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美 陈金华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夜间的休闲与游览活动自古有之,如诗词中描写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等,诗词景观源于现实,可见当时人们夜间活动的丰富。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夜间露天演艺活动、科技灯光秀、观光游船等“夜游”项目不断涌现。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夜生活”丰富多彩,成为推动夜间旅游发展的代表城市之一。
国内学者对夜间旅游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开发对策、环境营造、产品开发及经济意义等方面,且对于“夜间旅游”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宋雪茜最早提出“夜间旅游”的概念,并阐述了夜间旅游发展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1]。顾至欣认为城市夜间旅游是从太阳落下到次日太阳升起这一时段中,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各种休闲活动的总称,包含空间、时间、活动范围与活动人群四个要素[2]。总体上国内对于夜间旅游的探索还停留在开发层面,对夜间旅游者行为关注较少。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社会学和城市学的角度分析夜间休闲行为,研究对象并非完全针对旅游者。Roberts & Eldridge提出人们一般白天工作,夜间通常意味着放松与某些“深夜娱乐”包括饮酒、派对和其他休闲行为[3]。由于夜间经济常与酒精类商业活动相关[4],伴随而来的是夜间休闲行为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年轻人的夜间饮酒、滥用药物及其他暴力犯罪行为[5]。Marion Roberts基于唯物主义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夜间的饮酒“狂欢”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社会实践——“the big night out”已成为青少年饮酒的一个既定特征[3]。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聚焦于夜间旅游概念界定、开发及对经济的驱动作用,而国外学者对夜间行为的研究多从居民夜间休闲带来的负面行为切入,并未对游客的夜间游览行为进行专门研究。然而,Huang等人以实验法验证了人对昼夜同一景观的不同感知及其影响因素[6],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存在旅游地的昼夜情境的差异性。这一研究给予夜间旅游行为研究一定启发。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以往研究主要是分析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旅游地景观、淡旺季旅游者需求等方面的差异[7-8],对旅游者表现出的社会行为,并无昼夜之分。在夜间旅游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对于昼夜情境转换引发的旅游者行为变化还需进一步探索。该研究采用顾至欣对夜间旅游的定义,将居民涵盖于城市夜间旅游群体之中且将其活动置于从日落到第二天太阳升起这一昼夜情境转换背景之下,应用关键事件法探究目的地夜间游客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微观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是旅游者社会行为,旅游者离开惯常居住地、踏上旅途直至回归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是旅游者社会行为研究的核心。这一过程中,旅游者表现出角色身份变化,逐渐脱离原来生活的模式,融入旅游地的异地生活与文化体验之中[9],回归后的惯常生活也潜在地受到影响。基于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李志飞提出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探讨空间转换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其中“二元”指“二元情境”,分别为常居地情境(惯常)和异地情境(短暂)。旅游者行为的二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差异、重购成本、时间压力与人际压力造成的旅游者购买行为冲动性;第二,旅游者社交行为的真实性趋向,表现为服饰异化、语言宽化、性格转向、宽容倾向等[10-11]。旅游者角色身份变化的探讨来自互动论中的角色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类似于演员的舞台表演,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实际上也在他人面前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12]。旅游者角色身份的变化是伴随异地情境变化产生的,二元情境中不仅包括服饰异化、语言宽化等行为,还包括因旅游者对角色身份认知差异产生的道德弱化现象与倾向于打破社会规则的行为。
从时间角度看,昼夜变化也属于一种二元情境。布尔迪厄对柏柏尔社会中房屋排列的研究中提供了一则范例,展示出场域作为颠覆形式创造者所具有的功能。“夜晚是一种特殊的时间段,在夜晚,白天的规则被颠覆了。”[13]不同于社会情境、异地情境,昼夜变化是一种非人为营造的自然情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Baker提出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白天的视角对景观概念进行界定。他探索了欧洲旅行者在印度的旅行经历,特别是在黑暗和存在光照条件下的对比。研究发现黑暗和照明可以增强一个人的美学印象,而且“夜间能够使旅行者的产生想象漫游,从而丰富了印度的景观”[14]。因此,昼夜情境转换下游客行为特点与环境感知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同环境感知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国内各城市夜间旅游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广州夜间旅游包括购物娱乐、夜景观光等,开发相对成熟,其中珠江夜游包括游船、巴士与有轨电车三种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矗立在珠江沿岸的广州塔(小蛮腰)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夜间灯光变化下更是曼妙多彩。夜间旅游与旅游者行为变化以昼夜情境转换为背景,该研究主要针对夜间游客,对夜游区域(以广州塔为中心)的到访者进行访谈和观察,访谈对象需对白天的广州观光活动具有一定认知或经历。对于访谈内容采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分析,提取昼夜情境下游客社会行为表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其中,关键事件法是通过搜集故事或关键事件,并根据内容分析进行分类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15],分类的类别可以是源于理论模型,也可以从样本中归纳[16]。
