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彤 薛鹏
[摘 要]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推动高等院校学风建设对于改善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了“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体系,结合目前学风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探索“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体系改革的核心要点,提升学风建设实效,助力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学思互融;学风建设;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补充立项“‘课程思政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GJXH2019-064);2019—2020学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工作和党团建设课题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研究”(001)
[作者简介] 刘思彤(1987—),女,黑龙江宾县人,理学硕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务处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校教学质量研究;薛 鹏(198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学硕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研究生分院工程师,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9-0063-04 [收稿日期] 2020-12-30
一、引言
新时代、新时期下的大学生学风建设面临着许多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许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交织融合。而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正值发展变化阶段,易出现理想信念缺失、目标认识不足等问题。“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体系是指高等院校通过长效的培育机制、科学的规范体系等途径构建的促进学生乐学善思、学有所思,将学习与思考互通互融的学风培育体系。因此,研究和构建“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体系,开展“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改革对于高等院校培育优良学风校风,培养开拓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学风建设内涵
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风建设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着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开展“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有利于高等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学风建设的内涵上来看,开展学风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助其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三、国内外关于学风建设研究的差异
多年来,针对学风建设,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学风建设的研究首先侧重于学风建设的内涵和它的重要性,从心理学、高等教育学,以及哲学的范畴上统筹把握,分析学风建设的内涵,对改善和加强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部分国內学者侧重于研究当前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并对此加以分析,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可以归纳总结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主要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中的不良现象,为高等院校有针对性的解决学风建设中的问题提供了方向。
在国外研究中,专家学者大都没有着重突出学风建设这一概念,而主要是以开展学生德育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比如美国的专家学者侧重于研究学术诚信,甚至将学术诚信的培养定位为高等院校的立校之本,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创新学习方法,并学以致用。又如日本的专家学者,他们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从而提升学校的学风建设水平,比如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体系及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四、学风的特点
开展学风建设前首先要对学风的特点有所理解。通过研究和总结,首先学风具有传承性。学风随着一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很多高等院校都以学校校训为学校学风的体现,从一届届的学生迈入学校努力学习,到带着优异的学习成果走出校园,高年级的学生会将这种良好的学风精神传承给下一届的学生,周而复始。其次学风具有广泛性。学风可以体现在教师的授课课堂、科研活动、课外活动甚至体育活动中,也可以表现在对教师及教辅人员的态度中,可以说学风在学校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得到体现。再次学风具有差异性。高等院校所在的国家、地域不同,办学定位不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学风的特性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最后学风具有渗透性。学风是无形的,是学生的整体精神状态、学习状态,学风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应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不是立即显现的。
五、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无目标
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认知教育是提升专业认同度与职业成熟度的重要途径。文本针对专业认知教育开展了面向连续两个学年大一学生的问卷调研。问卷结果显示,2019—2020学年大一学生参与专业认知教育的比例为42%,较上一学年的44%基本持平,而参与过专业认知教育的学生对此项内容的满意度由87%提升至95%。现阶段,很多高校并不注重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而是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自己摸索,使得新生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无法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影响整体的学风建设。
(二)部分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低,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专业认同度是影响学生未来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良好的专业认同不仅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状态和专业发展,更影响其就业和职业选择,对学生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认同度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培养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对教学效果、能力增值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2019—2020学年大一至大四学生的总体专业认同度进行问卷调研,结果分别为2.87分、2.88分、2.89分、2.96分,由此可见,专业认同度的分数随年级增加而上升。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对于提升学风建设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三)学生接受专业培养方案解读的比例偏低,导致学生学习无整体规划性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毕业要求等内容。对此,跟踪调研了2019—2020学年大一至大四学生接受专业培养方案解读的比例,分别占比32%、38%、46%和53%。由此可见:即使经过了四年的学习,仅有半数的学生接受了专业培养方案的解读,而大一学生接受解读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培养方案解读的缺失导致学生对专业四年的学业规划缺乏系统了解,而仅仅是根据课程安排按部就班的学习,没有前瞻性的学习规划,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
(四)学生了解专业的主要途径单一,师生交流较少,学生无法获得有价值的学习信息
学风具有传承性这一特点,低年级学生了解专业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准确获取学业信息起到关键作用。为此,开展了系列调研,发现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选择通过高年级在校生的介绍来了解专业,而对于与专业教师交流及从专业相关网站了解专业这一渠道并不青睐。这造成了高年級学生因不了解学生培养方案调整变动而传递了错误信息,导致低年级学生的学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拓宽学生了解专业的渠道,对于提升学风建设成效有着推进作用。
(五)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不知为何而学
针对大一至大三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意愿做了系列调研,分别占比69%、72%、73%,随学生年级的上升而提高。与此同时,从各方面的学习行为来看,大一至大三学生的课前学习主动性(分别占比67%、67%、68%)、课堂学习积极性(分别占比64%、67%、68%)、课后学习自主性(分别占比68%、69%、72%),包括每周课外学习时间(分别为23小时、24小时、31小时)均呈现出随年级上升而增加的趋势。同时,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方面的积极性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大一至大三分别占比63%、65%、72%)。以上数据表明:高年级学生因面临考研及就业的压力,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而低年级学生,因尚未对未来的个人职业生涯进行系统规划,导致学习的主动性缺乏。
(六)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不足
结合对学生各项学习意愿的调研结果分析,大多数学生均表示其能够从学习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也具有较为充足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经常有很多问题想要向教师提问”方面的比例(48%)偏低。与此同时,学生表示其能够在“课前梳理知识并发现问题”、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或参与讨论”的比例(分别占比51%、46%)均相对偏低,反映出学生在主动发现并积极思考讨论问题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考核方式较单一且有一定关联。目前,大多数的课程考核都以卷面考试或报告为主,而需要合作完成的作业或者课堂展示的考核占比较少。学生习惯在考前突击复习,而不是将课程的学习贯穿始终,导致学生缺乏提前预习和梳理知识结构的主动性。因此,丰富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有所帮助。
(七)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课堂教育实效不高
针对课程内容,以连续两个学年的跟踪数据分析,学生比较关注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基础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广深性知识,其中学生对拓宽知识面、专业基础课内容充实、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较为关注。同时,学生们还提出了希望通过课程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注重公共基础知识的教育,真正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八)缺乏劳动教育,学生集体意识、劳动意识不强
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高等院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美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同时,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参与调研的学生调查数据发现,76%的学生参加过劳动教育,主要以社会公益活动、本专业领域的实习实践、校园清洁为主。在帮助效果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劳动教育在“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帮助效果较好。
六、“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体系实施路径
(一)探索学风培育长效机制,夯实“乐学”基础
发挥学校的主体能动作用,通过明确建设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等途径,全面推动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和完善学风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可操作性强且符合学校校情的学风建设奖惩实施方案,设定科学严谨的学风评价指标。其次要把握管理及服务的原则,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的氛围提供服务,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学习观念。
(二)构建科学规范约束机制,营造“勤学”氛围
通过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考试管理制度、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等手段,以构建约束机制为依托,强化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培育和挖掘优秀骨干教师,提升“会学”能力
学生在学风建设中占据主体地位,学风建设的核心是对学生全面负责,而教师的职责是培德育人,教师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学生。以推进师德建设作为推进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教师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关系的认识水平,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提高教师的育人技能,以此带动学生乐学善思。
(四)打造核心价值观校园平台,促进“学思互融”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学风建设为主线,通过打造校园文化平台、学术科研平台、网络教育平台等,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创造知识的能力,打造“学后反思,学有所思”的“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