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探访诺曼底

2021-05-16 11:39
世纪风采 2021年5期
关键词:诺曼底粟裕

刘 旭

1955 年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将星闪耀,右起:陈赓、粟裕、萧华、洪学智

1970 年6 月17 日至7 月1 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的粟裕将军率中国军事代表团出访刚果。在非洲的外事活动结束后,代表团一行途经“时尚之都”巴黎,并在那里作了短暂的停留。粟裕去法国当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专为考察诺曼底,其背后又有着更深的渊源。

情有独钟诺曼底

1970 年6 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接到国内有关部门指示:经中共中央特别批准,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将军和由他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主要成员为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段苏权、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王岳西和翻译傅加平等),在参加完刚果国家人民军建军4 周年的庆祝活动后回国途中,将在法国停留3 天,希望使馆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位列共和国开国十大将之首的粟裕将军即将到来,我国驻法使馆的全体人员都很激动,也非常重视。时任驻法国大使黄镇第一时间批示,要求使馆以武官处为主全力做好接待工作。方文武官领受任务后,立即召开武官处处务会,研究落实接待粟裕将军及其一行的具体事项。粟裕一行抵达巴黎当天吃晚饭时,黄镇大使便询问他,第二天是去参观马奇诺防线,还是去参观诺曼底登陆场。粟裕将军不假思索地说,去参观诺曼底登陆场。随后,和粟裕同行的段苏权将军补充道:“我们在北京集中时,粟部长就说,一定要利用路过巴黎的机会,实地考察使第二世界大战战略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盟军诺曼底登陆场。”黄镇大使说:“既然你们在北京已经定了,那就听粟裕部长的。”并当场安排韩开合副武官负责全程陪同,主要原因是韩经常陪国内人员参观诺曼底,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

第二天,在韩开合等使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粟裕一行人驱车4 个小时,赶赴位于阿罗芒什镇的诺曼底登陆遗址。一路上,粟裕基本没怎么欣赏沿途的异国风光,而是不住地向韩开合等人询问关于诺曼底的一些情况。韩副武官等也介绍了相关情况,如诺曼底位于法国西北部,1944 年6 月,盟军正是在这里投入了4 个集团军共280 万人,调动了上万架飞机,9 千多艘舰船,坦克运输车17 万余辆,前后历时49天,最终完成了二战史、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抵达目的地后,他们发现此处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向东看去,是一望无际的海滩,向南50 公里为登陆场纵深。在温和的阳光下远望碧绿的草原和那些吃草的牛羊,不禁令人心旷神怡。粟裕高兴地站在诺曼底登陆纪念馆前,双手插在腰间举目远眺,仿佛当年在战场上观察地形一样。或许是战场旧址引发了将军的谈兴,他兴致很高地告诉同行人员: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夺取并扩大登陆场,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具有重大军事、政治意义,值得认真加以研究。接下来,粟裕更是详细地介绍道,美英统帅部之所以选择诺曼底塞纳湾作为登陆地域,是因为有种种迹象表明,德军以为盟军最有可能在加来海峡沿岸登陆,故而将之列为重点防御地域,放松了对塞纳湾地域的防御,以至于在盟军发起登陆进攻之后,德军指挥部依然迟迟不对塞纳湾增援,这就是避实就虚。而塞纳湾登陆地段处在英国南部各类飞机的作战半径以内,海军也能从东西两面对之进行可靠防御,也就是说,选塞纳湾登陆虽然有无供应港口、海面不平静等不利因素,但却能够依托海、空军的支援,相比之下,有利因素还是大于不利因素。后来,粟裕还专门谈到诺曼底登陆时间选择问题,他认为盟军之所以选在1944年6 月6 日清晨,是经过各种因素测定后的登陆最佳时间。一是这时能见度最好,二是潮水最大,便于登陆舰船靠岸和清除障碍物。但实战时刻,由于各地段涨潮时间不一,登陆时间也因而有异,即从西侧的6时30 分到东侧的7 时45 分,相差1 小时15 分钟,这也是作战计划与实战情况很可能会有出入的正常现象,更需要指挥员随机应变。从粟裕对于这场战役的透彻分析和论述之中,足见他不仅是一位战争实践者,而且还是一位富有实践经验的评论家,也说明他一直在研究和思考登陆作战问题。在场的使馆工作人员都听得聚精会神,一时间角色似乎发生了颠倒,好像他们反倒成了来访者。

