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具有首善标准、首都特色的德育活动,倡导打通学段、学科壁垒,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政要素,使多学科课程与思政课互相融合、协同发展。历史课以史为鉴,鉴古知今,具备人文性、教育性等学科特点,具有和思政课互相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优势,因此,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思政理念开展教学。下面,谈谈我的尝试和探索。
1.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发学生民族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深挖历史学科的内涵价值,鼓励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例如,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教学中,我选取不同时间、空间、技术领域的考古文物材料设计问题串:依据考古文物图文材料编制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年表,绘制中国古代文物分布简图,将文物按时代、出土地点、技术领域汇总成分类表格,说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感悟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民族自信心得以激发。
2.在“四史”学习中增强学生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四史”主体内容既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直接相关,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历史课堂上寻找“四史”与思政教学模式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既有利于提升历史课堂思政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在历史中感受现实,在现实中回顾历史。
例如,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中,我选取了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1978年和2008年小岗村的变化对比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节选)等多种类型的材料,运用“四史”内容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感悟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我采用启发式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课程的教学中,我利用学校每周固定的“博识”社会实践课程时间,带领学生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館,并设计了项目式学习任务:协助军事博物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数字展厅”设置一个VR体验区。学生需要分组合作,在全面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框架的基础上,选定一个历史阶段,并为之提供相应的体验区设计。为了梳理知识框架,学生需要主动查找相关文字、图像等资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而且让学生增强了道路自信,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坚实基础。
3.在时事学习中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历史是为了将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于现实。新时代思政课的目标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学生们感受到了党、政府、军队和人民的伟大。在此背景下,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从历史的专业角度去认识这场疫情呢?于是,我在高三年级准备了一节“疫情与医学”专题复习课,分两次提供古今中外有关疫情和医学发展的资料包,并设计角色扮演的任务:学生以当代历史学家的身份,为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撰写历史。学生们从对瘟疫的认识、史料辨析、复盘事件发现问题、全球疫情众生相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或多个视角,分组开展编写工作,最后,个人和小组分别上交书稿。依据师生课前研讨制定的《<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史>编写力评价量规》,综合自评、互评、师评三项总分选出一、二、三等奖。通过本课设计,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家国情怀。
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和思政课互相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优势,历史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要积极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使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基于U—M模式的考古资源转化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CDDB1923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