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地区的“江淮银行”

2021-05-16 11:39:18张大勇
世纪风采 2021年5期
关键词:盐阜军部陈毅

王 康 张大勇

江淮银行建立于盐城

中共中央华中局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所银行——“江淮银行”,于1941 年4 月1 日在江苏盐城宣告成立。江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调剂社会金融;代理金库;办理存款放款、汇款业务。4 月12 日挂牌对外营业。行址设在盐城城区原问渠巷以北、中山路路西朝东(剧场路15 号)石库门大院内。

“江淮银行”直属新四军军部建制,归属军部财经部领导。由部长朱毅任行长,副部长李人俊、骆耕漠(后到任)为副行长,吴为真为政治指导员,施凌(后增补)为党支部书记。工作人员来自三方面:一是军部调派的;二是上海地下党选送、熟悉银行业务的同志;三是选调自军部抗大五分校“财经干部训练班”的学员,共四五十人,分设有秘书科、会计科、业务科、总务科、金库等部门。

江淮银行在盐城隆重召开成立大会。中共中原局组织部长曾山,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等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并邀请了一些知名人士和开明士绅参加。盐城各界抗日救国会赠送锦旗,燃放鞭炮,纷纷表示祝贺。

江淮银行设立益林分行

江淮银行对外营业不久,就委派陈立等人在新四军三师战略区益林镇设立益林分行,地址在桑树街西首。江淮银行成立后江淮币尚未印制,故仍使用法币。

据《江淮日报》1941 年6 月9日报道,江淮银行拨款3 万,调剂阜宁农村金融,各区已开始办理借贷。第一批分出各区农救会负责办理借贷数目为七区2 千元,五区3 千元,一区3 千元,十三区4 千元,四区4 千元,十二区2 千元,二区5 千元,八区5 千元,各区农救会均已按数具领,计划即日开始进行调剂农村金融借贷。

1941 年 6 月 15日,新四军在一师战略区内的泰东县栟茶镇设立江淮银行苏中分行,继而在泰东县李堡设立江淮银行李堡办事处,随后范醒之又带一部分人去掘港,在四分区金库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江淮银行掘港支行。

7 月下旬,日伪军对盐城、益林等地发动大“扫荡”,江淮银行相继撤离;8 月下旬,江淮银行工作人员安全转移到阜宁县周门裴圩与军部汇合;9 月,军部撤销江淮银行机构,江淮银行益林地区金融机构就此停业。

反“扫荡”江淮银行安全转移

江淮银行发行的纸币

1941 年7 月20 日,日伪军组织几千人,对盐阜区发动大“扫荡”,分三路进攻盐城。成立了仅3个多月的江淮银行,随军部财经部转移,撤离盐城,向阜宁方向转移。

根据军首长的指示,行长决定把作为银行基金储存的银元,分装在特制的12 个木箱内,由罗少锋同志负责,在抗大五分校干部队的护卫下,转移到盐城以东农村,秘密埋在南洋岸一带丁墩子附近的池塘内,留下郑瑞英同志埋伏在老百姓家,以疗养身体为名,暗中监管;财务稽核员麦洁红等一批同志怀揣金条随副行长李人俊等人向东台、海安方向转移。

江淮银行大部分人员在副行长骆耕漠带领下在花川港过港向洋北一带活动,当晚在盘湾镇以北一带休息,翌日遭到日伪的袭击,机关随即化整为零,分别向阜宁方向去找部队,金库的周希平、陈玮、苏懋、陈瑞荃和施凌、唐翠英等10 多位女同志,都是自愿到革命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的青年人,为了保护收交保管在金库的一批税制法币和支票,他们不惜丢掉了自己的衣物,用自己的被单制成专用钱币袋,分装背在身上,人不离钱,钱不离人,随军隐蔽转移。时值盛夏,雷雨交加,道路泥泞,蚊蚋叮咬,江淮银行工作人员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顽强地与日伪军兜圈子。