在抒发自己感悟的同时,粟裕还非常注重考察研究诺曼底登陆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如盟军登陆时使用的登陆工具和运输工具,以及盟军在塞纳湾构筑人工港的情况等。他知道当年美英军队除了配备大量用以搭载步兵和坦克的登陆驳船、自动驳船外,还有可供坦克、汽车自行上岸的平底和活动舷板运输船。正因为动员了足量和多种的运输、登陆工具,才能够迅速将大批兵员、武器装备送到岸上,这些都是登陆作战成功的保障基础。而且为了战时登陆部队各种作战物资保障及时不断续,在战役的最初几天,盟军还在塞纳湾构筑了两个人工港,并在英吉利海峡铺设了海底油管。粟裕对人工港抱有极大的兴趣,刨根问底地向当地纪念馆的人员提出了各种问题:人工港为什么能够浮动?水泥墩的体积多大?大小是否都一样?是怎样浮动的?又是如何固定的?这样的问题连法国讲解员也无法给出令其满意的答案。于是,粟裕干脆下到海边,带着大家在滩头深处一步一个泥水脚印地走了二三里路,终于找到当年人工港的一些水泥墩残骸,一一丈量,仔细计算,彻底找到了那些问题的答案。

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粟裕

粟裕等人足足在诺曼底登陆场参观了一整天。他十分满意,在离开时兴奋地说:“真是不虚此行,不虚此行。”直到吃晚饭时,粟裕仍旧余兴不减,在餐桌上对黄镇大使说:“诺曼底登陆场太震撼了,看着诺曼底登陆场为数不多但似乎还散发着硝烟的实物和诺曼底登陆纪念馆里一幅幅静动不一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了那场血腥的厮杀。”直到这时,同一代表团的段苏权将军才揭示了粟裕为何如此钟情诺曼底登陆场的原因:将军一直在思考将来我们怎样解放台湾的问题,其中登陆作战是必不可少的战役行动,他是想从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得到启示。众人此时方才醒悟,都不禁暗暗敬佩粟裕将军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时刻想着国家的安危和祖国的统一。

只差一步的攻台作战

的确,粟裕确实一直在思考怎样解放台湾问题,而且持续考虑了几十年。

1949 年,粟裕领导指挥第三野战军横渡长江,迅速攻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重镇上海。而渡江战役结束后不久,就在当年5 月下旬,中央军委就责成第三野战军做好解放台湾的准备,命令粟裕具体负责攻台的相关行动。6 月14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给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和副参谋长周骏鸣的电报,第一次明确提出攻台作战问题。这也是粟裕受命主持攻台作战准备工作的正式开端。在接到命令后,粟裕立即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台作战准备和解放东南沿海岛屿、以及剪除台湾外围岛屿上。当时粟裕深感责任重大,此后多次请求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或者派刘伯承或林彪等来主持解放台湾战役,他本人作为华东军区的主要军事领导人,将全力协助该战役的组织指挥。但鉴于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展现出的高超指挥才能,毛泽东坚持决定由粟裕负责指挥攻台作战。根据中央部署,攻台兵力中的空军、海军主要由中央军委负责建设和准备,陆军主要由第三野战军负责。此后,粟裕密切注视着敌我双方战略态势的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着重研究现代战争中陆海空三军配合渡海作战的新战法,提出了一整套作战方案和战前准备措施,并随着东南各省的基本解放和对渡海作战艰巨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不断修正攻台作战兵力投入方案。同时,他还与新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等会商了关于攻台作战的意见。

1950 年6 月6 日,中共中央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会议上还特意强调了关于解放台湾的事。粟裕在这次会议上汇报了关于解放台湾的作战方案和准备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明确作战思想,即“充分准备,确保有把握之后再行动”。此外,还提出由中央增加攻台作战兵力和筹建船只的建议计划。6 月23 日,粟裕再次向中央军委报告了准备攻打台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准备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三个重大问题:第一,登陆时怎么突破问题;第二,渡海作战需要大量船只的问题;第三是怎么打退敌人的反击问题。粟裕还特别再次强调,要是没有绝对的把握,不应该发起进攻,宁可将时间拖长。同年底,在我军金门、登步岛战斗失利后,粟裕更加慎重思考对台作战问题,对兵力部署做了较大调整,决定进一步增加参战兵力,三野除承担剿匪和地方警备任务外,主力12 个军约50 万人全部参加攻台训练,同时还建议从东北四野调来4 个军担任预备队,16 个军兵力总规模达到了65 万之众,全部陈兵于东南沿海。

