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乐乐 杨佩佩
跨越800年,南宋的活色生香依旧散发着令人着迷的神奇力量。当20世纪80年代德寿宫遗址 “重现天日”,一砖一瓦间,连接着过去未来,成为南宋文化具象化的表达载体。而在这片土地上,又凝结了多少考古人、文保人、策展人的汗水与心血。正是他们的接力,让我们不断感受散落在城市细微之处的文化情怀,共同让历史光辉照进城市未来。
施梦以:考古回响时代之音
当我们回看过去时,总是习惯于去寻找文字的记录。德寿宫遗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浩渺的历史长河里,史料不会记录下那么多的故事。考古就是另一种再现历史场景的方式,考古人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出时代的声音。
施梦以是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本科学习历史学,硕士阶段将学习方向转向考古。他的父亲也从事博物馆相关工作,因此施梦以从小就有机会见到各种瓶瓶罐罐。不论是保存完好的精美器物,还是有些残缺的破损陶片,都深深地吸引着年幼的他。小时候的经历宛如一张捕梦网,编织了梦的起源。对文物的兴趣点亮了他的职业道路,长大后他满怀热情地成为了一名考古人员。
2018年起,他开始接手德寿宫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持续至2020年。曾经的宫殿究竟有多大?里面有过哪些器物?承载了怎样的故事?这些都是抛向他和其他考古人员的问题。历时近三年,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第四次考古发掘揭示了德寿宫南部中轴线及其西侧次轴线上的多组建筑组群,还出土了许多文物。
“考古不仅仅是挖掘出某样东西,而是尽可能地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解读不同的行为模式。”这是施梦以对考古的理解。采访中,他分享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一小块灰瓦,看似不起眼,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德寿宫遗址中发掘的都是灰瓦,并非北宋宫殿常用的琉璃瓦,这就说明南宋与北宋的宫殿风貌迥然不同。”越窑、龙泉窑,甚至是朝鲜的高丽青瓷都在遗址中被发现,这些美丽的艺术作品,在他眼中有更深刻的含义——它们有可能是南宋时期海陆贸易的重要佐证。
想要找寻南宋宫殿的遗迹遗物,并非易事。对施梦以而言,一年365天,大约有330天以上都潜心于考古工作。室外的工作环境是考古人面临的第一道坎,他们时常要面对夏天的炎热高温和冬天的刺骨寒风,这是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被问及这些,他放慢了语速,像是在回忆自己经历的风吹日晒:“不能说有多习惯,但是时间长了就适应了。”
密布的水系和潮湿的气候,本就使杭州的地下水位处在偏高的位置。2020年疫情期间,考古发掘被迫暂停两个多月,原本同步进行的排水工作也随之暂停。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能预料到会面临怎样的场景,但等到真正重返工作岗位时,他还是有些意外:所有遗迹都浸泡在水中。
随身携带工具,持续不断地铲土,走到哪铲到哪——这是施梦以的田野工作实况。乡野里并没有我们想象有的那么多金银宝藏,真实的考古情况也并不像《探索·发现》栏目中呈现得那般壮阔。学习考古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下田野实习却是分水岭。一边是坚守初心但风餐露宿,一边是转身离开收获安稳,是对文物始终怀有的敬畏之心,让施梦以坚持了下来。也正是有施梦以这样的坚守者,脚踏实地俯下身,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故事才能重现在我们眼前。
有时,他会接待小学生、社会组织和学会等团体,站在这片浸透了无数汗水的土地上,给他们讲解德寿宫遗址。他们中有的就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本地人。当施梦以看到他们脸上的惊讶,听到他们发出的感慨,发觉他们甚至也不清楚自己正站立在一片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遗址上时,施梦以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坚信,随着南宋博物院揭开层层面纱,越来越多人的脑海里将深深地烙上一段恢弘的印記,那就是南宋。
