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云
(新疆阿勒泰地区蝗虫鼠害测报防治站,新疆 阿勒泰 836500)
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属于磷翅目(Lepidoptrea)螟蛾科(Crambid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又叫黄绿条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等10余个省市和自治区,在新疆地区主要分布在和田、博乐、塔城和阿勒泰地区。草地螟寄主植物达35科超过200种植物,包括多种牧草、农作物以及林果幼苗。草地螟各龄期体长和形态差异比较明显,成虫活动具有规律性,一般在夜晚活动频繁,具有远距离迁飞特点,当幼虫发育至3龄期后具有暴食性,3龄期以前难以被发现,一旦发现已处于4 ~ 5龄暴食期,在阿勒泰地区每年危害天然草场面积约为20万亩左右,对农牧业生产生活构成威胁。
2020年,在阿勒泰市640台地苜蓿料地以及农作物地对草地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表1),由表1可以看出,草地螟在640台地主要危害牧草、向日葵、玉米、甜菜、十字花科等多种植物,当食物缺乏时,杨、柳、沙棘等幼苗类亦可受害。草场部分的野生植物寄主为藜科、苋科及菊科杂草。
表1 2020年阿勒泰市640台地草地螟为害调查结果
呈椭圆形,长为0.8 ~ 1.2 mm不等,呈灰白色或黄色,表面多呈覆瓦状排列形成的3 ~ 12个卵块,比较光滑。草地螟成虫一般将卵产在藜科、旋花科植物的茎、叶背面等部位。
幼虫有5个龄期,各龄期体长和形态特征差异比较明显。其中,1龄期呈淡绿色,头壳呈黑褐色,虫体长约1.16 ~ 3.82 mm,体背部有大量暗褐色花纹,第2胸节和第3胸节的背部各有一对黑斑。2龄期幼虫蜕变后呈淡黄色,在啃食后颜色由淡黄色变为黄绿色,末期呈灰绿色,胸盾呈黑色,各体节两侧有呈黑色的刚毛瘤。3龄期幼虫呈灰绿色,体侧呈单色纵带且周身有毛瘤。4龄期幼虫头壳呈黑色,体躯呈黑绿色,两侧纵带比较明显,在臀板部有8根刚毛。5龄期颜色呈灰黑色,头部有呈白色的Y字形纹,体背部两侧有2条鲜黄色线条,背线两侧每节有暗黑色肉瘤6个,且呈三角形排列,每一肉瘤中央生有1根白色刚毛,肉瘤周围有同心白环。幼虫3龄期后具有强烈地暴食性,不容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已处于4 ~ 5龄暴食期,往往会造成牧草减产和绝收。
蛹长约为8 ~ 15 mm,蛹在初期呈乳黄色,黑眼比较显著且藏于袋状茧内。随着蛹化逐渐变为黄色直至黄褐色,接近羽化时渐变为黑灰色,腹部两端呈圆形中间凹,各圆突上着生两对臀刺,垂直藏于土壤表层。
草地螟幼虫在被害作物土表层下2 ~ 5 cm处作土茧化蛹越冬,土茧呈长筒形,竖立在土中或外粘附细土沙,呈土灰色,茧长约为20 ~ 40 mm,宽约2.7 ~ 4.8 mm。茧上端带有一个羽化孔,孔径小于茧的直径,且由薄丝封口。茧的下端略窄,底部钝圆。
成虫体长一般为10 ~ 12 mm,翅膀展开长度在12 ~ 28 mm不等。前翅呈灰褐色至暗褐色,翅部中央前方有一近似方形褐色斑,翅部外缘呈黄白色且有一连串黄色小白点组成的条纹,中央有近长方形的黄白斑。后翅部呈黄褐色或灰色,外缘处有两条黑色平行波状条纹,成虫静止时双翅叠合成三角形状,触角呈鞭状。
草地螟的发生世代数及危害程度受当地气候条件、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天气较为干燥,草地螟每年可发生2 ~ 3代,一般以1代幼虫危害较重,第2和第3代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发生较轻,发生危害期时期为每年的5 ~ 9月,阿勒泰地区一年可发生2代左右。草地螟茧在被害作物土表层下化蛹越冬后,翌年5 ~8月份出现盛期,多在气温较低、阴暗潮湿、植株茂密的杂草丛间密度较大。阿勒泰地区草地螟属于外来虫害迁入和本地虫源混合种群,既有外来迁入种群又有本地原有种群。
草地螟成虫具有先迁飞后繁殖的特性,其迁飞过程比较艰难,目的是为自身和后代寻找易生环境,迁飞行为会受到温度、湿度、气流、降雨、幼虫密度或滞育状态、蛾龄、生殖状态等环境生理因子调控。成虫在室内可以连续飞行24 h,飞行距离往往在100 km以上;在野外成虫的迁飞距离最远可超过1 200 km,在我国的华北地区,草地螟成虫越冬向东北地区迁飞,而在东北一带成虫则可向华北地区迁飞,导致华北与东北地区草地螟发生危害区互为虫源地。草地螟成虫在迁飞过程中主要采食花蜜及露水,迁飞时多沿河谷湿润且有丰富蜜源植物的区域扩散。
对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草地螟集体迁飞进行灯光诱捕,草地螟成虫在00:10 ~ 01:50和01:50 ~ 03:30时段幼虫数量较高。在平均温度为21℃左右,RH为60 ~80%的生活环境是草地螟成虫生殖和后代存活的最佳环境。在湿度相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草地螟产卵量在22℃条件下最大,在温度超过这个数值时产卵量便会下降,喜欢较高的湿度条件。