正当粟裕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积极准备攻台作战的时候,国际形势却发生急剧变化。1950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一直视台湾为其保护地,但于半年前慑于中国人民革命的威力而不得不宣布放弃台湾的美国,随即借机出兵台湾,并把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扩大到了中朝边境。两天之后,一个最让毛泽东担心的局面出现了: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悍然宣布“台湾未来地位尚未确定”,并称已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确保台湾及台湾海峡的“中立化”。面对美国干涉我国内政的野蛮行径,毛泽东立即做出强烈反应,号召“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但中共中央也清醒认识到,当时我方确实没有与美国现代化海、空军进行海上较量的可能,形势的变化给我们解放台湾增添了麻烦,只好把“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考虑到在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东北的安全和整个国家的战略全局问题,毛泽东果断决策暂停解放台湾战役计划,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 年后,朝鲜战争结束,但时过境迁,武装解放台湾的某些条件已不复存在。随后,出现了一些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中共中央、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因而,当年所筹划的台湾战役方案便只能束之高阁了。而这期间,粟裕在革命战争期间负伤留下的后遗症病情加重,只能暂时到青岛休养。

心心念念解放台湾

由于朝鲜战争的突发和美国的介入,攻台作战不仅被迫推迟,最后甚至不得不取消。毛泽东曾说:“失去了这次机会,下次就难了!”不出伟人所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国内条件都已经逐渐发生根本改变,解放台湾、武力统一的良机,显然在1950 年就已经错过了。虽然这是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在粟裕心中,解放台湾始终是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是他和三野乃至解放军全军都仍然没有完成的最后任务,他依然欠着毛主席乃至全中国人民的一个“承诺”。据其子粟戎生将军回忆,在粟裕的书房中一直都挂着一幅台湾的地图,他经常盯着台湾地图出神,望图长思。

1961 年9 月,粟裕到东北疗养和休息,期间他视察了哈军工(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和学员们的座谈交流时,粟裕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叫解放军,而不是国防军?”台下的学员们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是保留革命传统,也有的说是习惯称呼,但粟裕听后都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后来一个学员回答到:“因为台湾还没有解放!”粟裕面露惊喜,当即问:“你叫什么名字?”那名学员回答:“报告首长,我叫刘胜利!”粟裕显然很高兴,当时说了一句话:“你已经可以提前毕业了!”据说不久之后,刘胜利不仅提前毕业,还被破格提拔留校成为教员。当然关于解放军为什么不改称为国防军,多年来官方从未给出过解释,粟裕和刘胜利等哈军工学员们的交流,据说是目前能看到的仅有的一次公开讨论。暂且不论解放军的称谓问题,由此事足可见粟裕心中始终没有放下过台湾问题。

1962 年初,有消息说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军计划窜犯大陆。当时正在上海疗养的粟裕听闻后立刻抱病赶往福州,在向福州军区领导了解了关于军委作战方针和军区部署情况后,他又提出要到下面看看。此后,粟裕先后到了闽中泉州湾和闽南赤湖一带认真察看地形,尔后落脚厦门,一方面继续调查研究,一方面深入思考应敌之策,最终形成了不同于既定方针的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的作战构想。从厦门返回福州后,为了不干扰福州军区原来的作战部署,粟裕准备先回北京把他的想法首先向军委报告,待军委决定后再指示福州军区,但在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等人的一再请求下,粟裕只好将自己的想法作了简单说明,令福州军区的众位领导如获至宝。虽然后来蒋介石放弃了此次反攻行动,粟裕的作战方案并没有派上用场,但其此行的举动却是有些“冒险”:他此行没有得到任何组织和领导人的委托,而因为1958 年遭到错误批判,粟裕不仅被剥夺了总参谋长的职务,甚至被限制和部队接触。但大敌当前,又事关国家安全,他还是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主动做了一名老兵能做的事情。当然,更可能还是因为此事涉及台湾,粟裕需要掌握最新的信息和情况。

1970 年6 月,粟裕(中)专程实地考察二战盟军登陆地诺曼底

虽然粟裕视为“国内战争中最重要和最后的一次战役”最终未能实现,他本人始终心心念念解放台湾,但实际上自从1949 年其被任命为“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担负总兵力近65 万人的攻台战役总指挥之责后,尽管世事如云,形势变幻,在此后数十年间,毛泽东始终将其看成攻打台湾最合适的统帅。

猜你喜欢
诺曼底粟裕
第一次开飞机
粟裕:“图痴”与“枪迷”
粟裕: 『图痴』与『枪迷』
奥马哈海滩诺曼底战役登陆地(环球360)
粟裕:“图痴”与枪迷
毛泽东为何坚信粟裕能指挥大军团作战
粟裕大将的故事
德国寻求让“欧洲台风”搭载核武器
诺曼底之战军力对比
诺曼底的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