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成全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地图集是根据一定的主题和要求,将一定数量的、有机联系的地图,按统一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汇集而成的地图作品。特点是图集内容围绕着主题和用途展开,地图投影一致,比例尺成系列,地图内容概括程度、表示方法和整饰方案一致是一个完整的地图系统。
地图集编制是区域科学发展水平的体现,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
地图集编制首先要确定选题,选题决定着图集的主题和内容,是地图集编制设计的核心。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制图资料来源广阔,主题内容选择丰富,凡能用地图形式表达的事物和现象均可作为地图集的选题。
我国地图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而发展的,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基础测绘刚起步,地图资料缺乏,制图技术以手工作业为主,制图周期长,地图集编制少,主要是编制一些普通地图集和反映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专题地图集。1957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了16开本的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1959年由国家科委、科学院、测绘总局牵头成立了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按普通、自然、经济、历史等分册编制出版国家大地图集。代表作品是1950年代开始编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1960年代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如图1所示);以及1960年代开始编制,到1990年左右完成的国家普通、经济和农业等地图集。这些地图集选题完整、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制印精美。
这一时期,全国很多省区如山西、河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广西等省区也都编制了各自区域的普通地图集。
图1 20世纪50至70年代部分地图集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但促进了编图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对地图集新的需求。这一阶段地图集编制发展较快、题材广泛,突出反映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设成就,并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编印技术由传统工艺向数字化编制转变,成图周期缩短。
代表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经济和普通地图集,以及《中国地貌图集》《中国气候资源地图集》《中国生活饮用水地图集》《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口地图集》《中国农业经济地图集》等,这些地图集科学性强、内容丰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省市也相继编制了本区域的各类地图集,如《长江流域地图集》《上海市地图集》《京津地区生态环境地图集》《湖北省国土经济地图集》《山西省农业地图集》《山西省历史地图集》等(如图2所示):
图2 20世纪80至90年代部分地图集
这一时期地图集的特点是选题丰富、设计科学、内容涉及面广、编印技术先进,实现了地图数字化编辑与出版印刷系统一体化,地图编印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成图周期大大缩短,在自然和社会各领域都出版了大量的地图集,多媒体地图集也应运而生,形成了多类型、多形式和多层次的良好局面。
1.3.1 纸质地图集
纸质地图集仍是地图集作品的主体,优点是表示方法成熟、易于阅读、使用方便,经制图综合后重点突出、内容针对性、科学性和保密性强,更易于直观表达主题的整体概念。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等(如图3所示):
图3 部分纸质地图集
1.3.2 影像地图集
近年来,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地理信息系统及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促进了影像地图集特别是城市影像地图集的发展。影像地图集具有更新快、生产周期短、表现力强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的调查、规划、管理和环境治理等方面。主要作品有《中国环境变化遥感影像地图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图集》《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遥感监测图集》《上海市影像地图集》《南京市影像地图集》等(如图4所示):
图4 部分影像地图集
1.3.3 新媒体地图集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网络地图集等新媒体地图集得到较大发展,其资料来源更广泛、表达手段更丰富、传播方式更便捷。近年来的主要作品有《福建省生态环境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立体视界三维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3D地图集》《河南省大型多媒体电子地图集—走遍河南》《湖北省三维地图集》《基于智慧制图技术的政务、专题地图集》等。引人瞩目的是新版《世界地图集》和《深圳地图集》,不但发行了纸质版,还发行了电子版和网络版,将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整合,开创了融媒体新模式。
地图集的种类很多,按制图区域范围可分为世界、国家和区域地图集;按用途可分为旅游、政区和交通地图集等;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普通、专题和综合地图集等;按开本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地图集;按显示媒介和发布形式可分为纸质、电子和网络地图集等。
其中按用途分类的地图集就是各类专题地图集,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是地图集编制的主体。按内容和性质分类中的普通地图集和综合地图集,是了解一个区域必备的窗口和工具书,综合地图集是区域地图集编制的发展趋势,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专题地图集是一系列反映某个领域专题研究成果的系列专题地图汇编,是反映专题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联系。专题要素种类很多,凡能通过地图形式反映和表示的,甚至是意识形态的专题要素或现象都可作为选题内容。
以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分布规律,或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为内容的选题。包括地貌、地质、土壤、气候、水文、水系、海洋、植被、动物、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如《世界地理地图集》《中国沙漠地图集》《中国地质图集》《中国西部地区典型自然景观地图集》《中国森林资源地图集》等(如图5所示):
图5 部分专题地图集
主要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民族人口、教学科研、文化旅游、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扶贫攻坚、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水利电力、能源开发、国土调查、国情监测、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国防教育等几乎所有领域。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中国高等教育地图集》《国家版图知识读本》《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中国农业图集》《汶川地震灾害图集》《广州森林防火应急指挥地图集》《中国高速公路及路网详查地图集》《中国癌症地图集》《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图集》《地图见证辉煌—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国防教育地图集》等。