8 月下旬,江淮银行工作人员奉命跨过串场河、通榆路日伪军封锁线,经过建湖,在阜宁永兴集附近找到了部队,随后到达阜宁县周门裴圩和军部汇合。陈毅军长获悉江淮银行人员无伤亡、钱未丢失的消息,很是高兴,称赞江淮银行“保护了公款,为军部经费开支提供了方便”。陈毅军长特地召见骆耕漠、吴为真等同志,予以褒扬。随后军部决定骆耕漠同志和北撤阜宁的江淮银行人员留给新四军三师,为盐阜区建立财经体制做好准备。

江淮印钞厂筹建于裕华镇

根据发展需要,经中共中央批准,新四军军部决定筹建江淮银行印钞厂(简称江淮印钞厂),先后由陈国栋和吴福海、柳傅庆负责,将设法采购到的各种印钞机械和器材,集中在大丰裕华镇(原属苏中地区东台)东北鼎丰公司仓库内,以“华光公司”名义商办,军队保卫的形式,保密隐蔽,安装机器。

1942 年5 月份,已筹建一年多待开工生产的江淮印钞厂,奉华中局和军部之命,从海上经东台弶港、再转到盐城斗龙港后调小船进入内河,在地方武装掩护下,冲过多道封锁线,转移至阜宁县羊寨镇以南五华里的洪武庙内(今殷高村6 组)。羊寨时为新四军三师的驻地。经过一个多月的突击安装机器、调配人员、增建房舍等,于8 月份正式开工生产印制江淮币,同时取消“上海华光印刷公司”的名称和牌子。

江淮印钞厂厂长由军部财政经济部副部长李人俊兼任,副厂长兼支部书记为胡金魁同志(江西苏区的老红军)。科室有:总务科、工务科、材料科、监印科、凸版股、凹版股、供销股、验收股,还有食堂、事务处、警卫队、蔬菜队。全厂除有干部、工人286 人外,还有长期民工40 多人,短期民工若干。在当地(羊寨一带)还吸收青年农民为印钞厂工人。

洪武庙院落较大,共有房屋48 间,分前、中、后殿3 进殿堂及前院、后院的东西厢房、廊房,除前院东厢房5 间,由老和尚隔离居住外,其余经整修后全部作为车间、工房和办公用房。印钞机器安装在后大殿内,后院东厢房为监印工房,前院为工作场所。印钞机械设备主要有手扳凸板机12台、凹板机10 台、切纸机l 台、脚踏圆盘机1 台、轧墨机l 台等。工人宿舍另用麦秆和松枝搭在洪武武庙东边,砌建工人宿舍100 多间,食堂和事务处设在紧靠洪武庙东边的小杨庄。院内设有简易的篮球场。三师师部派来了7 名老战士成立蔬菜队。

陈毅两次视察江淮印钞厂

1942 年8 月,江淮印钞厂正式开工生产。陈毅军长、张云逸副军长、代理政委饶漱石、三师师长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音乐家贺绿汀和新四军服务团的演员、陈毅夫人张茜、黄克诚夫人唐棣华等都到会参加印钞厂开工典礼。

陈毅一行先深入到车间一线,嘘寒问暖。随后在大会上,陈毅代表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作了时事报告。他从在法国勤工俭学讲起,讲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战形势,又讲了印刷抗币对抗日战争与巩固根据地的重要作用,对印钞厂全体职工寄予深厚的期望。他还风趣地说:“我们新四军有两个大胖儿子,一个是军工厂,一个是印钞厂。要武器向军工厂要,要钱花向印钞厂拿。”为了关爱职工生产和生活,陈毅还慰劳每个职工和警卫人员半斤猪肉和一批前门牌香烟。三师鲁迅文艺工作团曾前往慰问演出,与印钞厂进行了篮球友谊赛。

1942 年10 月初,陈毅代军长再次来到印钞厂进行视察和慰问。陪同陈毅军长前来的还有张云逸副军长,黄克诚、张爱萍两位将军和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同志以及张茜同志等。陈毅一行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陈毅谈了巴黎公社和法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历史,说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从此工人阶级登上了世界政治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是世界的真正主人。陈毅第二次慰问还带来了两头肥猪、数条大前门香烟。陈毅一行还和大家一起联欢,贺绿汀同志用小提琴演奏《啊!一九四二》《四季歌》等歌曲,大家个个豪情满怀。整个工厂沉醉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在盐阜印行的抗币

