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晴
学习动力到底从何而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这是很多学者和教育者不断探讨研究的课题之一。
大约在30年前,人类学家约翰·德马托(John Damato)就提出,孩子之所以努力学习是因为他们看到学习带来的两种价值。
第一种价值在于它是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让父母高兴,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高收入,才能实现人生中一连串正向连锁反应。德马托称之为学习的外在价值,或者叫学习的结构性意义。第二种价值来自学习的过程本身。在不断学习精进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自我价值和随之而来的幸福感——这些对于孩子塑造自我身份意义重大。德马托认为这是学习的内在价值,或者叫学习的情景性动力。
大量研究告诉我们,被内在动力驱动的行为,质量更好、可持续性更强。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的精力都花在激发孩子的外部动力上了,我们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对于孩子人生的期望,顺便描绘出不好好学习的惨淡人生图景;我們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奖惩分明;我们尽可能地帮孩子安排各种课外活动,至少做到以数量取胜。
这些做法的确行之有效(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然而也会带来不容忽视的副作用。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而家长的奖惩方式也只能跟着不断升级迭代,因为它们的边际效应会逐步递减。
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外部动力会消减孩子的内在动力。
玛德琳·莱文博士 (Madeline Levine)是一名有近30年经验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她发现,近年来,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比例逐渐增高,而这些孩子往往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长期缺乏真实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缺乏个人兴趣的养成,这使他们茫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爆发。
莱文博士认为,成年人不能代替孩子设立目标、选定兴趣、规划职业,甚至策划婚姻。真的快乐,是一个人真的认可自己,了解自己的热情所在,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并亲自去实践。这一系列动作的主语必须是“自己”,这就是自主权。
在“鸡娃”文化流行的今天,剧场效应已经成为常态。要求家长活在真空中,做到100%内心笃定淡然并不现实。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我们养育孩子的大目标究竟是什么。
亲子关系对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来说格外重要。只有跟孩子建立彼此信任,充满安全感的连接,孩子才更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如今孩子对生活的控制感普遍在下降。他们学校之外的时间被课后作业和家长预先安排的各项活动占得密不透风,而自由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如放权给孩子,哪怕他们会搞砸几次——学会承担后果也是很重要的成长经验。
不要把孩子的学习表现跟奖惩密切挂钩,这会让孩子觉得你在乎的仅仅是他的成绩,而不是他这个人。要让奖励发自于爱和赞赏,而非附属条件。
抓住机会和孩子讨论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要考第几名,上哪个大学,找什么工作。这种讨论不需要正襟危坐,它可以是看了一本书、一个电影之后的有感而发。只有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成年人才会有机会去引导和扶植孩子内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