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红岩精神

2021-05-13 12:16杨力
莫愁 2021年15期
关键词:渣滓洞江姐二十世纪

☺杨力

清明前回了一趟重庆老家,既为祭祖,也为看望父亲。八十多岁的父亲是个老党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学校毕业后,辗转重庆、成都多地工作,晚年叶落归根回到重庆。

这次回老家,感觉父亲老了很多,双腿似乎没劲了,走不了两步就要歇一歇,其中有条腿还有些瘸。父亲却一点也不在意,他已经替我们安排好了第二天的行程——参观渣滓洞。

坐车前往渣滓洞的路上,我的记忆穿越时空,回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一年,父亲去成都看望正在读大学的我,他窸窸窣窣从挎包里掏了半天,我以为是带来了什么好吃的,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本已经翻旧的长篇小说《红岩》。

看见我略为诧异的眼神,父亲叮嘱说:“学习之余看看书,一来丰富你的业余生活,二来丰富你的精神境界。”

父亲最喜欢给我们讲《红岩》故事,坚贞不屈的江姐在我们心中形象特别高大。当特务将粗长的竹签钉入她指甲缝间,面对刺骨钻心的疼痛和步步逼近的鬼门关,江姐没有丝毫畏惧,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震撼了亿万中国人,我相信这也是父亲想以此激励我们的原因。

那一年,我认真读完《红岩》后,又将书给同学传阅。大家读完后都在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像江雪琴、许云峰这样的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和酷刑屠刀下毫无畏惧、宁死不屈。其实,就是一种忠诚和信仰,是一个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理想追求,是革命先辈们为国家、为人民流血牺牲、忘我赴死的坚强信念,这也是贯穿全书的红岩精神。

多年后我也加入了共产党,在书柜里整齐排列的书籍中,《红岩》放在十分显眼的位置。有时遇到迷茫或工作懈怠时,抽出《红岩》这本书,翻阅其中任何一个片段,都会让自己振作起精神。我也把《红岩》的故事讲给儿子听,看见儿子从懵懂到敬仰,我内心十分高兴,我希望这本联结爷孙三代、净化心灵的书一直陪伴在我们的人生路上。

红色基地渣滓洞排起了参观的长龙。父亲似乎忘记了腿疾,坚决拒绝搀扶。站在多次来过的渣滓洞前,他表情十分凝重,我知道父亲的心灵又走进了那个年代,《红岩》里面的英雄人物,此刻正像过电影一般,在父亲、在每一个参观者脑子里一一闪过,越来越高大……

猜你喜欢
渣滓洞江姐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参观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旧址感怀
谒重庆歌乐山渣滓洞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在渣滓洞看一副副镣铐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创作面貌简述
浅谈李可染的绘画精神
俄罗斯音乐家在黑龙江省的教学与实践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