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ede in Italy”一直是设计界的标杆,这诠释着意大利设计的精细考究和意大利制造的顶级工艺。而更为重要的是“Modo Italiano”,这是在意识形态上的批判性研究方式,从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面向反思社会现象,解读设计的价值,这也是意大利设计哲学之所在。本文回溯意大利设计的个案,探究其中的设计人类学考量,以设计为介质审视人类时代的来临,为现代设计的诸多症结提供多方面的讨论,也让重塑设计的定义有了更多可能性。而如今人类学在商业运用中更加广泛,作为设计者需谨慎视之,思考如何以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设计伦理自觉在设计中实践以人为本的设计构想。
关键词:人类时代;意大利设计;设计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J5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3
人类学是对社会和文化的比较研究,它反思人类及其所关联的事物。设计人类学是人类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学科。早期殖民统治借助人类学得以扩张,商业应用人类学分析获取更多价值。设计者借人类学视角进行设计研究。
Wendy Gunn(温迪·冈恩)和Oared Donovan(贾里德·多诺万)在《设计与人类学:创造力与感知的人类学研究》中讨论了设计与人类学如何协同工作的三种设计人类学模型:dA(design Anthropology)、Da(Design anthropology)、DA(Design Anthropology)。 dA理论贡献是人类学,而不是设计。设计遵循人类学的先驱,采用理论理解或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主题;Da实地考察为设计服务,人类学服务于设计;DA设计学和人类学的学科在努力的融合中相互学习。设计人类学可以采用任何这些模型的形式,为了解决当今的现代复杂问题,是多学科交叉协作[1]。
“Mede in Italy” (意大利制造)一直是设计界的标杆,这诠释着意大利设计的精细考究和意大利制造的顶级工艺。而更为重要的是“Modo Italiano” (意大利方式),这是在意识形态上的批判性研究方式。在当下社会以利益驱动或审美驱动外,从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面向反思社会现象,深入剖析“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学是基于具体社会背景的实证研究,本文回溯意大利设计经典之作,在历史脉络中理解意大利设计哲学及人类学。具体来说,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意大利设计里的设计人类学考量: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人的消费行为以及人与消费之物的关系。
1 审视人类时代的扩张,探究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1.1 对标准化的反抗,以人为本的设计构想
设计者面对工业化的突然崛起,从抗拒到不拒绝,从妥协到积极接受,最终也无法抵挡洪水猛兽的现代化。马金托什主张直线、几何造型、黑白中性色计划,他的探索为机械化、批量化奠定了基础。其成为现代主义设计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密斯·凡德罗提出“Less is More”(少即多),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寻求形式和功能间的平衡。
而后现代建筑设计师文丘里旗帜鲜明地挑战密斯的“Less is More”原则,以“Less is a Bore”(少即乏味)对现代主义蔑视人的心理需求进行批判。“乏味”强调了人的心理需求,是设计者从关注一个物的形式与使用功能到对人的心理功能的关注,把人放在了设计的基点去思考设计,这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转向。在固化的功能与形式的设计结构原则上展开多方位讨论,强调了现代设计忽略了很多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让设计有了更多元的可能性。意大利设计以“la forma segue il divertimento”(形式追随趣味)作为回应,让使用功能成为象征性表述,而趣味性成为设计的重要指标。如唇形的红色沙发STUDIO65,Bocca,Grufram1972(格鲁夫兰1972),是对形式追随功能的反问,它认为每一个物体都传递一种信息,而使用功能必须从象征中提炼,以此论证功能无法也不能限定形式。
