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段忠
平武的白马人由于自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久居深山,远离城市,开发迟缓,故保留了相对完整的音乐文化样态。“陶祷”是白马人在岁时交替时的最盛大的祭祀活动,其与白马藏族特有的历史、宗教、语言、心理、世界观、人生观等紧密地交融、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白马文化的民族特色与特征。当前学界对白马藏族仪式音乐的研究不仅成果数量稀少,而且在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研究视角的设定上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很多研究中都将“陶祷”祭祀活动中负责驱鬼逐疫、保人平安的“跳曹盖”环节直接等同于“陶祷”仪式本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研究。如果仅仅把仪式中的某一环节作为仪式本身进行研究,势必会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准确而得出有争议的结论。同时,仪式音乐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是以音乐体裁为首要标准,而应该以音乐在仪式中的应用及其与仪式的关联性作为首要标准。因此,笔者数次进入平武白马各寨,对其陶祷仪式做了深入的调查和比较研究,以对白马人传统陶祷仪式音乐的全貌进行准确的把握,本文仅对扒昔加寨的陶祷仪式音乐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简要分析。
“陶祷”是白马人延续千年的、在岁时交替时以敬山谢神、驱鬼逐疫、赏勤罚懒、祈福来年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的盛大祭祀活动。其办三年停三年,三年为一大祭。时间一般为正月初五、初六举行,各寨举行的时间略有不同,通常持续两天一夜。“陶祷”仪式全程由法师白该按经书指示引导步骤,在持续诵经的同时辅以各种法器使用和跳祭祀舞蹈共同完成仪式。在“陶祷”仪式举行的过程中,全寨男女老少都会参与,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法师,其次是跳曹盖的年轻人。白马的法师并不是专职的神职人员,他们平时也是一般村民,也没有专门的庙宇和特殊集会的地点。历史上扒昔加寨曾经有一座喇嘛庙,但后来被损毁,1935 年以后再没重建。历史上白马法师的级别从低到高分为白莫、劳白和白该三个层次。白莫相当于学徒,通常限男性,一般是父子相传,也有在外拜师学习的。白莫能拼读字母、能念经,也认识一些经典,出师时需诵经三天三夜方为合格。比白莫高一级的是劳白,属于低级法师,能念经、会祭神、叫魂、禳灾、卜卦等。年长而有学问的劳白就是白该,在白马,只有极个别有名望的白该才不从事生产劳动。目前平武白马的法师只有白莫和白该两个级别。曹盖是陶祷仪式中出现的一种祭祀性傩舞,需戴特制面具和穿特殊的服装,其在仪式过程中负责驱鬼逐疫、保人平安。跳曹盖的都是年轻男性,人数为单数,最少三人,三人以上则人数不限。此外,一些寨子还会跳猫猫舞,猫猫舞是一种群体参与的祭祀性舞蹈,由法师白该、白莫带领,其后的舞蹈者按年龄、辈分依次排列成圆圈或长形,舞蹈动作是简单模仿动物和日常劳作,具有娱神和娱人的双重属性。
