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乳腺癌患者80 例彩超血流分布特点及其与分子生物学 指标的相关性

2021-05-13 03:37李三荣童树红
关键词:肿块阳性率乳腺

张 燕,李三荣,童树红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甲乳外科,武汉 430000)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乳腺癌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10%左右,在老年女性中尤为突出,成为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患病达130万人,约50 万人因乳腺癌而死亡。因此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及防治十分关键[1]。随着超声检查检查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尤其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应用于乳腺的影像学检查中,具有安全、快捷、准确率高等优点[2]。乳腺彩超可以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分析血流分布和分子生物学等指标特点,尤其是ER、PR、P53、CerbB-2、Ki67 等五项免疫化指标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等过程密切相关,ER、PR 作为特定功能的蛋白,其中ER 作为由激素结合蛋白分子所构成的二聚体,PR 是雌激素作用最终产物,能够反映出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恶性程度[3-4]。突变型P53 作为显性癌基因,可引起细胞的转化和癌变,CerbB-2 作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包括Ki67 可以反应出癌细胞的增殖程度,各指标临床中常用于评估和指导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5]。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乳腺癌患者行彩超分析其血流分布特单,并将其与表现出的分子生物学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出其相关性,从而为老年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我院在2014 年7 月~2019 年7月收治的80 例确诊为乳腺癌的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4~95 岁,平均年龄为(72.88±3.76)岁。纳入标准:患者术前均经彩超检查诊断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均属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未经过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相关文书。排除标准:①无法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及治疗的患者;②具有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及心脑血管疾病;③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病史,对治疗依从性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彩超检查,仪器采用飞利浦IU22 彩超仪。检查时所有华智能和取平卧位,双臂上举,暴露乳房及双侧腋窝,设置探头频率8~12MHz,首先采用探头扫描从乳腺边缘至乳头,检查各个切面,而后检查乳房中心区,直至检查出乳腺肿块现象,观察并记录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淋巴结肿胀情况以及微钙化、肿块周边血流情况等特征。同时观察患者血管内血流分布特点包括肿瘤血流分布类型、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等情况。

根据乳腺肿块血流分布特点与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血流分布类型包括三种,一是周边型,是指血流位于肿块的边缘约0.5cm 处;二是穿入型,是指血流呈现自肿块的外部向中心放射性;三是内部型,是指血流位于肿块中心,且肿块边缘无血流想象(边缘出现血流时也仍归于内部型)。

根据乳腺癌肿瘤的血流丰富程度按 Adler[6]分级可分为四级,其中0~Ⅰ级为缺乏血供,Ⅱ~Ⅲ级定义为富血供。

术后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ER、PR、P53、CerbB-2、Ki67 的表达情况,取患者病理组织切片,厚度约4um,经标本固定、石蜡包埋、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加入相应抗剂,观察并诊断ER、PR、CerbB-2 的阳性率及阴性率。ER、PR、CerbB-2 阳性判断标准依照张保宁《恶性肿瘤标准化、规范化诊治丛书-乳腺癌分册》[7]为指导,染色出现细胞核内是黄色颗粒的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数≤10%为-,10%<阳性细胞数≤25%为+,25%<阳性细胞数≤75%为++,阳性细胞数>75%为+++。

1.3 评价指标 (1)病理检查结果分型按照WHO 分型,分为浸润性癌和原位癌。

(2)观察所有患者的彩超图像血流分布的特点,包括血流分布类型,血流丰富分级以及其他超声检查结果。

(3)观察并记录ER、PR、P53、CerbB-2、Ki67 阳性及阴性表达情况,并分析超声检查特征与之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4.0 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法,检验水准a=0.0500,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分析 80 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具有103 个乳腺肿块,肿块直径0.5cm~6.5cm,其中浸润性癌73 例(91.25%),包括浸润型导管癌58 例,小叶癌8例,其他癌7 例;原位型癌7 例(8.75%),包括导管原位癌5 例和小叶原位癌2 例。

2.2 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80 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其中肿块大小、肿瘤形态及边界、有无毛刺特征、后方衰退、微小钙化、淋巴结转移及血供情况等具体表达情况见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2.3 血流分布特点分析 经超声检查其中100 例乳腺癌患者血流分布类型包括周边型血流18 例(22.50%),穿入型血流35 例(43.75%),内部型血流25 例(31.25%),无血流2 例(2.50%)。根据血流丰富程度其中0 级2 例(2.50%),Ⅰ级19 例(23.75%),Ⅱ级26 例(32.50%),Ⅲ级33 例(41.25%),根据具有血流信号的患者检测动脉频谱,收缩期峰值流速(PSV):17.12±2.78cm/s,舒张末期流速(EDV):5.76±1.67crn/s,阻力指数(RI):0.81±0.07。

