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交融,城市要在文化遗址上继续生长

2021-05-10 16:38王幸芳
杭州 2021年1期
关键词:临安博物院西湖

王幸芳

千百年来,杭州浸润着南宋文化,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新世纪以来,一场如何让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魅力共生的讨论,也在杭州的土地上持续进行。近期,德寿宫遗址将建南宋博物院,这成为杭州融通古今的一大关键所在,也为未来杭州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启示意义。

记 者:杭州有着丰富而鼎盛的南宋文化。南宋博物院的建设,将是中国第一个专题性国史博物馆。南宋博物院的建成,对杭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华 芳:800多年前,遥远的欧洲,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而在南宋,杭州已经都市繁华,民物康阜。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南宋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巅峰。

南宋博物院建成后,就有了一个集聚的空间,可以直观、全面地展现南宋文化、社会经济和历史脉络。南宋博物院一期落地于此,可以增强德寿宫遗址的可看性,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呈现出一个精致繁盛、极致审美意境的南宋皇城。

其次,南宋博物院作为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中的核心项目,是杭州南宋文化保护展示的重要突破口。

此外,对周边地区来说,南宋博物院建成后将促进杭州从西湖旅游迈向城市旅游的转变。从西湖过河坊街到博物院,游客体验是从清河坊的动到博物院的静,从清河坊的市井到皇家静谧高雅的氛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览体验,而且还给游客提供了留下来慢游的空间。

记 者:南宋博物院将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参观。我们将在历史遗迹、建筑景观与虚拟场景的转换中,获得沉浸式的参观体验。我们对南宋博物院还可以有哪些期待?

华 芳:我们不止可以期待南宋博物院能够用现代技术,让我们多元化地感受到精彩的南宋文化,届时还将有许多能让我们带得走的、丰富的文化产品。文化是符号,也是品牌,只有融入我们的生活,才有传承利用的延伸意义。

记 者:从凤凰山到吴山,从西湖到钱塘江,您曾带领团队多次梳理南宋文化景源。在这一过程中,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华 芳:我的体会是,了解了城市深厚的历史与资源才能感知城市文化之魂,进而找到对这座城市家园般的归属感。2003年,我从做八卦田区块规划开始接触南宋历史文化,了解到这里从800年前南宋皇家的籍田(或郊台)演变为乡村农业养殖与石材加工仓储的地方,巨大的反差激励着我努力探索保护文化遗产兼顾民生发展的理想之路。2007年,做八卦田综合整治和凤凰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基于深入的调研,我们提出的规划思路是要保留千年发展的文脉。不仅保留千年白塔、八百年南宋遗址,还保留了百年闸口铁路工业建筑与构建遗存,这些建筑空间为后来基金小镇的发展预留了重要的产业空间。同时,在7平方公里的景区山林空间里,我们梳理出100多处景源,整合出43处景点。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丰富的文化资源藏在山水之中不为人所知。正如苏轼所说:“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因此,我们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记 者:在您接触杭州南宋文化规划的18年时间中,您认为,与其他城市相比,杭州平衡遗址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情况如何?

华 芳:一方面,杭州的城市遗址保护比周边的城市更为困难,尤其是在协调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設的关系上更为困难。2000年,杭州开始就南宋皇城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申报名为“南宋皇城遗址”。2001年,国家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临安城遗址”,范围足足扩大约20倍。可见国家层面对南宋临安城整体保护的重视。对杭州来说,临安城遗址本身所处的就是杭州最繁华的市中心,甚至是叠压了隋唐、吴越、宋元明清多个时代的文化积淀。各种保护要求交织在一起,保护压力大、规划协调难。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出台了。当时我也全程参与了编制,如果说南宋临安城遗址是一座“活着”的都市型大遗址,那么《保护规划》就是一个“活着”的规划。它的亮点在于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思路,尽可能通过城市道路结构、水路分布、城墙走向,来展示南宋临安城的城市结构。

另一方面,我们在保护传承上的亮点很突出,原因在于杭州一直很重视南宋文化。比如基金小镇的推出,是千年文脉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新业态的结合;比如清河坊是南宋地下遗址文化内涵、近代历史街区与商贸文化的融合,从中可以感受到北宋柳永笔下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的意境。德寿宫方案设计的演变历程,也体现了杭州高水平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认识过程,从国家文物局2013年批复同意的结合旅游集散的服务功能到现在的“遗址公园+博物院”模式,从为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变为文化资源“唱主角”,杭州对南宋文化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 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他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坚信,城市可持续的发展,一定要与积淀的历史资源相协调。

华 芳:2010年,做《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导则》时,针对杭州老城14平方公里区域,我们用的是针灸式的办法,把一些历史内涵的东西表达出来。用现在未来社区的做法,还要再植入智慧。我们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把过去的点点滴滴用意象表达出来,可体验、可感知就够了。就像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我们呼唤‘场所精神”,我们要体现南宋的场所精神。其实,这十多年我们探索了很多,但是我们的构想都还停留在构想上。保护和建设的矛盾,不一定是解决,而是可以协调,进而促进高水平的建设。前段时间,上城区开展清河坊高品质街区建设。南宋御街和清河坊,一个是杭州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一个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它们一边连着西湖,一边连着德寿宫遗址,将来杭州的城市旅游和西湖旅游是打通的。我们要重新认识价值,做好街区保护,梳理业态发展,更要出台导则来引导。我还是认为,通过不懈地探索,我们能够找到一条保护、发展、高品质建设并行不悖的合适路径。

记 者:杭州在高水平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弘扬具有千年“造级”风采的南宋文化。接下来,德寿宫将如何与南宋皇宫、三省六部、太庙遗址等周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串联?

华 芳:从游览内容上看,文化是互补的,这些遗址展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德寿宫是皇家园林与宫殿楼阁群落,太庙是皇家祭祀礼仪,三省六部是高层管理机构,孔庙是府学文化。文化之间又是互动的,当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打包后,我们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南宋文化的底蕴。从串联方式上看,要在信息系统上有所反应,可以打造南宋皇城App。哪里是园林、怎么游览、怎么快速到达景点等问题都可以在App上得到解答。

记 者:您带领团队先后为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编制相关保护规划,为杭州“三世遗城市”作出了贡献。在您看来,与之前的申遗相比,杭州南宋临安城遗址的申遗有哪些不同?未来,杭州将如何推动南宋临安城遗址的申遗,打造世界遗产群落?

华 芳:南宋临安城遗址申遗的难度不亚于西湖申遗,甚至超过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这里的难度一方面是指如何对核心价值进行准确的提炼和阐释,另一方面是通过什么方式呈现出来,都市型大遗址比郊区型更难呈现。要推动申遗成功,一定要溯源历史,深挖价值,运用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等综合保护和申遗成功经验,才能更好进行风貌保护、传承利用。我们在这片传承八百年的古城址之上,既要保护历史遗存,又要适应当代人的需要发展当代文化。我们的城市要在文化遗址上继续健康活力地生长,这才是保护、传承、利用的理想关系。相信杭州有这样的智慧和决心。未来,杭州要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对外宣传、展示、推广,并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进一步在旅游并联、经济发展、长三角文化遗产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临安博物院西湖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西湖
春意
雪后西湖 暖阳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视觉
岁月也曾可期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西湖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