陶祷仪式中主要使用的物品有经书、经棒、法器、祭祀用品和曹盖面具。白马藏族有语言无文字,在日常生活和记录中通用汉文,但在陶祷仪式中使用的经书均为藏文手抄本。经书为长条形,为藏文拼写的黑色字,用藏式竹笔写成。经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赞佛功德、驱邪逐鬼和治病转运。经棒,白马语称“巴舍”,是白该世代相传的器物,六面、每面均有雕刻,图案为动植物和白马的历史传说、妖魔鬼怪等。在宗教仪式中,乐器通常被称为法器,陶祷法器包括羊皮鼓、思艾(摇铃)和铜锣,此外,在跳曹盖的过程中会加入铜钹。祭祀用品包括孽那、霞道、亚日、朵玛、捣麻等,用糍粑或者面粉捏成,进献给各类神灵或用于驱邪。曹盖面具常用桦木雕刻而成,一般分为选料、雕刻、彩绘、开光敬神等程序。其分男女像,长约40 厘米,宽30 厘米,重达10余斤。开光后的曹盖面具旁人不能触摸,必须供奉起来或挂在门上。此外,在陶祷仪式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场地的布置,这种工作由村民们在仪式正式开始前完成,一般包括搭祭棚和堆篝火堆,也有另搭神门、鬼门的,如扒昔加寨。
陶祷仪式使用的经书、巴舍(经棒)
扒昔加,白马语“mai xing nong”,意思是“古老的地方”,其位于白马寨深处天母湖畔,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由于历史的原因,陶祷仪式在扒昔加寨曾中断了二十几年,在上世纪80 年代开始逐渐恢复并延续至今。以下就扒昔加寨的陶祷仪式过程及仪式音乐作一简要记录。
扒昔加寨陶祷仪式中使用的法器有羊皮鼓、思艾(摇铃)、铜锣和钹。在整个仪式过程中,羊皮鼓起引领作用。鼓由羊皮制成,双面扁形,鼓槌为弯钩状,鼓槌的嘴部为龙形,象征着吉祥。思艾类似于手铃,为广口圆盘状,内有一根小铁棒,盘内刻有金轮、海螺、胜利幡等八个藏族传统的吉祥符号。羊皮鼓和思艾由白该使用,其左手执思艾,右手击鼓。锣为大锣,重5 斤;钹只在跳曹盖时使用,锣和钵均为铜制。
据说以前陶祷仪式中用到的乐器还有牛角号和海螺号,在招魂一节使用,尤其是海螺号使用频率最高。海螺号为一对,分公和母,每个海螺上都有九个罗圈。白马人认为,人死后要下十八层地狱,所以必须在念经的同时吹响海螺号,人的魂魄才能通过螺号的圈纹一圈一圈的转上来,才能重新转世投胎。但在上世纪50 年代陶祷仪式中断以后,一些法器和器物由于长期搁置或者损坏,最后都不知所踪。
白该诵经(左手执思艾,左上方悬挂羊皮鼓)
第一天早上9 点,白该格格和村民们开始了陶祷仪式的准备工作。仪式中需要的祭祀物品有很多,如彩旗、神符,以及各种祭祀泥偶,如霞道、孽那、捣麻等。彩旗和神符用各色纸做成,孽那等通常用面粉或者糍粑做成。神符(lan ga)上写满驱邪撵鬼的咒语,要洒血在上面,表明神灵要吃肉、喝酒。此外,还有各类动物剪纸,如鸡、猴子、虎等,在仪式结束时要烧掉这些剪纸,表明送神回家。
剪纸完成后,白该、白莫会将掺合好的面团用力压在雕刻好的木制印版上捏成各种祭祀泥偶,这些泥偶或用于祭神,或用于驱鬼。其中,“霞道”代表神灵,“霞”是鸡的意思,是模仿鸡头用萝卜雕刻而成,最上面要雕刻太阳,它将作为神灵的代表在祭祀结束时由德高望重的长者送上神山。祭山神用“霞道”或者“欧”,“霞道”代男人头,“欧”代表女人头。祭祀用“霞道”还是“欧”,要由白该抽腰带绳占卜决定。“孽那”用于驱邪撵鬼,类似于供奉给阎王的祭品。“亚日”有祭山神(ya nie)和祭鬼(man ni)两种,把血洒在亚日上就表示在撵鬼。在传统的祭祀中,这些准备工作有许多禁忌,如祭品只能由白该、白莫准备,且准备过程不能被外族人看到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禁忌也已经逐渐放松。
