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俊根(江苏)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结构是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这类题目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命题形式:一是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二是找出体现文章思路的关键词语;三是指出相关词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四是指出相关段落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形式方面分析。一要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二要掌握文体的结构规律,记叙文层次安排常用顺序主要有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三要分析段内表达方式;四要抓住语句间的组合关系。
理清文章思路,也可从内容方面分析。一种方法是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另一种方法是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守护母亲的梦
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下的母亲。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不过,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④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推开虚掩的房门,桌子上放着一只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母亲总是喜欢将就,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一小片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唉,母亲一定又下田干活去了,尽管他和姐姐说过多次,不让她再下田,母亲却总舍不得丢下那片土地,她笑着说,自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多放心呀。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
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轻轻点燃一支烟,静静地享受与母亲相伴的时刻。此刻,他觉得自己和母亲离得是那么近,甚至能听到母亲沉稳的呼吸和心跳,这应该是自从他成家以来,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最长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常无意地提起他睡觉时的各种小动作,那时他还纳闷儿,母亲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呢?其实他早该想到,在自己熟睡的时候,母亲也许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过他无数次。
⑦抽完烟,他站起身,掀起门帘,看到母亲仍在安睡,忽地,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做一个甜蜜的梦。他笑了笑,轻轻退了出来。坐在车上,他仿佛觉得母亲那半个小时的安稳梦境,嫁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平日的劳心费神、疲惫烦累,一切都变得那么恬然安静,一如母亲一直以来的心境。在浑身轻松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这半个小时的时光让他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最博大最深沉的母爱。
⑧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高兴地说道:“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他带着微笑说完,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
试题要求考生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语段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已经提供了两个情节“梦见母亲,突然担心”“母亲安睡,静静陪伴”,答题时要先梳理出需要填写内容的相关语段,然后仔细研读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一空:根据第③段中的“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可得:惦念母亲,决定探望。第二空:根据第⑧段中的他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然后他向母亲许诺周末回家,可概括为:接到电话,承诺回家。
走错路也会有风景
⊙孙道荣
①拐了一道弯,爬了一个坡,又拐了一道弯,路越来越窄,崎岖难行。朋友坚定地说,是走错路了,那个景区他去过,路没这么难走,也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②车上没有导航系统,朋友拿出手机,通过电子地图发现,我们果然偏离了既定路线,正处在一个山坳里,要绕过眼前的这座山,再过两座桥,才能回到去景区的主路上。是退回去还是继续沿着错误的路线向前?
③一行人都觉得,反正是踏青游玩,不急着赶时间,这条路虽然难走些,但地图显示,也可以到达目的地,那就继续向前吧。
④路不宽,也不平,看样子是条便道,沿途很少有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异常冷清。路两边的山坡上,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茂密的树丛以及零星的农舍。往前又开了一百多米,竟豁然开朗,那是一片梨园,一树一树的梨花,或纯白,或粉红,或嫩黄,在枝头安静地绽放。在大家的惊呼中,我停车、熄火。一行人跳下车,扑进梨树园。
⑤淡香扑鼻,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清新之气。大家异常兴奋,就连当地陪同的朋友也惊诧:没想到身边竟有这样美的世外桃源。在梨园深处,见到一户人家,是承包这块地的农民,忽然见到陌生的“客人”,主人很开心,搬出几张木凳子,邀我们在梨树下喝茶。抬头是蓝天,低头是潺潺的小溪,燕雀的叫声在花香中穿梭回荡,太久没这样放松过了,太久没这样沉醉过了。我们几乎忘了原本要赶赴的那个景区。
⑥因为走错了路,我们才闯进这个没在游览图上被标记的山坳,结识了一块纯净的乐土。我是个路痴,经常会走错路,这让我耽误过不少时间,也会因此而心情沮丧,但也因为走错路,常会看到些意料之外的风景,偶生惊喜。
⑦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按照既定的思维和路线,直奔目的地,一旦走错路,便会感到懊悔、沮丧。可如果静下心来,你会发现,走错的路上,也可能有意外的惊喜在等待我们,那里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景致。
(选自《约好了春天开花》,山东人民出版社)
1.请对文章标题作简要赏析。
2.请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
3.文章的画线句表达了“我们”当时怎样的感受?
4.文章结尾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文章的标题语言简洁,富有哲理,且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2.第一段(①~③):去某景区旅游走错了路线。第二段(④~⑤):继续向前遇到一片美丽的梨园,大家异常兴奋。第三段(⑥~⑦):写作者由走错了路而获得的人生感悟。3.此句描写了当时所见的美丽风景,表现出当时的轻松愉悦之情。4.照应文章标题,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大意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