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金铭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时代,知识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解决社会中日益复杂的问题的着力点。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的教育大省,其教育资源充足,学科种类丰富,但近年来,该地区出现了地区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北雁南飞”现象普遍。加之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当地经济与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从而出现了东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1]。以黑龙江省为例,该地区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传统企业占比较大,新型企业较少,缺乏高精尖技术型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政府自身定位不精准,无法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这些问题导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速度迟缓,人才流失严重[2]。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工业及教育大省,只有市场有活力、事业有机会、民生有保障,才能留住人、培育人才能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本文运用SPSS 20 软件,将2012—2017 年的三大产业生产总值与十一大学科在校生人数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1)。
基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学的P 值为0.708,说明黑龙江省农学与第一产业存在显著正向关系,符合黑龙江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的身份,能培养出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理学的P 值为0.392,工学的P值为0.547,说明黑龙江省理学、工学与第二产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但理学处于低度相关关系,说明黑龙江省理学学科结构与第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黑龙江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转型升级。从第三产业与各学科之间的P 值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各高校在医学、法学、历史、哲学学科规模设置合理,但在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这几大学科中设置的规模不合理,而这些学科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何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表1 各学科与第三产业相关性
为了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调整其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是关键。从相关性结果可知,为第三产业输送人才的各学科并没有依据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黑龙江省各高校并没有及时扩大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学科招生数量,这导致本省人才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业与智能产业只能在边缘发展,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动能没有被完全激发。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动能,有利于创新理论的有效落实。要想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就一定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没有十足把握的创新观点,上级领导人很难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导致很多科研成果都处于闲置状态[3]。此外,当地缺乏教育资源整合渠道,降低了该地区的整体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专家会带着自己的创新点到科研条件更好的区域发展,导致人才外流严重。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社会之间实现合作的最佳方式。与其他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的产学研合作紧密度仍不高。“双一流”大学与普通院校并没有发挥其优势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黑龙江省的众多国企实力雄厚,所以在选择校企合作的对象时要求更高,大多数企业都只与排名靠前的高校合作。而黑龙江省的普通高校缺少与高端产业合作的机会,无法及时掌握当前市场需求,导致高校学科结构调整滞后,毕业生难以在本地区实现良好的就业。而许多中小企业在高校中又缺少话语权,难以实现校企合作。
黑龙江省高校在学科建设时要依托区域特色发展优势学科,充分将自身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融合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重点发展农林牧渔等特色学科。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需求,发展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学科。此外,黑龙江省还应借鉴欧美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的案例[4],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引入高新技术,促使产业新旧动能迅速转化,从而带动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培养出产业转型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在该背景下,各高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一方面,应注重教师科研团队建设,为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人员提供团队建设的平台,打破个体思维的屏障。只有将各领域知识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科研创新的目标。另一方面,优化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以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政府在设置评价指标时不能太过于统一,要为每位教师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学校也要创设一个能留得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当公平与环境共存,专家学者自然就会更加努力地献身创新事业。
首先,加强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企业作为科研项目的需求方,应主动面向高校征集创新成果,走进高校,以市场引领者的身份,联合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其次,加强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参与度。产学研合作不只是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政府、中介组织也要广泛参与。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资,建立基金项目,缓解科研成本给企业和高校带来的压力。中介组织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应搭建好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将不同利益主体的信息向社会公开,以便市场和高校之间自主建立紧密联系,打破因信息缺失而阻碍合作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