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骞
(晋能控股集团,山西 大同 037003)
麻家梁矿位于山西省朔南矿区,是一座年产1 200万t的特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双水平开拓方式,现开采一水平,开采煤层为4号煤层,煤层厚度约6.5~7.5 m,布置有两个高产高效放顶煤工作面,年产达到了1 200万t的能力。矿井自投产以来一直采用单轮顺序放煤法,原煤含矸率普遍较高,最高达40%以上,在多出煤的同时,排矸量也显著增加,致使矿井经济效益水平并不高,本文以椭球放矿理论为指导,依据煤层参数,对放煤方法进行优化[1-2]。
麻家梁4号层一盘区14106综放工作面,工作面倾向长280 m,煤厚6.5~7.5 m,开采深度为520.4~561.3 m,煤层f值为2.5。工作面选用ZF13000/25/38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支架,工作面机采高为3.5 m,顶煤厚3~4 m,采放比为1∶0.86~1∶1.14。设计的放煤方法为单轮间隔放煤法,应用此法发现顶煤中的含矸率较高,优化为单轮分组间隔放煤法后,实现了顶煤回收率高、煤炭含矸率低的良好效果。
依据放煤漏斗理论计算可知,在顶煤厚3~4 m,放煤漏斗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2°时,形成两个互不交叉的放煤漏斗,最小间隔3架支架。基于此,沿着工作面每6架划分为一个区段,其中1~3号架为一级,5号架为二级,4号、6号架为三级。为了减少放煤过程中的混矸率,应尽量让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具体放煤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放煤工艺示意(m)
放煤步骤如下:
步骤1:三个放煤工紧跟采煤机同时放一级支架(1~3号支架)顶煤。
步骤2:一级支架放煤完成后,三个放煤工间隔三个支架同时再放相邻的一级支架(7~9号支架)顶煤。
步骤3:相邻一级支架顶煤放完后,三个放煤工返回先放二级支(5号支架)顶煤。
步骤4:二级支架顶煤放完后再放相邻的三级支架(4号、6号支架)顶煤。
之后,放煤作业重复2~4步骤的放煤过程。
单轮分组间隔放煤法与单轮间隔放煤法相比,不仅提高了顶煤的回收率,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顶煤的含矸率。以3~4 m顶煤为例,单轮分组间隔放煤工艺每个循环6架支架只产生一个煤岩分界面,较单轮间隔放煤工艺(见图2),煤岩分界面降低66%,减少了放煤过程中因相邻支架矸石蹿入而造成的提前见矸的情况。
一级支架放煤过程中,不会有相邻支架矸石的蹿入,矸石主要产生于顶板。三级支架在放煤的过程中,随时会有相邻支架矸石的蹿入。采用单轮间隔放煤工艺时:在“见矸关窗”的情况下,会导致图2中间隔架上方的顶煤无法回收,完全不混矸石的情况下,顶煤的回收率约为50%;允许含矸率为17.5%的条件下,顶煤回收率为62.7%。采用单轮分组间隔放煤法:在“见矸关窗”完全不混矸石的情况下,顶煤的回收率约为75%;若允许含矸率为7.2%时,顶煤回收率可达到97%。
图2 单轮间隔放煤工艺示意(m)
可见,放煤操作实现“见矸关窗”,关系到顶煤中含矸率的多少。因此将一级、二级、三级支架用绿、黄、红三种颜色加以区分,以促进操作工在放煤环节实施 “定量化”“见矸关窗”操作。
应用单轮分组间隔放煤工艺时,为促进操作工在放煤环节精确掌握各级支架放煤时的摆梁角度、放煤时间,进而指导放煤工的现场实际操作,对放煤环节的操作进行了“定量化”试验。试验地点顶煤的厚度为4 m,泵站压力30 MPa,在移支架为6架,分为3组。
试验结果显示:一级支架总放煤时间平均为75 s时,尾梁最大摆动角度为24°;二级支架总放煤时间为48 s时,尾梁最大摆动角度为13°;三级支架总放煤时间为23 s时,不需摆动尾梁(各级支架放煤形态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支架标准形态时后摆梁与水平成38°,向上最大摆动20°,向下最大摆动39°,放煤口的最大宽度为1 048 mm。
图3 一级支架放煤示意(mm)
图4 二级支架放煤示意(mm)
图5 三级支架放煤示意(mm)
通过现场试验发现:一级支架放煤时,若放煤口全部打开时,后溜煤量较大且煤尘较多,不易观察见矸情况。当放煤口开1/2时,大块顶煤无法放下,将放煤口开至3/4(尾梁最大摆动角度24°)摆动两次尾梁,有利于顶煤的下放。二级支架放煤时,顶煤量较少且破碎较充分,将放煤口开1/2(尾梁最大摆动角度13°),有利于顶煤的下放。三级支架放煤时,顶煤破碎充分,同时顶煤量少,只需收回插板即可。
通过现场“定量化”操作试验,精确确定了单轮分组间隔放煤工艺条件下,放煤时各类支架的摆梁角度、放煤作业时间,实现了现场放煤工实际操作的“定量化”。
1) 单轮分组间隔放煤法与单轮间隔放煤法相比,煤岩分离面更少,混矸率更低,煤炭回收率更高,在允许含矸率为7.2%的条件下,顶煤回收率可达到97%。
2) 麻家梁矿全面应用单轮分组间隔放煤工艺后,不仅技术经济效果显著,商品煤产率提高8%,每年还可减少排矸约80万t,节约排矸费用2 400万元,增加商品煤产量80万t,按吨煤400元计算增收32 000万元。同时,减少了矿井各类生产运输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