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庆珠
摘 要:我国从建国之初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人口的生存条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发展政策、人才的引进情况、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都有密切联系,发展农村经济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下文会对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农业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其巨大的,我国国家领导对于农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近几年提出了多种农村经济改革的手段:增加农业的补贴、重视农村教育、保障农村医疗、免农村税收等。这些手段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保障,从根本上为我国农业经济良好发展创造环境。
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实施决策调控等环节提出了具有实际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使我国农业的正确发展过程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严谨化。农村人口众多,社会关系较为复杂,各个地区的农业种植条件都有所不同,只有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力度,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平稳快速的持续发展。
二、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一)农业经济转型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农业也处于转型阶段,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的种植,销售渠道也相对比较单一,各地区没有树立特色品牌意识,但现在已经逐渐向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机械化设备大规模的发展农业种植,部分地区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地条件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国家也实行了集体承包的经营模式,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进行了改革。
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往的线下销售扩展到了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创建了各个地区的独立品牌,参与购物平台的扶农政策,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量。同时,我国农业经济也积极向海外拓展,重视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产生的附加价值,开展国内国外的销售模式。
(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短缺
随着城镇和乡村联合发展模式的推出,农村外出务工的青年人,数量越来越多,真正留在农村进行务农的,只剩下年龄较大的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文化水平都相对较低,不能适应当下的农业经济改革,对于新兴的农业市场没有敏锐的嗅觉,阻碍了农村的产业升级,虽然国家大力发展三支一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做村官,但是由于大学生并不是全部都进行过农业体系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也主要是摸索为主。因此,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缺少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的指导,对于农村的机械化建设和经济变革的适应程度都有很大影响。
(三)国家出台相应的农业经济政策,扶持农村发展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虽然科技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判定标准,但是如果没有第一产业,作为经济支撑,国家无法投入精力提高科技实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因此国家十分关注农业问题,对于农业问题的解决也陆续出台了多种方案,利用相关文件和相关政策促进农业问题的规范实施,保证农业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四)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可以实施种植业的土地面积十分广泛,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情况,部分地区受客观条件的影响,适合的农业作物对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而部分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产品作物的生长,农业经济相对发达,导致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产业结构并不是十分合理。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农业发展区和牧业发展区等等区域之间的差异都十分明显,国家虽然已经针对部分地区实行了相应的政策,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发展相对困难,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仍然是我国农业面临的较为艰巨的任务。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以小规模的家庭生产模式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使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农民群众没有能力发展大规模的产业链,农民群众承受的风险较大。当地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同时要拓展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创立当地的特色农业品牌,积极联系相应的制造产业,解决大部分的农产品销售问题,避免由于各种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农产品堆积在农民群众手中,造成大量的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生产情况打造农业品牌,例如东北地区由于土地肥沃,水稻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因此东北地区大力推廣水稻产业,将水稻打造成东北的著名农产品标志;四川的果冻橙和耙耙柑由于口感和质量远超地区,也成为了四川主要经营的农产品品牌。其他地区也应该借鉴这样的经营模式,创造独属于自己的产业品牌,加大农产品的销售量。
(二)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员作用,定期组织集体培训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领导和组织,因此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投入和培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地政府要积极聘请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人员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计划、执行和决策提出有效建议,同时为了避免当地农民群众离开了专业人员的指导就不知道应该如何科学的规划农业生产方向和目标,当地农业部门还应该组织经济管理人员定期的对农民群众和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组织培训,为其科普农业经济管理知识,规范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
除了对农业经济发展知识进行科普,还要明确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引入优秀的社会农业资源。其次,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农业工作要构建明确的生产结构,分别对如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整体发展农业经济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后,当地的农业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针对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人员的绩效制度,有效地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使管理人员可以更加灵活的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灵活性的同时确立工作的制度性,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潜力。
(三)响应国家政策,加快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创新
国家针对农业经济制度的改革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是目前政策的落实还是面临许多困难,想要推进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首先要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改革之初,我国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作为推广试点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通过吸取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改革经验,想要顺利进行土地改革要保证土地流转流程的合理性和便捷性,简化土地流转的程序,确保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会损害农民的自身利益,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信赖感,但是在保证农民群众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国家的土地资源不会再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流失。
进行土地改革后还要更新农村的管理层,当前国家针对农村主要是利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根据调查显示,这样的管理模式并不是十分有效,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型人才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面对的艰巨任务,国家要完善农村的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政府要缩小农村与城镇的政策差距,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补助政策,将政策条件向农村倾斜,给予农民更多便利条件,促进农民投身到农村经济的建设中去。
(四)认真考察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针对我国各地区之间环境差距过于巨大,生产条件差异性较大等情况,我国的各级领导应该按照各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选择适合的农产品作物以及种植方式,对于资源条件不恶劣的地区,可以人为的进行改造,尽最大的可能使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向适合发展农业经济的方向转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是使农业发展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各地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秀颖.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与任务[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215.
[2]王颖,戚英雷.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 2018(25).
[3]张瑞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