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宪 任晓刚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创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即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为抓手,明确在交通互联、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协同,通过加快落实、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其始于一域,旨在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论述,具有极强的战略性、方向性和指导性,不仅为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和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和科学方法;另一方面要以强化政治立场、坚持改革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为重点遵循方向,切实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
描绘蓝图,强化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论述,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强调顶层设计,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起点,聚焦并提升“雄安质量”,优化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与城市群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推动两者的差异定位、联动发展,实现区域治理与体制机制创新。这有利于形成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谋划局部,纵观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论述,为处理好维护市场竞争公正公平与强化对重点区域支持的关系、处理好重点制定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与着力缩小区域政策差异的关系、处理好统筹区域空间布局和建立区际利益平衡机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指导。其既兼顾了地方合理需求,又保障了整体利益;既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又体现了中央的统筹引领作用。这有利于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和区域协同治理。
指明方向,确定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论述,不仅为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和区域协同治理体系制度及其实施方案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指明了新方位、新坐标;不仅为推进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总体方案,也为构建京津冀地区协同治理体系确定了新担当、新任务。这有利于实现区域治理体系战略与战术的融合协同。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档提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论述,其内在要求是增强京津冀内生动力、壮大发展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加大推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赋能,为协同发展提供动力保障;通过明确科技管理职能定位、完善科技机构设置、改革科技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实现产学研协同机制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另一方面,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机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为此,要进一步创新考核制度,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为重点的考核内容,推动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政府服务体制机制。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格局更新换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论述,是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谋划,开启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新格局。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开启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通过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品牌,聚焦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通过持续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通过推动区域社会保险保障待遇资格认证与劳务协作建设,聚焦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通过深化京津冀地区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地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通过落实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效益稳定的产业链;通过全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建设经济对外开放新高地。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论述,必须稳步、有序、有效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此,应当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一是提高创新发展意识。创新发展,关键在人。要用创新思维寻找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办法;要坚持“向前看”,避免习惯性“向后看”,摒弃成规惯例可循、现成经验可用的做法。二是推动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要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政府服务机制、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产学研机制、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科研转化机制、创新人才机制、金融支持机制等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价值链转变、创新能力转变、创新群体转变。三是推进创新多方合作。一方面,通过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以及协作分工,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溢出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通过突出京津冀区域的体量、资金、产业、企业、人才、科创等方面优势,形成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实现各种创新资源的转移转化,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资金集聚效应。
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京津冀生态产品价值。首先,建立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机制,这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前提条件。通过推进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夯实协同发展的生态基础。具体而言,要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积极推进产业转型、持续修复生态工程、统筹生态环境治理,强化海域湾域、大气陆地、地下地面污染联建联防联治。其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路径。也就是说,通过合理配置生态补偿资金、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再次,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这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根本途徑。具体而言,通过产权的入股、担保、抵押、出租、转让等方式确权生态资源,建立以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为核心的生态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开展抵押贷款、探索资产证券化以及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品供给等多重方式探索生态资源转变为资本的交易机制。最后,建立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转化机制,这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外部环境。也就是说,从推动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工业品等方面发力,优化生态产品市场环境。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京津冀协同发展,难点在协同,关键点在高质量。为此,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阻碍束缚,实现京津冀发展行动统一协同。一是推动京津冀地区“新老基建”协同发展。通过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为加快京津冀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为推动京津冀地区“新老基建”协同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推进京津冀要素市场一体化。通过推进京津冀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数据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及交通一体化,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体系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能源技术、生态环保技术、海洋空间技术、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健康技术、产业变革颠覆性技术等产业技术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从而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促进创新互动、壮大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引领创新发展、筑牢创新根基,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京津冀要素市场化配置既是解决京津冀区域要素流动体制机制障碍、建设京津冀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推动京津冀区域要素活力竞相迸发、释放基本潜能的重要保障。推进京津冀要素市场化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扩大京津冀区域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其要素市场的发展;二是根据要素属性、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构建更加完善的京津冀区域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具体而言,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通过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灵活产业用地方式;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调整土地计划指标管理;通过完善土地管理体制,适应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通过积极推动积分落户、人才落户等户籍制度改革、严格把关程序,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通过畅通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通过着力完善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場制度,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有序扩大区域金融开放水平。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通过健全科技产权制度、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等,发挥产权激励作用,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搭建全社会数据交换流通、共享开放的公共服务大平台,培育便于数据要素流通的大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数据市场准入、流通及防控机制,完善数据要素流通分配政策工具,发挥其协同作用,推进数据与其他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转型能动作用,全面提升数据要素的价值。
(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吴守蓉、景辉、陈琰:《习近平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党的文献》,2019年第3期。
③王东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举全省之力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9年第3期。
④赵弘:《习近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思想的内涵和意义》,《前线》,2018年第3期。
⑤《习近平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新华网,2019年1月18日。
责编/刁娜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