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思科特:承载进口替代使命奔跑

2021-05-12 03:29李金芮
商界评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科主机厂商用车

李金芮

从市场调研,到全国第一家拥有空气弹簧减震技术独家发明专利的企业,汉思科特只用了4年时间。

早在2013-2017年期间,车用空气弹簧系统市场需求规模就已达50亿元,且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达到了7%~10%。据国金证券和天风证券数据预测,到2025年,商用车空气弹簧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然而,该行业在中国为何迟迟没有诞生出百亿级的超级供应商?这也是汉思科特创始人韩瑞铎一直思考的问题。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15年,汉思科特就对中国空气弹簧市场进行了调研。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汉思科特于2016年便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空气弹簧产品。

从调研到产品研发成功,汉思科特只用了4年时间。2018年,汉思科特(盐城)减震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

发展至今,汉思科特已是国内一家空气弹簧产品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

“空气弹簧”主要应用在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中,是决定空气悬架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零部件。除了在汽车空气悬架上的应用之外,在工程机械、轨交等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空气弹簧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渗透率很高:欧美国家高级大型客车的空气悬架渗透率达到了100%;在中、重型货车和挂车上的渗透率也超过了80%。

反观国内,虽然高级大型客车的空气悬架渗透率达到了100%,重卡驾驶室空气弹簧渗透率达到了80%,但重卡底盘仍然以钢板弹簧类传统悬架系统为主,其空气弹簧渗透率只有2%。

不得不提的是,伴随国内产业升级,将带动更严苛的物流需求,同时国家政策将强制配置部分空氣悬架车型,可见我国商用车悬架系统,现已从传统悬架到更加稳定可靠的空气悬架系统进行过渡了。

目前,从国内商用车主机厂零部件供应情况来看,空气弹簧市场主要由德国康迪泰克、美国凡士通(普利司通的子品牌)生产供应和垄断。

而中国的空气弹簧制造企业,大多处于产品引进和仿制阶段,在一级市场配套上更是空白。从这一点上看,空气悬架系统及其配套零部件的进口替代市场巨大,国内相关产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汉思科特主动承担起主机厂空气弹簧进口替代开发重任。并且,为了加快中国商用车高端车型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汉思科特研发的轻量化高性能车用空气弹簧减震系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成功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空气弹簧系统进口替代的国产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是,轻量化空气弹簧在帮助减轻商用车的总重量时,还可以带来两方面的经济效益:直接节省燃料;提高有效载荷进而提高单次运输的收收。

无疑,汉思科特不仅抓住了机会,还掌握了技术。

协作共赢

汉思科特的创立,无疑是看到了中国未来空气悬挂市场的爆发趋势;而汉思科特的可持续经营,则来自于它不错的商业模式设计和经营策略。

首先,汉思科特精准定位了市场,即切入空气弹簧领域的中高端市场。

与同样定位中高端的凡士通相比,虽然凡士通是最先发明空气弹簧的企业,是行业中的标杆,但是其没有驾驶室类别的产品。

而汉思科特走的是定制研发路线,拥有自主专利,并且不仅有底盘空气弹簧产品,还有驾驶室空气弹簧产品。所以在空气悬挂市场的高速发展期,以及替代进口化已经是未来趋势的情况下,汉思科特的力量不容小觑。

其次,汉思科特实现了主机厂协作共赢。

汉思科特与主机厂等上下游厂商在设计研发环节进行联合,构建了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高度融合的新型研发体系,推进空气悬架内循环。

最后,汉思科特专利技术突破了载重空悬的壁垒。

汉思科特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在高性能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加速创新成果市场化。

其研发团队通过将高校的理论创新和实际工程经验相结合,为达到从根本上的创新,建立了不盲从、有针对性的研发目标,形成汉思科特产品所独有的技术特色。

所以,在技术+协同设计+定制研发的情况下,汉思科特成为了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的一级供应商,另外还与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等企业保持着技术沟通交流。

如今,汉思科特在中国已取得了傲人的市场战绩,但韩瑞铎始终强调: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要为国产化产品替代做好排头兵,要让我们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真正立起来。

无疑,未来新材料的国产化(进口替代)已成趋势,并且会促进整个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汉思科特作为国内空气弹簧行业先行者,脚步似乎又加快了。

猜你喜欢
思科主机厂商用车
比亚迪商用车
商用车联合制动系统分析
商用车排放升级、市场下滑之下主机厂和经销商如何共生
比亚迪商用车
基于ADVISOR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统仿真
思科新一代防火墙帮助客户实现全数字化计划
揭开“审核”的神秘面纱(一)
——各大主机厂审核要求
创新与变革 2015各大主机厂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