”为题,描写了张黄六这一革命老区环境区位的限制,资源禀赋的不足,自然多恶,致使百姓心劳形困,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的真实场景。
作者记述,张黄六地区正常年头的粮食单产只有140斤左右。收来的粮食,除去来年种子、饲料以外,难以维持群众的最低生活,年年需要调进大批粮食。一个月粮食半月吃光,春天挑野菜吃树叶,夏天吃瓜叶瓜花,秋天吃山芋叶,冬天吃盐蒿种子,年年近万人在外逃荒要饭,患上浮肿病和消瘦病的人呈上升趋势。
面对老区的绝对贫困,当时的江苏省委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组建一个由省管的地方工委,从许多干部中挑选陆玉山任工委书记,他率领17名工委干部,驻进了张黄六,以最朴素的阶级感情,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张黄六人民同甘共苦,解贫纾困,唱响了共产党人带领民众刨穷根、闹翻身、求福祉的豪迈壮歌。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陆玉山和秘书胡仁才走到紧挨着云梯关的黄圩公社双烈大队,一户周姓人家,父母因饥饿患痨症,无钱医治相继离开人世,留下两个10多岁的儿子。除了这两间破草房,家徒四壁,他们没有睡觉的地方,在屋内挖了一个膝盖深的坑,把灶塘里烧的草灰倒在里面,晚上就在灰上睡觉取暖,周围邻居大多不叫他们名字,称他们是“睡灰兄弟”。南张生产队从25岁到45岁年龄段的男人,未讨到老婆的有20多人,人称“光棍”队。运河公社王庄大队龚玉彦,老婆病故,留下4个小孩,一间丁头舍子,床上睡3人,还有两个孩子晚上和猪睡在一起,最小的孩子雨天尿布洗了晒不干,就用绳子绑在猪肚皮上,用猪身上的热气烘干水分,再给孩子用,由于不卫生,饭食無营养,两个孩子长得像瘦弱的小猫一样,长期淌口水,拖鼻涕,烂嘴丫,烂眼角,一家病病歪歪的也无钱医治。
看到这些,听到这些,陆玉山面色凝重,泪水在双眼打转,心里像倒了五味瓶……糟糕、糟糕,实际比想象还要糟糕。
工委在陆玉山的倡导下,开展了应急救助活动,分担“张黄六运”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掏出了2斤、3斤粮票,有的人拿出10元、8元现金,买了一些红糖、饼干、罐头;感冒药、眼药水等救急食品、药品,送到生病的老人和儿童家中,以雪中送炭之意,缓性命攸关之急。
陆玉山自己又另外掏出15元钱,8斤粮票,安排工勤员马万禄到街上买10斤棉花胎,做一床大被子,再买一些消炎药,给龚玉彦家送去。并叮嘱小马,尽快办理,越快越好。
赤子之痛,若寒月般苍凉;赤子之情,若大地般凝重。作者直面真实,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人物,是报告文学的生命。
作者把写作对象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表现,用生动的个性化细节使人物鲜活起来。
夏学海为获得书中主角翔实的资料,以一年时间深入实地采访,四次去省档案馆,盐城、滨海、响水档案馆、图书馆,查找了200多万字的资料,采访了80多位当年和陆玉山一起参与“张黄六运”地区碱改水的老干部、老农民,形成了第一手资料。其后作者用两年时间三易其稿,反复打磨,书中详略有度,证引适度,以许多珍贵资料、生动故事,再现当年张黄六运人民闹翻身景象。
陆玉山勇敢正直,忠诚执着,年轻时他参加了著名的涟水保卫战和淮海战役,在支前工作中立下战功,由区宣传委员提升到区长、区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他在省城机关任职,可他割舍不了家乡情结,多次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家乡帮困,可领导不批。从未用职务之便找人办事的他,结果是找人走后门把自己从条件优越的省城机关调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了。
陆玉山历经“三反五反”、“文革”等逆境,忍受失去女儿之痛,无怨无悔,一心为贫穷的张黄六运民众谋生存、谋发展。在他的身上,融合了老一代工农干部的优秀品质,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父辈的影子。在挖掘这个人物的过程中,作者颇费心思。
譬如,他三次忘记了孩子转学的事,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作为县处级干部,他一辈子就是骑着那辆“永久”自行车上下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时路远赶不上到目的地,就睡在农民的草堆里,天一亮又开始工作了;在艰难困苦中,他对任何诱惑都是火眼金睛,忠贞坚直,绝不走后门,也不开后门,甚至引起了子女和亲戚对他的误解……这些资料的深挖,使草根书记的形象既生动又饱满。作者还不惜笔墨,书写了工委其他同志,以及省里下派到张黄六的土壤专家、水利专家的事迹,令人印象深刻。譬如,农技员老祁,秘书小胡等等。
书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具有悲悯的人文情怀。以陆玉山为代表的工委一班人马,可以说历经了最为苦痛、动荡、变化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受住了深度贫穷的考验,特别是在改土改水,引种水稻的农业改制中得到了升华,不是小我,而是大爱。