孟菲斯集团毋庸置疑是后现代设计的分水岭,在索特萨斯的带领下展现了设计史上的新顶点:以实验性设计为创造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一种创新的途径和语言。他们的作品常以明亮的色彩和不符逻辑的意外视觉冲击力挑战可能性,戏谑的形式调侃冷漠的标准化设计,矫枉过正的激进手法将设计推进新的深度。如果人类学家就像是不同文化或群体之间的翻譯介质,他们观察、刺探、诠释,那么孟菲斯试图让设计来完成这项任务:用设计的力量唤醒人的感知,让感知力成为生命的触角。阐述了一个设计的物应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传递更多的信息,成为沟通情感的媒介,让设计的世界和物的文化与我们的内在发生情感连接。例如,载入设计史册的作品“E.Sottsass Carlton,Memphis 1981”(索特萨斯的异形书架),或“Tawaraya di Masanori Umeda 1981”(多功能的四方环形床),围坐其中,可以谈论或沉思或娱乐庆祝,它让人与人在一个方寸间发生关联,让人们的心理距离更加亲近[2]。这是意大利设计对关于人与现代设计的物的关系的讨论,把人这个生命体放在了设计进程的起点,这也是设计人类学的研究基点。
现代人是一个社会人,这是莫斯的社会性人观,设计者应从人类学的面向探讨人在生物属性之外的社会性。设计者也就必须观照人物以及所在的空间的整体环境,同时所处的空间也是生活方式的呈现方式。而意大利设计对现代建筑的批判更是声嘶力竭。
1.2 探究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1873年,意大利地质学家Antonio Stoppani(安东尼奧·帕尼)就认识到人类在地球系统上的强大力量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并称其为“人类时代”。其中,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人类世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代将于2021年提出正式提案,也就是说,我们将从“全新时代”过渡到“人类时代”(Anthropocene)[3]。
意大利设计团体Superstudio(超级工作室)光怪陆离的图像对现代建筑作出反思,如《连续性的纪念物》展现了全面城市化的建筑模型。中国的长城、哈德良长城和高速公路,如同经纬线一般,代表我们理解地球后留下的痕迹。将自发建筑、感性建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绿色建筑和天马行空的建筑之类不切实际的幻景一并剔除,我们渐渐走向“连续纪念物”:这是在被科技、文化和各种帝国主义同质化的地球,整个从这建筑单一、永续的环境中浮现[4]。Superstudio批判了现代建筑的最終走向,人类早已突破了生存的局限,然后肆意扩张,挣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在无垠的宇宙中扩张领地。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呼应着空中的人造卫星。在被科技、文化和各种帝国主义同质化的地球上,人类还征服自然,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布下天罗地网,意欲所有的生物都为之屈服,这就是“人类时代”。
Superstudio的作品多为实验性的,他们在概念上成熟地使用隐喻而完整地示例人类探究自身的终结,对现代建筑最终走向提出了怀疑。皮特·布莱克(Peter Blake)在《Form follows fiasco》(无效的形式)中对现代建筑为何不奏效给出了答案:完美的现代建筑的精准测算并非以适宜人类生命的栖居为准。
他们是一个设计团体,更是一群哲学家,作为设计者必须认真审视人类时代如何与大的生态和谐共生的大议题。他们对建筑的本质的拷问更确切地说是对生而为人的本质的拷问。他们认为设计并非创造一个物,而是用设计作品作为火把,点燃他们的思想,并得以传播。而设计的最终呈现方式服务于设计思想概念的传递。他们对设计目的的修正,设计人类学关注的人应该在更大的空间维度去思考,让人回归到自然的生物属性去反思生物的多样性,即便是如今,在意大利设计课程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课题也占据很大的比重。这也是意大利设计哲学之所在。
不只是设计者,作家Italo Calvino(伊塔罗·卡而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用古代使者的口吻对城市进行了现代性的描述:连绵的城市无限地扩张,城市规模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感受能力,这样的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了。这就是后工业社会中异化了的城市状态,而这种状况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但即便城市是一个异化的机器,也不可或缺。只要我们还是文明社会的一分子,就无法置身事外,理想主义者为抗拒工业文明的乌托邦式的逃离无法救赎。或许,如Manredo Tafuri(曼雷多·塔夫里)所言:建筑师的养成,应如“社会”的思想家一样,了解适合都市现象学介入的领域,形式如何说服大众,对自身的研究如何作自我批判,以及从形式调查层面对建筑作为“客体”和都市组织角色之间进行辩证[4]。
2 消费性社会里的设计伦理自觉,剖析人的消费行为
现代人的本质是一个消费人。审美区分产生的差异,建构自我尊重和地位象征,以此获得社会认同,最便捷的方式便是通过消费得以实现。以商业为引擎,设计是助燃剂,现代人居住的城市就是一个完美的工厂,是为生产和消费而存在的机器式工具。
