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定点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焦虑抑郁调查

2021-05-13 02:25巩俪李传捷王会冯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检出率岗位

巩俪,李传捷,王会,冯凯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1300)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以来,迅速在湖北省内扩散,并且迅速蔓延至我国其他各地。疫情暴发后,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响应,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立即组建及公布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2020年1月26日北京市公布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其中包括17家区级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负责发热患者筛查工作及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医务人员成为救治队伍的核心力量,面对突发疾病的高传染性、不确定性及高死亡率,一方面医务人员在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下高负荷运转救治病人,另一方面面对突发危机事件心理上承受了巨大压力。本研究通过对定点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变化,为及时干预和疏导医务人员不良情绪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01月26日至2020年02月11日期间于北京市某区级定点医院一线科室(发热门诊、急诊科)工作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技师。纳入标准:本单位职工,工作1年以上,自愿参加调查且配合调查问卷。

1.2 研究方法

为保护被调查者隐私,本研究为匿名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职工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问卷包括两部分:(1)自制问卷:采集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岗位、疫情前后岗位是否一致、职称、是否参加非典(SARS)等突发事件、是否接触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人、不良情绪来源。(2)焦虑抑郁量表:选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anxiety,HAD-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分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depression,HAD-D)。HAD-A、HAD-D问卷均只有7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0-3四级评分,7个问题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0-7分代表无焦虑或抑郁,8-10分代表可能或临界焦虑抑郁,11-20分代表可能有明显的焦虑或抑郁。HAD-A、HAD-D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准确筛查焦虑抑郁状态。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22.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人数(n)、比例(%)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例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焦虑调查表两组HAD-A比较n (%)

表4 焦虑调查表两组HAD-A比较n (%)

表5 抑郁调查表两组HAD-D比较n (%)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收集有效问卷174份,被调查者平均年龄(36.38±8.52)岁。在各分类指标中,女性117人(67.2%),护士80人(46.0%),本科学历109人(62.7%),初级职称79人(45.4%),均为各个分类指标中占比最高。疫情爆发后,急诊科及发热门诊高速运转,发热病人数量激增,亟需大量医务人员,27例(15.5%)被调查者属于临时抽调至急诊科或发热门诊工作,与之前岗位不一致。24人(13.8%)有参与非典工作经历,41人(23.6%)在此次工作中接触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调查统计一线医务人员最担心的问题前三位:担心患者或家属隐瞒病情或者新冠肺炎接触史,担心接触感染者后被感染或者传染家人,医疗物资缺乏或者防护不到位。一般情况详见表1、2。

2.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表HAD-A

HAD-A问卷7个问题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0-7分代表无焦虑,8-10分代表可能或临界焦虑,11-20分代表可能有明显的焦虑。按照得分结果分组,0-10分为正常组,11-20分为焦虑组。统计结果显示焦虑组共51人,占所有被调查者29.3%。按照各分类指标分别统计每组焦虑人数比例,结果显示女性高于男性,护士高于医生及其它岗位,本科以下学历高于其它学历,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年龄段分组中,按照年龄大小分为<30岁、30-40岁、>40岁,年龄越小焦虑人数比例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按照职称分组,初级职称组焦虑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中高级职称组,随着职称升高,焦虑比例呈递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岗位前后不一致,即临时换岗的医务人员焦虑比例明显高于前后岗位一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无SARS经历组焦虑比例高于有SARS经历组,接触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人组焦虑比例高于未接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5,P0.002<0.05)。

2.3 医院抑郁量表 HAD-D结果

与HAD-A评分标准相同,HAD-D问卷7个问题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0-7分代表无抑郁,8-10分代表可能或临界抑郁,11-20分代表可能有明显的抑郁。按照得分结果分组,0-10分为正常组,11-20分为抑郁组。抑郁组共46人,占所有被调查者26.4%。与焦虑组类似,在抑郁组比例上,女性高于男性,护士高于医生及其它岗位,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焦虑组不同,本科以上学历组比其它学历组抑郁人数比例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小、职称越低,抑郁比例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P0.004<0.05)。岗位前后不一致、无SARS经历、接触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人组,抑郁比例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P0.030<0.05,P0.037<0.05)。

3 讨论

2019年的春节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突发疾病具有高传染性,面对每日剧增的确诊及疑似病人数、死亡人数,大众普遍出现恐慌心理,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失眠、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一项涉及190个中国城市、1210人次的调查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普通人群焦虑症状检出率达28.8%,抑郁症状检出率达16.5%[2]。疫情初期发病人数激增,医务人员工作量剧增,一方面要面对高强度工作,同时医疗物资缺乏、疾病传染风险高,承担被感染高风险,另一方面要顾及家人安危,部分医务工作者主动或被动隔离,与家人分居,较之于普通大众,医务人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医务人员作为救治病人的主要力量,不仅要进行一线高强度工作,同时还要进行长期的疫情防控,身体的疲劳与精神的疲惫容易导致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并伴有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出现。一项针对疫情期间中国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心理状态评估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1257名一线医务人员,大部分为湖北省医务人员,其中焦虑症状检出率高达44.6%,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50.4%[3],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调查结果。该项研究发现女性、护士、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一线医务人员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表6 抑郁调查表两组HAD-D比较n (%)

本研究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一线科室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焦虑症状检出率29.3%,抑郁症状检出率26.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本研究中虽然焦虑抑郁检出比例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研究不同[3-5],本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虽然女性相对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男性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面对突发事件,男性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状况,关注女性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对男性进行心理干预。本研究中护士焦虑抑郁检出比例高于医生及其它岗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医疗工作中,不分性别、岗位差别,均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不同学历组焦虑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组抑郁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年龄越大、职称越高、有过SARS经历,焦虑抑郁人数比例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工作及生活经验积累,面对突发事件应激能力提高,心理状态更平稳,尤其是17年前经历过SARA的医务人员,面对此次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能从容应对。岗位前后不一致组即临时抽调至急诊或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接触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人组,面对不熟悉、紧张的工作环境,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为突出,焦虑抑郁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3]。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个人都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反应,只要不继续加重,通过一些心理自助和减压的方法可以逐渐平复。当个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对方式与当前情况得不到匹配,陷入到心理失衡状态,便会发生心理危机[6]。他们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以避免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者更严重的影响与后果。针对非典时期一线医务人员远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急性期医务人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损害,随访研究发现部分人员一定程度上出现PTSD[7],早期进行心理干预组PTSD发病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干预组。因此早期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避免不良情绪发展,降低远期心理损害。

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以通过多方面、不同途径进行。医务人员具备基本医疗素养,对于心理健康的情况相对较为熟悉,鼓励医务人员进行自我调节,如合理安排工作及休息时间,培养个人爱好转移注意力、适当倾诉等。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新媒体,将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与医务人员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直播、微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等安抚医务人员心理危机[6]。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普及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针对已有心理危机的医务人员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咨询帮助其渡过疫情导致的心理危机。另外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如解决物资缺乏实际问题,正能量宣传医患关系,引导传播准确、积极的信息。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调查,样本量较小,未涵盖医务人员远期心理状况。今后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多中心研究,并持续随访观察医务人员远期心理变化以及心理干预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改善的效果。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检出率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