夏学海是一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位本土的重要诗人。他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也必然流露出诗性的一面,感染力很强。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作者感情浓烈而有节制,是他写作的一个特点。作者不是一味追求故事的传奇性,而是把握情绪,有时候极力铺排,有时候点到为止,大悲之中安排一些小温暖,让人在痛苦中看到光明,没有让时代悲剧压倒一切,使作品充满正能量。
比如:陆玉山冒着小雨到土壤研究所请教盐碱地改良措施,走在路上,他哼唱起了《芦荡火种》中的唱词,而且哼得入情入境,并不在意毛毛细雨点。在工委召开落实改土的会议上,大家唱起了当时流行的“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远大的目标,诗意的表达把即将开始的“千军万马,治碱灭荒”推向了一种沸腾的意境。在许多章节中,作者借人物场景穿插了一些精美的诗歌,丰富了文体的表达,读来感觉舒张有度,收放自如。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带给读者画面感、音乐感,更是一种气氛的烘托,调动起读者视觉、听觉、触觉一起来体会作品。
立意,是报告文学的灵魂。
《草根书记》没有简单的铺陈资料,讲述故事,解说历史,而是通过事件和人物来展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立意。
作者把人物命运放到历史大背景中来写,陆玉山经过深入的调研,采取的第一个举措是治碱灭荒,改良土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张黄六运地区在近千年时间里,因黄河夺淮,海水倒灌,冲积淤沙覆盖了原来肥沃的黑土和油泥土,良田被埋入地下数米。耕地大部分是含有盐碱成分的沙质土,一般表层土含盐量为0.28%—0.35%,有机质少,仅有0.3%—0.5%,团粒结构差,刮风飞沙,下雨板结,又不容易散热,干旱时往往把农作物烫死;有的土层下面还有2—10厘米厚的碱母子层,即群众说的“釉子”,板结粘实,不容易渗透,遇雨常常积水受湿。因此,群众称这些沙土为“飞沙子”“板沙子”“火沙子”“水沙子”,“耕出一大片,耙后如炒面,出苗一汪水,越长越见鬼”,“大雨成灾,中雨成涝,小雨尽长猴子毛”,造成生产上的严重困难。埋藏在地下的黑土、油泥1米深左右,翻一亩需要60到80个劳动力。翻碱过后用不了几年又回复到盐碱土的状况,还得重新覆盖油泥土或者种子底下的黑土。陆玉山书记带领人民群众要在这样的土地上拔去穷根子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是愚公移山式的战斗,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在一起,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治碱灭荒,改良土质,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举措。
另外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引进种植水稻,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穷困地区的人吃上大米。如水稻一亩地能栽多少棵,棵与棵之间距离是多少,他都一一查找到原始资料,因为现在的水稻品种与50多年前已经不一样,假如用现在的方式、密度套用到以前的已经是大相径庭了。
再一个举措就是种植棉花。棉花在当时属经济作物,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陆玉山书记的足迹遍及整个张黄六运地区的每个生产队,他深入田头,给种植棉花的群众传授棉花种植经验,讲述棉花生长习性,如何保苗、间苗、打枝杈,他了如指掌,说的群众心服口服,最终让棉花生产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无论怎样困难,陆玉山始终坚信党,坚信翻身目标终将到来。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为改变张黄六运地区乃至响水全县的贫困面貌,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陆玉山带领的一批工委干部硬是把前人没有做过,现代人也很难做到的事做到极致,真真切切为民着想,使得缺吃少穿的张黄六运地区人民吃到了白生生的大米饭,种上了棉花,过上了温饱生活,这一伟大创举,是造福于人民,惠及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
也正是这种种创举契合了时代,使《草根书记》具有了现实意义。而今,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张黄六人民再也不是“穷得叮当响”了,他们奔上了小康道路,成为反贫困史上的闪光样本。
总之,《草根书记》这部作品,写出了一群可亲可敬更可爱的工农干部,为改变这个落后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观念意识,解决粮食问题,吃饭问题,生存问题殊死拼搏的精气神;写出了他们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高贵灵魂与美好品格;他们是新中国农村工作的开拓者,是党在老区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先行者!《草根书记》这部作品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百年复兴脱贫奔小康精彩华章中的首页序章。
(本栏目责任编辑 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