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弃”的不同

2021-05-12 15:36:59
现代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断舍缘分区别

“执着过往型”的人有个口头禅——“太可惜了”。

这句话是表现人们珍惜事物的意思,不过很多时候却被当作免罪牌,用于回避处理杂物。

我们口头上常常把“舍弃”作为一个詞来讲,其实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舍”“弃”。

“舍”佛教用语中有“布施”(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捐赠给寺庙或贫苦人)一词。其中的“施”就是“施舍”之意。也就是说,因为这些东西在我处不再起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

这带有“二次循环”“再利用”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说,即便是那些被销毁的东西,只要遵守规则,处理得当,这些东西本身作为“物质”也只是形式上变化而已,依然属于再循环的范畴。

而再来看“弃”,即“废弃”的“弃”。

从意思上看,物品被不管不顾、置之不理。“非法丢弃”就是一个常用词汇。

你家里有这种被弃之不顾的物件吗?这种毫无用处的废品一样的东西被随意扔在角落,或是保留在箱柜里,本质上就像被人抛弃一样。它们和我们每天扔的垃圾和废物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一个在外面,一个在家里。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舍”即为“出”。

如果实践“舍”确实会暂时出现大量的不得不处理掉的东西。在进行取舍时,我们应该挑选出有质量的东西,将物品压缩到能够建立和保持一定社会关系性的量即可,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健康美丽的空间,才能从最本真的意义上珍惜事物、热爱生活,并不是随意地、不走心地囤东西、扔东西。实际上,后者才是“太可惜了”。

“舍弃”的作业,并不好做。

收拾东西时,有时内心会翻涌着怒气:“我居然买这种东西!”

有时会后悔地掉着眼泪,决心“绝不会再买第二”。但是,生气归生气,生气之后要记得不能“弃”。为了重新找到自己和“物品”之间真正的联系,就必须一个一个地重新审视每个东西,在自省自审的基础上,进行物品的取舍。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与物,两者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消失,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

(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断舍离(新版)》 作者:[日]山下英子译者:贾耀平)

猜你喜欢
断舍缘分区别
“Mi palabra favorita en chino es yuanfen”
今天,你断舍离了吗?
旧物,可以不是断舍离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08
断舍离 给你的人生做减法
学生天地(2020年9期)2020-08-25 09:13:58
天赐的缘分
意林(2018年4期)2018-03-02 15:48:32
上班和坐牢的区别
特别文摘(2016年4期)2016-04-26 05:25:07
位置的区别
为缘分干杯
小说月刊(2015年3期)2015-12-16 11:21:15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