江淮币从1942 年11 月1 日开始正式公告发行,至1945 年11 月1 日奉命停止印制和发行,由华中银行清理其发行负债。江淮币印钞用的纸张,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地下采购线通过上海地下党采购运来的,印出的江淮币比较精美;另一种是盐阜根据地造纸厂,用地方特产芦苇、桑树皮造的,特点是有纹路,印出的钞票,很难仿冒。

据现有资料统计,江淮银行印行的革命货币,计达25 种,其中在盐城地区印制的有10 个品种。

1942 年8 月份投产后,在阜宁县羊寨镇南洪武庙分日夜两班生产印制江淮币券,有壹圆券、伍角券和贰角券,用凹版和凸版两步印制而成。凹版是在上海秘密刻制的,只刻花边花球、风景和圆角名称,由“华光公司”副经理柳培庆负责,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凹版雕刻大师沈逢吉的弟子;凸版则在根据地刻制,刊刻江淮银行行名、图章等,再套印上去。厂领导下达“突击一个月,印出四百万”的任务。凹印生产是关键,经努力由每班200 张提高到500 张以上,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印钞厂投产后,组建了一条地下采购运输线,在新港开设“公记猪行”,由当地民主人士陈传信、赵伯虎任正副经理,用合法手段租船往返上海——新港——张黄港——八圩港——羊寨,保证印钞纸张、油墨、化工原料等供给。在近半年的时间内,每个月都超额完成印制400 万元江淮币的任务。1942 年8 月,江淮抗币第一钞在阜宁诞生后,即由江淮银行苏中分行在苏中行署辖县发行。

江淮印钞厂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印钞厂中,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是最好的,曾经为盐阜银行、淮北银行和大江银行代印过钞券,并用江淮币拾圆券加盖“苏浙”字样,在苏浙地区流通。

江淮印钞厂安全转离盐阜

1942 年12 月,日寇又集中兵力,再一次对淮海和盐阜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向淮南转移。印钞机器由监印科长俞国兴负责在洪武庙附近分散埋藏,并留有专人守护;票版、印章等重要物件由丁上淮负责转移到废黄河口,由三师军工部保管;所有印制好的江淮币全部运往山东;一部分尚未印号码和行长印章的半成品券,由李人俊(时任淮北行政公署财经处长)带往淮北根据地,在新四军四师地区淮北印钞厂继续加工,加印“淮北地方银号”和“作拾圆”的字样后在淮北发行;留下必要的技术力量,在胡金魁同志率领下,突破敌人封锁线,长途转移到苏中四分区掘港,与财经部朱毅同志会合。

1943 年3 月3 日,日伪军“扫荡”时,印钞厂的全部工棚被烧毁,洪武庙也遭到严重破坏,但埋藏的器材丝毫无损。

10 月初,军部财经部派范仲云等3 人来阜宁联络,在洪武庙找到俞国兴,在苏北行署主任曹荻秋的大力支持下,将机器、物资全部取出,组织100 多名民工、近百辆独轮手推小车,在晚间运输,历时半年之久,直到1944 年4月,才将全部机器安全运抵如皋县何家灶港口和东台县王港。至此,江淮印钞厂离开了盐阜地区。

猜你喜欢
盐阜军部陈毅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美术作品
大江南北(2023年12期)2024-01-11 07:34:2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知识界对日本军部的认识与批判①
东北亚学刊(2022年6期)2022-12-05 03:53:18
盐阜民歌研究*
艺术品鉴(2022年9期)2022-11-26 17:07:39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油画作品
大江南北(2022年5期)2022-06-15 01:36:48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华人时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36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38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期间“增师案”与政党军部之间的博弈
西部学刊(2021年9期)2021-08-06 09:08:11
盐阜区抗日根据地高等法院的设立及意义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军事历史(2001年6期)2001-08-21 06:50:38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军事历史(2001年4期)2001-08-21 02: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