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峰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渭南 714100)
汝阳某选矿厂自2015年开始试生产,试生产初期做了大量的改造工作,到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达产,但生产组织过程中常出现工艺不稳定现象,主要表现为:粗精选工艺不畅、精选段泵池外溢频繁、精尾品位波动较大、品位高、精矿含杂难以控制、严重时造成整个浮选工艺波动。
该选矿厂碎磨工艺流程采用粗碎+半自磨+球磨+顽石破碎的流程,选别工艺流程,粗选为一粗、一精、二扫流程,精选为三段再磨+五次精选+三次精扫选流程,二段、三段再磨为开路磨矿,设计钼精矿品位 57%[1],精尾直接排放。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图
粗精选泡沫流入4号泵池,经VTM300立磨机再磨与旋流器形成闭路,溢流产品进入5号泵池,进入浮选柱精选。由于矿石性质波动较大且易泥化,粗精作业易发粘,4号泵池外溢情况严重,而控制刮量后粗精品位过高,粗选段回收率受到影响。该段旋流器溢流细度高于设计值[2](设计旋流器溢流细度为-0.038 mm占85%)。对精尾中辉钼矿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精尾中辉钼矿粒度统计表
由表1可知,精尾中辉钼矿的颗粒数含量以-0.043 mm~+0.01 mm 和-0.01 mm粒径为主,两者合计占99.46%。按近似面积含量计算,两粒级合计占96.68%。粗精过磨、精尾中细粒级辉钼矿占比高是精选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
2.2.1 部分粗精矿快选少磨
根据粒度数据及粗精品位分析,粗精作业工艺不畅和粗精过磨均对回收率有一定影响,为减少过磨,结合现场设备布置情况,对粗精选泡沫进行分流,将粗精选前两槽易选且品位高的泡沫产品不再磨直接进入精选I作业,该工艺改造不仅减少粗精矿过磨,而且有利于提升Ⅱ段再磨作业浓度,减少用水量。改造后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粗精工艺改造后流程图
2.2.2 稳定Ⅱ段磨矿细度
(1)将现场普通渣浆泵,改为适应于泡沫输送的泡沫泵,极大改善了旋流器给矿的稳定性,旋流器运行压力波动大幅度降低。
(2)将旋流器压力稳定在60~80 kpa,旋流器开启个数根据压力进行调节,控制溢流产品细度-0.038 mm占比在80%~85%。
改造后可根据现场泡沫情况,灵活调整选别工艺:
(1)根据原矿性质变化,当粒度较细、精选段泥化严重时增加直接进入精选I的矿浆量,减轻过磨现象。
(2)当粗选作业发粘严重时,粗精泡沫流动性差时,通过调整分流阀门开度可分量至后续作业泵池,缓解旋流器给矿泵池外溢,同时减少因粗精泡沫流动性不好而造成的粗精品位异常偏高的问题。改造前后粗精泡沫粒度及品位对比见表2。
表2 改造前后粗精泡沫粒度及品位对比表
原设计精选段流程为五次精选,三次精扫选,生产过程中发现精扫选设备容积偏小,作业时间不够导致精扫选尾矿品位偏高,为了确保精扫选作业回收率,在精Ⅰ和精扫Ⅰ两个作业间增加1台浮选柱(φ4.0 m×12 m),通过增加设备容积确保精扫选作业回收率,但增加浮选粒后导致精扫作业循环量过大,泡沫槽溢流,泵池液位高,整体效果不理想。
为了缩短流程,减少循环次数,在精扫Ⅱ泡沫槽底部增加管道直接进入精选I给矿泵池,将精扫Ⅰ和精扫Ⅱ作业合并,加快精扫作业精矿产品直接流向精选段,减少循环。同时改造精扫Ⅱ泡沫管道增加三通,可实现向精Ⅰ、精Ⅱ、精Ⅲ给矿,通过三通阀门调节泡沫产品去向。改造后工艺流程见图3。
图3 精扫选作业改造后工艺流程图
通过精扫选作业流程改造,一方面缩短了作业流程,加速精扫泡沫精矿进入后续精选作业,减少精扫选泡沫精矿的循环次数。当矿石性质变化,出现精尾品位偏高时,根据精矿品位相近原则及时调整阀门开启情况,实现返回精Ⅰ或精Ⅱ或精Ⅲ作业。该改造实施后,精扫选循环量减少,精尾品位显著降低,流程考察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粗精、精扫段工艺改造前后精尾粒度及品位对比表
选矿厂工艺改造前后生产指标整体对比见表4。
表4 工艺改造前后指标对比
由表4可知,改造后Mo平均理论回收率由80.53%提高到了84.99%。改造后Mo平均实际回收率由77.47%提高到了86.97%。工艺优化后,精选段工艺基本稳定,泵池外溢现象减少,精尾品位由1.197%~1.910%降低到0.381%~1.099%。
(1)过磨、泥化严重是精选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可通过优化旋流器分级和适时停、开搅拌磨缓解。
(2)适当扩大精扫选处理能力、提高精选段作业浓度、缩短精扫作业流程,对降低精尾品位是有利的。
(3)控制好粗精品位,对降低粗尾、精尾品位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