从原始穴居到高楼林立,生产力的资本化的发展没有止尽,科技的进步是它的存在方式。百年工业文明倚仗能源持续扩张,人类生存方式也随之不断变革。而互联网的强势来袭,生产力的资本化依附科技在快速迭代。利益驱动下的商业主义设计是量级的蔓延,逐渐放弃社会责任、去伦理化的设计态度,只为资本积累的诱导消费。看看为增加市场份额催生出的“报废率”,或因不安全设计导致的死伤比比皆是。如在儿童玩具设计领域,给儿童设计的化妆包玩具、口红、指甲油、戒指等的消费诱导。比起安全隐患或材料的安全性,价值观导向有时更让人心情沉重。
尤其是在当今社交媒体驱动的世界中,为跟上不断变化的趋势的力量是压倒性的。媒体广告把公众变成了一群无脑消费者,巧妙地利用文化人类学进行分析,从动机研究、市场分析到商业模式的建立,精准地切中要害,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捆绑。设计师将人类学的研究分析利用得出神入化,成为利益驱动的商业利器。可见人类学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谨慎的是,设计者对人类学的应用有时很难清晰划分其界限,这需要设计者悉心洞察。
反思这些行为的最终指向,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有相当确切的描述,地球已然人类化,机器正趋向生物化,让人痛心疾首的还有生物趋向工程化。人的感知力被淹没,情绪在消失,麻木地看着环境恶化,人与人在高层建筑里物理距离越密集,但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城市的扩张让人与自然的亲近变得奢侈。智慧的文明这是进步还是倒退?这也是Papanek(帕帕内克)在《负责任的设计》中提出现代设计的目的性理论新的起点:设计应该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为人们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考虑生态资源使用问题、人的感知力的缺失问题等。
其实,“负责任”又岂止是设计呢,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去设计自己的人生,这也是Enzo Mari(恩佐·马里)的《Autoprogettazione》(自我设计)作品的设计主张。这个作品非常“原始”,包括一些板材钉子以及一份组装说明书,他鼓励每个人自己动手去创造和完成这个设计,目的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再创造中发现自己内在的知觉。这在经济萧条时期或是贫困地区传递了让人振作的力量。他的愁眉里有深沉叹息,又饱含力量,是他对消费世界的顾虑,是对真实世界的忧心观照,他是一个不择不扣的为真实世界设计的典范。
作为设计者自当反省,设计在创造商业价值之上,更应该关注人类生态的大议题,探讨人性的症结这些根源性的问题。摆脱工业文明表象的“技术膨胀”,反思被扭曲的价值观,及被腐蚀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感,审视人类的生存环境。应以人为本,有更大的人文关怀。具备高度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感,以批判思维反思在只为资本积累的消费模式下如何自救。设计师作为行动的参与者,更是肩负重任,以设计的力量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大循环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设计伦理从消费黑洞中觉醒,设计从利益驱动到以人为本,如此人类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才能是正面导向的。
3 物是精神上的边界的扩张,是各种不同关系的缩影
意大利团体ZPSTUDIO(ZP工作室)的项目“Anthropoceni”也是对“人类时代”的追问。他们通过当代技术将它们以不同的形状和材料复制博物馆收藏中的一些具有标志性的物品,再设计了一系列新物品[5]。
新设计的一部分着眼于“异”文化产生的物体,借以对原始意义进行搜索,通过它,我们追踪了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进化。人类学家Simone Ghiaroni(西蒙·贾罗尼)这样说:“这些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遥远:我们遍历从因纽特人到东非的世界各地的历史和地理以及人种学。然而通过技术和务实的创新重新提出了这些形式,这些形式仍然与我们对话,他们从遥远的上古之地继续与人类对话,与当下对话。”