第一天下午2 点,陶祷仪式正式开始,白该右手敲击羊皮鼓开始诵经,诵经一起就表示白该开始与神灵对话,祈求神灵驱赶周围的鬼怪,不准靠近祭祀的棚子。诵经要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4 点左右,一般是念一段经书才击鼓摇铃。诵经主要由白该完成,期间白莫可以短暂代替一会儿。按传统习俗,诵经一开始妇女便不能再进棚,法师需要的酒、肉、柴由各家各户自愿轮流送入祭棚。诵经要求一个音调一个音调的读,不能连读;要一句一句的完整念诵,吐字清晰不能含混,否则对诵经人不好。诵经内容分为总经、敬土地、去污秽、敬山神、招魂、去病、去霉运、驱邪撵鬼、送山神九项,在每一项中会根据经书内容进献祭品、焚烧物品和使用法器。如敬土地的经念完以后要送祭品亚日、去污秽时要焚烧索(用白橡树搭成的小架子)、敬山神时要宰羊、念招魂经书时要加入法器思艾等等。扒昔加寨陶祷仪式过程由请神祈福、驱鬼逐疫、敬山谢神、赐福各家四部分组成。
(1)请神祈福。白该诵念的第一道经是敬土地,请求土地神保佑寨子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与此同时,大家手牵手围着篝火一起跳舞、喝酒、唱歌,祈求神灵的保佑。此时诵经音调以念诵为主,偶有吟诵之感。主要为同音音程,也有小音程出现。乐器以羊皮鼓为引领,思艾、铜锣相辅。节奏简单,以二分、四分为主,显得原始、庄重。(见谱例1)
谱例1
土地经念诵完毕就念去污秽经,此时音乐节奏明显发生变化,诵经音调变为吟诵,音乐性增加。节拍由二拍子变成三拍子,节奏开始复杂,有密集的十六分出现,思艾与铜锣的节奏基本一致,音响显得单一、古朴、神秘。(见谱例2)
谱例2
第三部经书为敬山神,诵经音调仍以吟诵为主,但略有唱诵感,音程以同度和小音程居多。羊皮鼓的节奏多变,附点、三连音节奏都有出现,三拍子二拍子交替变换。在部分需要表现山神气势的地方,村民们都会集体发出“吼吼”的声音以助威。(见谱例3)
下午5 点左右,诵念敬山神的经书完毕,开始宰杀山羊进献山神。此时鼓声密集、节奏复杂多变。白该念经为人、羊、场地去除污秽,随后杀羊。白马人认为,羊是人与山神沟通的使者。他们会取羊身上的“五脏肉”(部分内脏)、羊血、羊油、羊毛,作为全羊的象征,送上神龛,祈求神灵派遣神兵曹盖下凡撵鬼驱邪。此后,会将一半的羊作为白该的报酬挂在棚内,另一半煮与全寨子的人分享。羊肝作为羊身上最好的部分要在白该敬奉神灵以后,众人才能分食,这象征着山神对村民的祝福。然后白该将装有木棍、香柏树枝、青稞的瓦片拿出棚内,放置在河边,念经邀请山神共享盛宴。同时,白该诵读招魂经书,呼唤在外游荡的孤魂回寨分享羊肉。随后在场的人分食羊肉,这样的分食羊肉要进行多次。
谱例3
(2)驱鬼逐疫。午夜,扮演曹盖的年轻人悄悄开始换装。其服装是用白色的羊皮做成的袍子,他们需要反穿羊皮袍,穿戴时必须将垂在前后的皮袄提起扎成凸状,固定在腰股之间,前者象征着曹盖的阳具,后者则为曹盖的尾巴,这是白马人人类生殖崇拜遗风的表现。整个换装过程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被其他人看到,而且一旦戴上曹盖面具,便不能再叫跳曹盖者的名字,因为面具是人和神的中介,跳曹盖的年轻人要通过面具来表示已经和神鬼进行了连接、沟通,其他人则会将这些“活动的面具”视作已经来到了面前的“神鬼”,如再呼其名就会给对方招来厄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