图1 2018年广州市夜间灯光指数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昼夜转换情境下旅游者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访谈法能够通过提问了解受访者的观点、思想和主观感受,对问题能够有一个更为具体的认识。为获取数据资料,2019年6月28日及6月29日在广州塔中心区域进行调研,期间对20位来访游客进行访谈,并对拍照记录游客夜间活动,以期获得充分的数据资料,达到对游客行为及心理的深入了解,被访者信息见表1。
“在时空组成的二维世界里,时间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看见历史,我们能做的是对空间的追求与选择,在空间中触摸时间的流痕。”[10]虽然,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却可以选择出行的时间,“在空间中触摸时间的流痕。”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除了季节性的差异,游客同样体验了目的地一天内不同时刻,尤其是昼夜差异[6]。
表1 被访谈者信息
根据访谈资料发现,广州夜间游览行为主要是由“灯光景观”“气候因素”诱导产生,见表2。广州的夜间旅游是在居民夜间休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繁华的街区、多彩的灯光等视觉景观都是夜间休闲的促进因素。本地居民对于夜间休闲的喜爱与广州气候不无关系。广州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气温高且阳光强烈。这种气候特点造就了广州人惯于夜间休闲的特点,游客的休闲游览行为同样如此。在夜间,游客情绪与行为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相对于白天,情绪更为“放松”或“高涨”;行为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装扮”“昼伏夜出”与“空间选择”上。装扮存在“更加大胆”或“更加随意”两种倾向,从本质上看,无论是更加“精致”还是“随意”,都是一个卸下伪装,趋于真实自我的表现;为避免白天灼热的阳光,大部分来访广州的游客与当地居民选择“昼伏夜出”,重游成本与时间限制使得一些来访游客选择白天出行,但地点一般选在可长时间停留的建筑物内,如大型商场等,昼夜情境下呈现出一种“室内转向室外”的活动特点。
表2 访谈文本编码(部分)
从心理学角度看,旅游者脱离惯常的生活模式,踏上旅途进入异地的“神圣”世界的过程中,也是角色变化的心理过程,他们掩盖了原有身份一跃成为“略带神秘”的旅游者[17]。在戈夫曼看来,角色是“在他人面前可见地实施的一系列行为”[18]。从社会的角度上看,个体的每一种角色都与其社会职业或地位密切相关[19],并且角色迫使个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动。个体在不同的前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期待角色认同。从惯常居住地到旅游地使得游客脱离了部分角色构建的社会关系,而夜间黑暗的环境使旅游者处于一种更加放松的环境之中给与游客一种“心理安全感”。
白天整个城市是“忙碌严谨”的,不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选择夜间休闲。独特的夜间景观吸引游客专门前来观赏,一些年轻人觉得夜间他们会更加兴奋。对于夜间拥挤的人潮游客似乎也并不介意,一些游客甚至表示夜间人多会更热闹。“白天工作夜间休息”的日常生活节奏使游客与居民在夜间聚集,增强了区域内的休闲气氛。休闲气氛浓厚成为昼夜情境转换下游客的普遍感受。著名旅游人类学学者厄瑞(Urry,1990)提出“游客凝视”(Tourist Gaze)理论,认为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与经验的消费,消费对象不再限于有形的物质,无形的象征、氛围甚至愉悦感,都可以透过符号价值的交换而被购买[20]。夜间空间的休闲氛围使游客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21]。与白天相比,尽管夜间绚丽的灯光将整个城市照亮,但整体环境仍然较暗。在国外的研究中夜间常常表现为一种犯罪环境,游客的聚集虽不能消除现实中某些不良行为的存在,却仍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环境安全感”。
除异地环境外,对“休闲氛围”的感知以及“心理安全感”“环境安全感”是游客在夜间环境中的情绪变化、行为趋于本真的显著影响因素。
夜间旅游并非新鲜事物,但近年来社会、旅游产业以及专家学者对夜间旅游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城市发展与旅游者需求也促进了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目前,对夜间旅游的讨论多限于开发与其经济意义等方面,对处于夜间情境中的旅游者关注不足。文章基于昼夜情境转换的视角,通过访谈与参与观察获取研究资料,采用关键事件法,探索昼夜情境转换下旅游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广州的“气候因素”与“夜间景观”驱动夜间休闲与游览活动的开展。昼夜情境的转换也导致了游客行为与情绪的变化,某种方面体现出一种真实性行为趋向,与李志飞在对旅游者异地社会行为探索中发现的“旅游者社交行为的真实性趋向”结论一致[11]。“休闲氛围”“心理安全感”“环境安全感”三个方面的感知是游客行为及情绪变化主要影响因素,而气候与夜间景观在驱动夜间休闲与游览行为产生的同时,伴随着空间选择上由室内转向室外,“昼伏夜出”的活动特点。
该研究是昼夜情境转化下游客行为与情绪变化方面的有益探索,夜间旅游研究在这一方面仍存在探索空间。质性研究需要充分的资料支撑,由于时间与数据限制,对旅游者行为、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深入,在这些方面还有待完善。气候因素是广州夜间休闲与旅游产业开发的主要动力,对昼夜情境转换下旅游者行为与感知变化的研究,应放在更加具有一般性的区域,增强白天与夜间的可对比性。未来也可以对不同区域昼夜情境转换下旅游者的行为与心理感知进行综合或对比研究。游客对于夜间的大量游客群体并不反感,而且一些游客还认为其他游客与居民的存在增强了环境安全感,在夜间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变化方面仍有可探索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