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长河
教育部最近下发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中小学生手机禁入校园”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随着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能不能配手机早已不是问题,问题是该不该带手机入校,这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如何?笔者特意请教了在欧美国家带娃上学的几位同事,发现情况各异。
一名娃在英国伦敦上五年级的同事说,学校规定不让带手机进入校园。自六年级开始,如果家长不接送,学生一个人上学,则允许在路上带手机,到了学校之后要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放学之后老师则会把手机还给学生。
另一位旅欧同事介绍,他孩子所在的公立学校至今沒有禁止手机进校园。因为校方认为,手机和互联网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中小学生做好“进入世界”的准备正是学校职责所在。这种准备理应包括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适度使用电子设备的自控力。
总之,欧洲各国的学校情况各异。有的学校只禁止学生上课期间用手机,不过问课间和午餐时间;还有些学校每周选一天全面禁止在校园里使用手机。当然,也有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没有任何规定。
据一位在美国纽约带娃上高中的同事介绍,美国中小学也没有限制学生带手机的规定。美国治安不好,从安全上考虑家长都让学生带手机。但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因此沉溺于手机游戏,有的甚至被退学。尽管如此,美国学校也没有发布手机禁令。美国一些学校的一些科目已经没有实体书,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如发布视频教程、布置作业、沟通反馈等,学生离开了网络无法完成学习。
从政府层面看,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是联邦制,教育管理权限在各州,连学校假期安排也是各州决定,因而联邦政府无权从全国层面实施手机禁令。
欧美国家的家长对学校是否该禁手机、网络态度各异。支持者担心手机游戏耽误学习;反对者认为手机有利于安全,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很好的教学工具。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是家校双方须各司其责、共同面对的一项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