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重构学校教研共同体生态

2021-05-12 12:22王琳
中国教师 2021年5期

王琳

【摘 要】“互联网+教育”为教研共同体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是,由于共同体环境生态与个性化教研需求不匹配等原因,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因此,教研共同体必须通过树立“互联网+”思维,重构“共同体”生态;盘活各种资源,重构共同体交互生态;用好海量数据,重构共同体评价生态,实现教育高效率、高质量“脱贫”。

【关键词】教研共同体 交互生态 评价生态

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模式,也改变着教育的生态,如教育场域时空的变革、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教育研修研讨模式的变革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依托教研共同体提升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必然要走出传统的运转模式,重构新的共同体流转生态,实现教育高效率、高质量“脱贫”。

一、盘活各种资源,重构共同体交互生态

曾经,“送教下乡、送课到校” 是共同体教研的基本运行模式,是提升薄弱學校教学质量的常规手段,但是,一学期甚至一学年一次的“送”,犹如久旱土地上的毛毛雨,作用微乎其微。互联网为加大研讨密度和多元互动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是“互联网+教研”技术环境的全覆盖,似乎并没有产生与之相匹配的预期效果。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共同体教研环境生态与个性化教研需求不相匹配[1]:共同体作为有组织的团队可以进行统一的技术环境、有组织的推送、有组织的互动,这样以组织手段将教师卷入的同时未免有“漫灌”之嫌,当“漫灌”的资源不与被帮扶对象内需吻合时,受教者热情不高、参与度不高,再加上时间和空间的错位、教师个体技术层面的问题等,必然降低目标的达成度,改变的唯一路径是重构共同体教研生态。

1. 专业平台与大众社媒相辅相成

专业的技术支持系统可帮助共同体实现异地同堂、远程互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用好专项平台是共同体发挥质量促进作用的基本路径,但是,共同体良好交互生态的重构不能只限于专业平台,也要充分发挥微信、QQ等的作用。因为与专业技术平台相比,大众社媒更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互动更有即时性和针对性,用起来更方便、快捷。这种具有全民性、时效性的常规社交媒介,可以让共同体成员随时分享、随时请教、随时讨论。作为辅助媒介,其灵活性能够快速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这些看似碎片化的随机研讨,对受教者来说是“滴灌”,是“主动吸取”;对施教者来说,是精准帮扶,是雪中送炭。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也许每一次用时并不长,解决的问题也很小,但是,它的即时、高频、自主,也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对营造共同体的教研氛围,加大共同体信息流转的速度和密度,对共同体多元互动样态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大组群与小团体共织网络

提升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教研共同体,多是以教育行政部门为行动主导、以教科研部门为专业引领、以教育信息化为技术支持、以薄弱学校为扶贫对象而开展的教育扶贫团体。共同体基本运转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线上的远程教学,即异地课堂和研讨;另一类是空间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包含但不仅限于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检测试题、论文案例等。人、物、信息流转就形成一个大的空间场域,构成了教研共同体的基本生态环境。要让这个空间场域更活跃,交互更多元,密度更大,构建更好的教研生态,仅靠大团队有组织的活动是不够的,应该生成更多的小团队。相对于“大部队”,“小分队”的活动更机动、灵活,活跃度也会更高。当然,小团队的组建应该是民主的,可以是学科的分组、年级的建群、强弱的搭配、老少的结合,可以是“组织配对”,也可以是“自由恋爱”。这样的“团内团”“群内群”,可以打破资源“漫灌”的局面,更好地实现“滴灌”。如果把共同体常规的两类运转形式比作“套餐”和“自助餐”,那么小团队的互动差不多是“点餐”。“点餐”是“我要吃、我想吃”,主动索取,何愁吃不下去。“三餐”并举,资源输送才有价值,多元交互才能更好地发生,网状研讨才能高密度、全覆盖。

