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法

2021-05-17 20:31齐帅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松树蜡烛品格

齐帅

技法导入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是文中用来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之一。無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恰当使用借物喻人法写作,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法写作时,需要注意所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后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或赞誉的是怎样的人。

具体操作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巧妙引导,拓宽思路

尝试着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分成三类,即:植物类——如小草、松树、野花等;动物类——如蚂蚁、蜜蜂、老牛等;物品类——如粉笔、蜡烛、铅笔、橡皮等。

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写作思路。

2.确定题材,细描特点

恰当选择所借用的事物,然后进行细致观察,切记要写出事物的特点。这里所说的特点,是指所借之物具有的喻人品格。如,写众多蚂蚁一齐将虫子搬回家,我们会发现蚂蚁身上具有团结合作的特点;写石缝中的小草在恶劣的环境中仍存活下来,我们会发现小草的特点是坚强不屈;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会发现蜡烛身上有默默奉献的精神等。

3.由物及人,自然过渡

从所借之物到所喻之人要过渡自然,不能勉强凑合,而是要把事物的特征和人的品德、精神或思想、情感有机地联系起来。要在前面描绘事物的基础上,由事物固有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要赞美的人,绝不能脱离事物,随意发挥。比如由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发现了蜡烛默默奉献的精神,进而过渡到了无私奉献的老师上。

我写我秀

松之颂

◎张玉洁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我却独爱那棵松。

漫漫严冬,整个原野白茫茫一片,只有远处的半山腰上有一片茂盛的松树林,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傲然挺立着,就像一支列队整齐、作风严谨的边防战士,不畏严寒,忠于职守。

对,这就是松树,极其普通的一种树,普通到随处可见,普通到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落地生根。但它也注定是一种不平凡的树,笔直的干,茂密的叶,还有那凌寒向上的心,昂扬不屈的斗志。它没有枫叶鲜红妩媚的长裙,也没有银杏金光闪闪的礼服,只有那身朴素的绿色外套,无惧风霜的磋磨,静待雨雪的来临。

悬崖边有它傲然的身姿,石缝间有它不屈的模样,山涧里有它挺拔的背影。你看它那针一样的叶子,一簇挨着一簇,向外延伸,每一根都尖锐有力,它那笔直的树干,不以旁出虬干为奇,而以正直、朴素、坚强、刚毅为美。这种美远比娇生惯养出的美要高尚许多。正如唐人李峤在《松》中所写:“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其实,松树的树冠并不繁茂,树干也十分粗疏。如果按照通常的审美标准,松树绝不可能称得上“美”。然而它的朴素、挺拔、坚强、刚毅,却证明了它是树中的好男儿。那种坚强不屈,傲雪凌霜,执着永驻的精神,怎能让我们想不到守卫边疆、枕戈待旦的解放军战士呢?这朴实无华的松树,这不屈不挠的松树,俨然象征着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

凛冽的寒风中,那片松树林成了这世间最耀眼的风景线。

此时此刻,我真想为它们唱一首赞歌……

(陕西白水县城关中学)

教师点评

1.选材恰当。小作者选择了生活中最熟悉的松树入手,从它的外形特点、生活环境写起,一边写松树的状貌,一边点明松树的精神品质,为后面的过渡做好了铺垫。

2.巧用诗词。文中,小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唐人李峤赞美松树的古诗,让习作的立意上了一个台阶,足见小作者的文学积淀之丰厚。

3.过渡巧妙。小作者由物及人,过渡相当自然,由表象到精神品质再到人物形象,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松树蜡烛品格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浇不灭的蜡烛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松树
松树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