2.4 分子生物学分析 80 例患者中 ER 阳性42 例(52.50%),阴性38 例(47.50%);PR 阳性43 例(53.75%),阴性37 例(46.25%);P53 阳性45 例(56.25%),阴性35例(43.75%);CerbB-2 阳性37 例(46.25%),阴性43 例(53.75%);Ki67 阳性66 例(82.50%),阴性14 例(17.50%)。

2.5 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性分析 不同肿块大小(患者肿块<2cm 组与肿块≥2cm 组)之间ER、PR、P53、CerbB-2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患者肿块<2cm 组与肿块≥2cm 组Ki67阳性率(34.85% vs 65.1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12,P=0.0005);肿瘤形态规则组与不规则组之间ER、PR、P53、CerbB-2、Ki67 阳性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毛刺征组与无毛刺征组之间就PR、P53、CerbB-2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R 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291);出现微小钙化组与无微小钙化组、肿瘤边界高回音晕组与清晰组之间就ER、PR 阳性率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P53、CerbB-2、Ki67 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后方衰退组与无后方衰退组ER、Ki67 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53、CerbB-2 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淋巴转移组与无淋巴转移组P53、CerbB-2、Ki67 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 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流情况0~Ⅰ级缺乏血流组与Ⅱ~Ⅲ级血流丰富组ER、PR、P53、CerbB-2、Ki67 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可知,肿块血流分级与P53、Ki67 阳性呈正相关关系(r=0.264、r=0.198,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通过弹性影像检查乳腺癌患者,准确的观察了解病灶的恶性程度,影像显示乳腺肿瘤附近血管的异常。根据黄巍[8]等人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附近血流分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血流穿入型,占比43.75%,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采取超声检查结果患者乳腺血流分型中穿入型血流35 例(43.75%),Ⅱ~Ⅲ级血流丰富占比73.75%,且浸润性癌约占91.25%,这提示乳腺癌变导致血管出现异常,作用机制在于恶性肿瘤能够促进各种辅助肿瘤成长的血管因子成长,从而使得肿瘤周边血管数量骤增,改变各毛细血管分布走向,使血供相对丰富,血管粗细不一,走形迂曲,紊乱复杂。

表2 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性分析

根据田丽元[9]等有关研究显示,超声检查乳腺癌的血流分布特点与分子生物学各指标包括ER、PR、P53、CerbB-2、Ki67 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乳腺是ER、PR 的靶器官,当乳腺组织出现癌变上皮细胞增生时,ER、PR能够用于提示和反应出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根据有关研究提示ER、PR 的阳性表达能够反映出内分泌治疗及预后状况。CerbB-2 作为一种原癌基因,能够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中发挥作用,能够反映出乳腺细胞的恶性程度。Ki67 作为一种核抗原,也标志着细胞增殖变化状况,进而反映出乳腺血流丰富程度[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肿块大小(患者肿块≥2cm 组与肿块<2cm 组)之间与Ki67 阳性率(65.15%vs 34.85%)具有明显相关性,这一结果与姚廷敬[12]等研究结果相一致。这提示肯定了Ki67 是反映细胞增殖标志基因之一,乳腺肿块越大,Ki67 阳性表达率越高。肿瘤形态、毛刺征、边界及后方衰退状况可以用以反应出肿瘤的坏死状况[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不规则组ER、PR、P53、CerbB-2、Ki67 阳性率高于规则组,有毛刺征ER 阳性率高于无毛刺征组,出现后方衰退组高于ER、Ki67 阳性率无后方衰退组,肿瘤形态、毛刺征、边界及后方衰退状况表达不同的各组均在ER 阳性表达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微小钙化多认为是癌组织发生坏死后钙盐沉积形成,微钙化的出现与肿瘤边界高回音晕组ER、PR 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超声显像淋巴结转移患者P53、CerbB-2、Ki67 阳性率明显较高,显示其分泌治疗反应差,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由于肿瘤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出现生长、浸润以及转移,因此在乳腺癌肿瘤激发的新生血管生成中,会导致其肿瘤形态及血流分布发生改变[15-16]。本研究结果表示血流情况0~Ⅰ级缺乏血流组与Ⅱ~Ⅲ级血流丰富组ER、PR、P53、CerbB-2、Ki67 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经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可知,肿块血流分级与P53、Ki67 阳性呈正相关关系。这提示乳腺癌血流信号丰富表示肿瘤恶性程度高,从而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快,极易容易转移和复发[17]。

采用超声检测可以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结合血流分布特点,分析与其分子生物学指标相关性,有助于对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

猜你喜欢
肿块阳性率乳腺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