3. 有组织与无组织共建常态

提高共同体的帮扶实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互动的常态化,“天上飘着三两朵云彩,偶尔落几滴细雨”式的研讨和指点是没有效果的。交互的加密仅靠组织维持是不行的,也不够科学,因为过多的组织活动和任务指派会滋生应付心理、厌烦情绪,也会打乱教师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组织活动和无组织互动相结合才是有效途径。

有组织活动“有数有度”。有组织的全员活动要有一定的密度,要有数量上的保证,才能将共同体成员真正卷入,但是也要把握好“度”。过量的组织性介入与干预会让教师疲于应付,会挤掉个体独立消化和思考的时间,也会影响共同体成员正常的教学节奏。当然,个体使用共同体数字空间要成常态、成习惯,这个靠平台数据反馈足以把握和掌控。

无组织研讨“无度无限”。无组织研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成共同体研讨常态化生态环境的形成。自发的研讨行为可以在大团队内,可以在小群组内,也可以在个体之间自由发起、自主研究,不存在任何时间、空间、人员、数量方面的限制,不要求一定留下研讨的数据,当然,也鼓励留下轨迹,分享经验,以便于他人学习和借鉴。

有组织有度,无组织无限,二者结合,使得信息流转常态化、专家指导常态化、个体互动常态化,多元交互的新生态系统才能建设起来。

二、用好海量数据,重构共同体评价生态

“互联网+教育”技术支撑系统的海量记录、存储、分析功能,为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但是,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数据用成“数量”,数据不能只用作终结性评价。数据的使用要做到以下两点。

1. 把握大数据核心价值,评价重在导航

大数据的核心应用价值是分析和预测[2]。在应用方向上,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模型构建,挖掘事物的变化规律,准确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对共同体而言,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借助“互联网+教育”技术支持系统,汇聚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客观了解被帮扶学校和个体教师的成长进程,预测后期成果走向,科学制订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数据分析按照两个轨道进行:一是面向全体,通过对数据聚类、分类、关联、相关性、判别、比较、偏差等参数的分析,了解群体的整体水平,形成分析报告和面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地图,进而根据总体质量需求,制订相应的策略,汇聚相应的资源,专项推送。二是面向个体教师,分析共同体内每一位教师的数据,从活动轨迹和微观行动中,客观把握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科素养水平,形成诊断分析报表,指导教师制订后期行动规划,并依据规划,定向推送资源。

2. 深挖大数据多元价值,评价驱动成长

以密度促消费。共同体的生态建设,要借助数据促“消费”,加大消费的密度。“密度”包括个体使用平台的密度和共同体对个体的评价密度。大数据不同于传统的随机抽样,它采集的是全样本的、即时的数据,能够跟踪记录个体所有的行动轨迹,这就为共同体的过程管理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撑。共同体的评价要发挥大数据的优势,用好动态数据,缩短评价的间距,加大评价的密度,借助评价密度推高使用密度,促使共同体成员养成借力“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习惯,养成消费共同体资源的习惯,以“消费”促观念更新,以“消费”促质量提升,以“消费”促平台建设,以“消费”促教师的共同成长。

以效度育智慧。密度评价是基础层次的,如前文所述,分析评判导航才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数据时代,教师应该具有教学领域的数据智慧,即洞悉教育数据之间的关联并应用教育数据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学会收集学生数据、分析数据,依据数据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学习效果评判和预测、进行教学规划和自我成长规划。因此,共同体的评价要让教师树立“效度”意识,要组织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实战等方式培养教师收集、分析大数据的能力,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共同体成员的数据意识、数据智慧,这些智慧不光是共同体的生长力,更是薄弱学校的持续永动机。

参考文献

[1] 王星,李怀龙.区域优质教研资源共享流转的“互联网+”模式设计与实验模拟[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2):83-93.

[2] 余胜泉,李晓庆.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7):5-12.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区域同步教学对教育生态的重构研究”(课题编号:DCA190331)的子课题“县级教研共同体有效提升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