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梅,张娜,李贵平,韦莹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是临床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骨髓造血功能发生严重缺陷的主要方法,通过HSCT,能够帮助患者重建造血功能[1]。但进行HSCT 的患者,在治疗时常使用大剂量化疗及放疗物质,这不仅会使患者骨髓造血受到抑制,还会增加患者细菌、病毒及各种真菌感染的几率[2]。因此,对于接受HSCT的患者,移植后如何有效预防感染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以往的干预中,临床对于HSCT 患者感染预防的干预,主要以常规护理为主,但这样的护理模式缺乏一定的预见性,对感染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次研究则基于预防视域下,通过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HSCT 治疗的62 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探究,对HSCT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如何有效降低HSCT 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 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5 例、16 例;年龄18 ~54 岁,均数(36.07±5.65) 岁;造血移植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骨髓移植例数分别为11 例、10 例、10 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7 例、14 例;年龄18 ~55 岁,均数(36.51±5.07)岁;造血移植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骨髓移植例数分别为11 例、9 例、11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征;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病例资料不全的患者;研究中途退出者。
两组患者均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移植:方案为洛泊+CEAC,洛泊50 mg×1 d,CCNU 0.2 g/m2,C T X 1 2 h/ 次,1.5 g/m2×4 d,V P-1 6 1 0 0 m g/m2·d×4 d,Ara-C100 mg/m2,12 h/ 次×4 d。无 血 缘关系异基因移植:方案为Bu+Cy+ATG,Bu 0.8 mg/kg,6 h/ 次 ×4 d,Cy 60 mg/kg·d×2 d,ATG 5 mg/kg·d×4 d。血缘关系HLA 单倍体相合移植:方案为CCNU+Bu+Cy+Ara-C+ATG。血管关系HLA 全相合异基因移植:方案为Bu+Cy。在移植前,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并准备手术所需用品;移植术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紧密配合术者完成移植手术。
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与护理干预:对病房及其内里的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告知患者各项注意事项,为其做好全身消毒工作。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严格按照院内消毒标准净化自身,在患者住院期间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出现异常,报告医师并为其做好相应的处理。连续护理1 个月。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及护理干预:免疫力低下及功能延迟、放化疗和预后免疫排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易于出现早期感染的重要因素,针对性这些因素制定减少感染源、肠道净化护理、心理护理等针对性预防及护理干预,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其身心状态。具体方法如下:①环境净化护理。在患者进行移植后入住院内病房前,使用过氧乙酸熏蒸法对病房内的环境进行高强度的灭菌处理,同时,使用紫外线照射对被子、衣物及纸巾等进行消毒处理。在患者穿上无菌服前,告知其个人体表无菌化的对预防感染的重要性,为其剃去全身毛发与修剪指甲,并指导患者进行鼻腔、口腔及全身清洁。之后,在患者治疗期间,每天对其进行五官护理(3次/d),使用碘伏稀释液擦浴(1 次/d)。②肠道净化护理。在患者进行HSCT 前1 周,遵医嘱指导其服用抗生素,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灌肠,清洁其肠道。使用紫外线或是微波消毒的方法对患者所需的食物、餐具进行消毒处理,护理人员可加强消毒巡视工作(2 ~3 次/d),及时处理灭菌不达标的食物与餐具。此外,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及营养吸收情况制定饮食计划表,为其安排易消化、高维生素与高热量的食物,限制患者每次进食数量,增加患者进餐次数,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嘱咐患者多饮温水,禁食生冷凉菜以及油腻性食物。③护理人员自身净化。更改院内制度,对负责消毒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加强其HSCT 预防感染的意识,并强化其护理技能。护理人员进入到无菌室前,要严格按照无菌室的要求步骤清洁自身,同时限制每位护理人员进出的次数,每次进入无菌室的人数不得超过3 人,同时缩短每位人员滞留时间。④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如倾听患者主诉,使用注意力转移法转移其注意力,疏导其不良情绪,主动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连续护理1 个月。
观察两组早期感染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①早期感染标准和监测:移植30 d 内,患者监测体温>28.5℃,且持续或反复24 h 以上;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血、痰、尿等培养,出现阳性或感染病灶则为感染。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工作调查表进行评价,评估对象为患者,包括护理态度、细致度、耐心度、专业水平4 个评分项目,分值为0 ~100 分,单项分数25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调查表的内容效度CVI 为0.89,内在一致性Cronbach's α 为0.90,信效度较好。
本次数据用SPSS 20.0 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并分别行χ2、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移植术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早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期感染发生率比较[n(%)]
观察组护理态度、细致程度、耐心程度、专业水平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 s )单位:分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 s )单位:分
护理态度 细致度 耐心度 专业水平组别 例数 观察组 31 20.13±3.04 21.01±2.87 20.69±3.51 20.33±3.07对照组 31 15.46±3.34 16.42±2.69 15.42±3.67 15.48±2.44 t 5.17 5.83 5.19 6.18 P<0.01 <0.01 <0.05 <0.05
HSCT 是在大剂量放化疗清除患者体内恶性细胞后,再将提前备好的自体或异体造血细胞经静脉回输到患者体内,以重建患者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3]。然而,在HSCT治疗早期容易发生感染的情况,因此,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对提高HSCT 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早期感染发生率(6.45%) 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优质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能够降低HSCT 患者早期感染率。这是因为患者进行HSCT 需要清除体内细胞,其免疫力会有所降低,所以在早期预防感染工作中,空间环境与人体环境净化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步骤[5]。对患者入住的病房以及患者个人进行灭菌消毒,能够避免外部细菌侵入到患者体内;同时,对患者进行灌肠、食物与餐具的消毒处理,可保持患者肠道清洁,并能有效防止细菌、病毒入侵,使患者的免疫系统下降。另外,研究还得出,观察组护理态度、细致程度、耐心程度、专业水平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优质预防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能够加强其感染预防意识,并且还能提升其工作技能。同时,为患者解释自身清洁的重要性,能够提升患者感染预防意识,能够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也会随之提升[6]。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消极情绪,还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护理中应用优质预防及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并能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