博物馆里珍藏的古物,在当时当地是具有“现代性”的,是当时人类使用的痕迹。从历史的维度去思考,可见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生产方式以及人的精神活动。通过再设计,最终收集了一些看起来像未来的技术化石的物体。它们的特质也因此互相转化、渗透。古物件因此有了新的诠释,而新的物件带着过去的特质,让我们当下和过去发生关联。如黑格尔所说,主体是一个创造性的主体,在历史流变中转变,成为一个再创造的新主体。此时,物就不再只是所见的物件,而是有了生命的事物。意大利哲学家Remo Bodei(雷莫·博德)在《La vita delle cose》(物的生命)一书中区别了物件与事物。物件只是与主体相对的物件,而事物是人们对其进行情感投资的物件,而后这个物件就有了特质,成为人精神上边界的扩张,是人与物与空间环境关系的缩影。简而言之,事物是关系,关系是意义。将物体转化为事物,它唤醒记忆,重建环境,人们借由这个物来分析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内省工具。借由一系列的精神活动,我们可以拥有真实,成就安详。
这些来自古物件复制出的未来的技术化石的物体,带着过去的信息留存于世。化石在历史上一直是过去文明和时代的唯一宣言。设想我们当下人使用的物件,在经年之后成为现代社会的化石,我们将为后代留下什么?Massimiliano Adami(马西米利亚诺·阿达米)设计的《Modern Fossils》(现代化石)是最直观的真相。现代化石其实就是我们当代的设计史。它在过去是塑料、控制台、衣柜、灯、玻璃和花瓶,是用我们的消费社会的废料制成的,它们浸在聚氨酯的岩浆中,留下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足迹[2]。每一个物都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
艺术与手工艺之间进行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实验意义,表现为异质材料的恢复和转化以及纹理和颜色的混合。使用组装技术,M.Adami读取了我们当下的痕迹,并为家庭景观的对象赋予了新的含义。该设计并非源于回收的概念,而是旨在分析生态学主题,创造其美学和功能,引发人们思考那些物体的含义和形式价值,我们的消费行为在当下的空间,如何与自然生态发生关联。
从对古物的复制到我们当下的物以现代化石的方式,让当下连接过去与未来,是拉长时间维度,让人以俯瞰的视角去检阅人在空间中与物发生的关联。此时的设计人类学就具有更宏观的意义,是以设计去做人类学验证,以人类学进行设计分析,这样的交叉相融,也让设计人类学有了更开阔的视野。
4 结语
设计与人类学相生相长,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实践于设计研究,在设计进程中进行人类学的反思。设计人类学应用秉承人类学全貌观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反思,在固有结构原则上发现新的可能性。我们沿着三个方面,从设计人类学视角对意大利设计的个案进行解读,审视在人类时代的扩张中,人与消费的物在城市的空间关系,以讨论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对现代设计在形式与功能的批判中观照人的心理需求;探讨了人在生物属性之外的社会性人观,或是回归人的生物属性来探讨生物的多样性及人在生态环境中如何自处;而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辨析人与消费物以及消费行为背后的症结,作为设计者,在消费社会中应秉承伦理自觉的设计态度。以此领略意大利设计背后的哲学反思,如何将设计作为一种哲学实践,通过一种艺术的手段探讨社会问题。以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钻探设计的固有边界,以新的角度去重塑设计的结构原则。这不仅丰富了设计的内涵,也让设计有了更大的人文价值,并在商业行径中以设计人类学为正面导向,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构想。
当然还有经典时期的艺术设计大师Alessandro Mendini(亚历山德罗·门迪尼)、Bruno Munari(布鲁诺·穆纳里)等的设计都包含了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无法详述每个设计案,只是以此作为引子,让更多的人看见意大利设计背后深远的设计人类学考量,能有所得、有所鉴。
参考文献:
[1] 温迪·冈恩,贾里德·多诺万.设计与人类学[M].伦敦:英国罗瑞基出版社,2012:1-16.
[2] 达里欧·录索.我们时代的设计[M].意大利:卢佩蒂通讯出版社,2012:45,142.
[3] 人类世[OL].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hropocene,2020-11-09.
[4] 加布里埃勒·马斯特里格利.没有建筑的传奇建筑团体[M].倪安宇,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28,8.
[5]毛里齐奥·科拉多.未来的设计着眼于人类学[OL].意大利共和国报网,https://larchitetto-nella-foresta-design.blogautore.repubblica.it/2019/04/18/il-design-del-futuro-guarda-allantropologia,2019-04-18.
作者簡介:许昌梅(1989—),女,福建南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人类学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