地图集是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成果的最终体现和服务社会的窗口;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记录历史、承载变迁、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地图集作品丰富多样,很多地图集选题独特、设计新颖、内容丰富,科学性实用性并重,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比如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城市社会地图集系列、中国文物地图集系列、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国家版图知识读本系列等,各省区都可参与其中编制相应的省区分册,得到技术上和经费上的支持。其他如科学出版社的《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北京新奥运地图集》等;西安地图出版社的《中国西部人文地图集》等;河南省地图院的《中原城市群地图集》等;湖南第三测绘院的《湖南省区域发展地图集》等;湖北省地图院的《湖北省湖泊图集》等;以及山西省地图院的《汾河流域地图集》《山西省县域经济地图集》等都颇具特色(如图6所示):
图6 选题独特设计新颖的部分地图集
将地图集的编制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面向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拓展服务渠道和领域。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为满足对外开放需要,编制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地图集》《中国沿海地区投资环境地图集》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又编制了反映国家经济格局的《国家经济地图集》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处理好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地图集》《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地图集》《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地图集》《上海地质环境图集》等可持续发展类地图集。
为了服务国家,近年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实施探月工程等重大战略决策,陆续编制了《中国海岛(礁)地图集》《世界港口交通地图集》《中国北方枢纽港港航地图集》和《嫦娥一号全月球地形图集》等。
为服务国家水利普查、文物普查、地名普查、土地调查、森林调查、地质调查和地理国情调查等重大普查调查项目,编制了这些项目的全国及省区成果地图集,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图集》《中国文物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中国林业地图集》《中国地质图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图集》等。
为服务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2019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了《地图上的绿水青山—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卷,展示了我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富饶的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的绿水青山画卷,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核心发展理念(如图7所示):
图7 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部分地图集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图集》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共同编制,图集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多尺度直观地展现了我国地理国情专题要素与我国自然地貌特征间的空间分布联系,填补了地理国情专业地图集出版的空白,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如图8所示):
图8 金奖地图集
《中国北方枢纽港港航地图集》由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与武汉大学历时3年编制,是我国第一本以中国北方海区港口环境和航海保障为主题的区域性港航综合地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8年编制的新版《世界地图集》,是一部大型综合地图集,由地图、文字说明和地名索引三大部分组成,完整表示了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8个城市、15万条中外对照地名,是一项填补空白的重大文化工程(如图9所示):
图9 金奖地图集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2019年9月编制出版,汇集了2014年至2018年全国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普查的最新成果,全面系统反映了当前我国法定的行政区划设置情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院编制的《内蒙古历史沿革地图集》,从2007年立项,2018年底出版,历时11年之久,图集采用了最新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从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两个维度,系统清晰地展现了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地图集还有配套产品《内蒙古历史沿革》长卷,由18幅历史地图构成,长20米绢质卷轴,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内蒙古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如图10所示):
图10 金奖地图集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以魏晋时期杰出地图学家裴秀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由中国测绘学会组织实施,是中国地图学界的最高奖项。评选标准为:选题的时代性和新颖性;设计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纸质地图印装的精美性和电子地图的功能性;地图的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性。对照评选标准上述获金奖的地图集作品可谓实至名归,能起到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值得地图集编制部门认真研究和借鉴。
著名地图学家陈述彭院士说过“地图是永生的”,作为地图的高级形式—地图集更是如此。专题地图集门类众多、题材丰富,经科学分析、内容综合、重点表达和艺术加工,已成为决策管理、分析评价、预测预报、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科学参考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图集的选题范围将更加广泛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