草地螟具有食性杂而广、危害范围大、集群数量大等特点,危害程度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越冬虫源基数及寄主作物的影响。草地螟幼虫在3龄期以内的很难被发现,其主要以藜为食物来源,常常躲在植物的顶端幼嫩部位如花苞、幼芽等位置吐丝结网。幼虫机警好动,受到外来刺激时表现为较强的应激性,假死性不强,一般会直接掉落到地面或吐丝掉落地面。3龄期后具备一定的爬行转移能力,4 ~ 5龄期幼虫具有暴食性,能扩散危害牧草地以及农作物,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危害指标为15头/m2。
草地螟成虫擅长附着在杂草上或田埂上产卵。因此,在农作物田间地头及时拔出害草或焚烧杂草可在一定程度上可消灭卵及初卵幼虫,重点对田间藜科植物进行铲除。秋季对对土地进行深耕作业可破坏其越冬场所,或灌溉恶化越冬场所可以增加越冬老熟幼虫的死亡率。
草地螟的天敌主要有蜘蛛、步甲、草蛉、蚂蚁、瓢虫、鸟类等,利用田间自然天敌昆虫、病原微对其进行消灭是最好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引进寄生蜂、赤眼蜂、伞裙追寄蝇的方式防治草地螟,防治效果高达72%~ 80%。草地螟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夜间可采用太阳能黑光灯诱杀成虫。在迁飞路径上等距离设置黑光灯也是跟踪其迁飞路线的重要手段。黑光灯设置地点因无高达建筑物或树木遮挡,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1.5 m。幼虫迁移时采取挖沟,设立拦虫沟施用杀虫药剂,防止幼虫扩散蔓延危害。
当草地螟幼虫密度达到15头/m2时,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立即采用药物进行化学防治是较好的一种方法,尤其是抓住2龄幼虫盛期对其进行消灭,目前主要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30 mL/亩或20%的氰马乳油30 mL/亩进行地面机械或飞机喷雾防治。虽然化学防治能对草地螟危害起到及时控制作用,但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农作物质量以及牧区放牧的牲畜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伤害天敌昆虫,对天敌种群数量和种类造成严重威胁,影响自然控制和生态控制的作用。
通过对阿勒泰市640台地苜蓿料地以及农作物地对草地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草地螟主要危害牧草、向日葵、玉米、甜菜、十字花科等多种植物,其中,紫花苜蓿危害最为严重,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以防治。而当食物缺乏时,杨、柳、沙棘等幼苗类亦可受害。
草地螟幼虫各龄期体长和形态差异均较明显,3龄期后幼虫具有暴食性,一旦发现已处于4 ~ 5龄暴食期。
草地螟具有食性杂而广、危害范围大、集群数量大等特点,危害程度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越冬虫源基数及寄主作物的影响,温湿度是影响草地螟种群增长、滞育与迁飞、发生为害规律和暴发成灾的关键因子。其中以21℃左右,RH 60%~80%的环境条件下是草地螟成虫生殖和后代存活的最有利环境。草地螟成虫在00:10 ~ 01:50和01:50 ~ 03:30时段诱虫数量较高。
对于草地螟的防治一般应采取深耕土地或焚烧杂草破坏生活环境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采用化学防治应在应在草地螟幼虫2龄盛期提倡采用低毒高效不同种类的药品进行防治,此时效果最好;采用生物防治应引进寄生蜂、赤眼蜂、伞裙追寄蝇的方式防治,效果高达72%~ 80%。因草地螟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和迁飞性,夜间可采用太阳能黑光灯诱杀成虫。在迁飞路径上等距离设置黑光灯也是跟踪其迁飞路线的重要手段。为提高防治效果,除在进一步研究防治技术措施外,应建立预测预报点,熟悉掌握草地螟生活习惯和特性,准确掌握最佳防治时间,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情况下综合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对其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