肖晔: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一块砖一片瓦,一段墙一截路,这是考古的发现路径。把零散的遗迹遗物变为华美的宫殿建筑,就是肖晔和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其他工程师们所要完成的任务。
2017年德寿宫第四次考古发掘开启。随着考古面积不断扩大,展示和复原的难度也不断加大。2020年3月,肖晔所在的团队开始设计方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专业的她,曾经参与过许多项目,包括南京城门的遗址保护工作。
然而,德寿宫项目却让她犯了难。受限于发掘面积和地理区位,德寿宫的考古成果并不十分显著,可看性较弱,本身的保存状况也堪忧。如何展现?“困难”两个字,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肖晔的工作台上摆放着《营造法式》,这是宋代李诫创作的建筑学著作。“我们不知道宋代的建筑究竟是怎么样的,所以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为了尽可能地展现南宋宫殿风貌,她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先是从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入手,再整理总结其他重要遗址的建筑特征。翻阅古籍,梳理文献,从过去的记录和前辈的研究里寻找契合之处。平面的文字给不了立体的印象,她就去找宋画,看宋代人是如何绘制他们的建筑。“前期调研做得越细致越充分,后面的问题就越少。”肖晔十分认真地说。
起初,她打算展现遗址中的一小部分——“最精华之处,可看性最强”。然而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应展现更多生动印记。考虑到这些,整个团队又重新设计方案,扩大展示面积。西区的展示面积直接翻了一番,80%考古开挖面积都用于了展示。
如此大规模的遗址展示,全国范围内都不多见,因此对肖晔和整个团队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一轮又一轮地修改方案,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思路。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效果图,但效果图的背后却是数十甚至上百次的讨论与修改。她拨开了工作台上厚厚的资料,笑着说:“光我这台电脑,就能找出几十张图纸。”
遗址中区的考古成果比较明确,也有相对应的文献。于是,肖晔和团队中其他工程师打算将一整层作为遗址展示,在保护棚罩内的第二层进行建筑的复原。而西区的建筑格局不够明显,没有太多的复原依据,因此肖晔和团队考虑用止水帷幕和棚罩进行保护。
肖晔坦言:“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复原后的中区是典型的宋风建筑,而西区的钢结构保护则充满了现代的味道。一边是宋朝风韵,一边是现代风格,肖晔有些担心,如果不作任何处理,会产生突兀的感觉。在协调整体的建筑形象上,她和其他工程师花了不少心思——在西区建筑组群上下功夫,尽量挑选颜色和质感与宋式风格相接近的材料……为了让大家有更美好的体验,每一细节都充满了思考。
除了整体风格外,古建院工程师们还必须面对现行消防规范。一座建筑中出现钢结构和木结构两种结构,如何进行消防认定?这是实践的难题。此外,中区建筑和西区建筑中只有窄窄的间隙,两组建筑的间距不符合现代的规制。
既要尊重考古成果,又要满足现行要求。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让肖晔和她的同事有些迷茫,但他们并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不停地沟通协商,不断地查找资料,甚至召开了消防专家论证会进行研究。最终,在消防部门和专家的建议下,团队创新采用分区消防认定的方式来解决中区的矛盾,又以连廊的形式巧妙地将中区与西区两组建筑串联形成一个整体,有效规避间距问题。
“很辛苦。”回想起过去近一年的工作,她停顿了一会,“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很多心血,接下来团队也都会持续监测,做好后期的服务。”
谈及初心,正是对文物的兴趣促使她选择了遗产保护这一相对小众的专业。相比于其他创造性和设计性较强的方向,这项专业和工作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文物是城市气质的一部分,自己也想为文保事业贡献一点力量。”这位90后女工程师在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守护着自己的初心使命,让遗产变得鲜活。
对于未来,她也有很多期待。“希望项目顺利推进,遗址展示和南宋博物院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德寿宫也能成为杭州的文化地标。”这既是建设者的美好愿望,也包含了杭州市民对重现南宋文化的憧憬。
张倩:博物院里“会讲故事的人”
一座博物馆,有了会讲故事的人,便真正拥有了灵魂。
之于尚在筹备中的南宋博物院,张倩便是那个讲故事的关键人物。素衣素颜、从容优雅、娓娓而谈,在她身上,有一份来自策展人的情怀与期许。
对普通观众而言,展柜中的文物,或只是一块块发黄的木头、一片片冰冷的金属。而她和策展团队的使命,便是揭开那层被历史蒙上的神秘面纱,勾勒文物背后静止的时间与文化,让观众感受超越语言的心动。用张倩的话来讲,她就像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试图运用自己的方式将浩瀚信息解构、整合、浓缩,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思想表达来激发观众共鸣。
张倩拥有多年的博物馆策展经验,曾全程参与西湖博物馆、五四宪法资料陈列馆等一系列地方特色展陈工作。2020年4月,当她被委以使命,担任德寿宫遗址(南宋博物院一期)展陈小组牵头人时,内心充满了欣喜与忧虑——欣喜的是,南宋文化作为杭州城市“金名片”之一,是她期待已久的必讲故事;忧虑的是,这个项目万众瞩目,怕自己空有一腔热情、实无攻坚取胜之力。
“扎实严谨的研究是‘讲故事的前提和基础。”为不负期待,她开始埋头于各种南宋历史文献著作,辗转于各家考古学者、历史专家。采访时,她的案头堆满了各色各样与南宋相关的书籍材料,身前身后、脚边皆是。时间紧迫,面对大量的筹备工作,她事无巨细都要逐个把关、协调。
“我们要打造一个集历史文化展示、遗址露明展示、场景复原展示、数字化展示为一体的智慧博物馆。通过南宋博物院这个窗口,展现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風格的南宋文化,突显南宋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她的理解中,南宋文化是“大俗大雅”的极致结合。正是艰困忧患和繁荣辉煌的交错并存,构成了宋人生活内容的多元、思想意识的多元、艺术品位的多元。
当谈及如何讲好故事时,张倩与我们分享了她领悟出的“剥洋葱”法则——逐层解构、层层递进,“剥”出节奏韵律。以解读临安城为例,张倩认为临安城是一座生长在山水间的城市,是中国山水城市的典范,并将此清晰地分解为六层,依此解读临安城山水大格局、城垣变化、城内水系网络、城内陆路(街巷)网络、城内厢坊格局、考古遗址。
那么,如何还原南宋时期临安城、德寿宫的真实面貌?尤其南宋相关出土文物存在较少的现实情况,这对解说文稿的故事性、展陈方式的丰富性提出了巨大挑战。张倩和策展团队打算在声光电、视频、视觉艺术、参与互动设计上下足功夫,确保观众的观展体验既生动有趣,又能全方位多角度吸收展览信息:比如利用考古出土实物(酒瓶封泥、围棋、茶盏、龙泉窑青瓷等)与多媒体3D空间演示场景有机结合,数字化模拟还原德寿宫的生活日常、高宗的“退休生活”;通过动画纪录片的方式,讲述高宗、孝宗、光宗三代帝王(两宫并置、过宫风波)的恩恩怨怨……
一千个观众的眼中,便有一千个南宋,“取舍”是摆在张倩面前的另一道难题。一方面是内容丰富庞大,凝练本身就需要割舍;另一方面,聚焦个别具体史实,学界不同派系之间存在多种主张。“策展人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立场,我们必须要展现具有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内核,继承、传播、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这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所在。”张倩说道,“目前展陈小组的工作正处于文案解说的打磨阶段,第三稿已提交评审组审核。”这份文案是此次展陈工作的核心,如蓝图一般,凝结了所有的构思与创意。
听闻策展业内有句行话:“策展人得头脑灵活。有时是助手,有时是建议者,有时是协调员,有时是发明家。但最要紧的还是对策展的热情和爱——甚至带上一点儿痴迷。”采访时,当张倩拿出一堆自己的绘图手稿,俯身向我们耐心解释临安城山水格局时,我们在她灼热的目光中望见了这份“痴迷”,以及南宋这段故事未来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