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

2021-05-10 15:34张惠平
教育界·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张惠平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也带来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和阅读趋向碎片化等问题,长期困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愈加凸显。笔者依托省、市各级多项科研课题,借助App和网络课程平台,构建了“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形成了系列的基于网络平台的阅读课程和系列深阅读指导策略,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养成美学化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深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是人认知世界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也带来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和阅读趋向浅表化、碎片化的问题,长期困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愈加凸显,亟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索深阅读教学模式,让知识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内化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与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认识生活乃至世界的方式,并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DEEP”深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深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DEEP”深阅读教学是指抓住文本或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三条语文学习的主线,在一定时间内有计划地呈现有联系、有结构、多元化视角的一组文本,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多层次的阅读体验活动,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DEEP”深阅读教学,能促使学生向下扎根(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向上飞扬(学会创意地表达),感受、理解符号背后的内容与意义,体会“未书出”的内容与意义;从单篇文本阅读走向多文本阅读、群书阅读,走向生活实践;从多元角度理解、分析知识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发现世界、发现自己、发现爱与美[1]。

“DEEP”即深度。“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信息提取、分析推理、整合诠释、反思评价、创意产生的过程,逐渐形成审辩式思维。

D即Discover,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基础阅读中发现问题、在深层阅读中解决问题。

E即Experience,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讲不易理解,做容易理解,无论知识的习得还是能力的形成,学生不能仅依靠教师的教授灌输,而要亲身参与实践,在经历与体验中去探究、去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升。具体体现为:(1)情感参与。情感促进认知,该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其深度认知奠定情感基础。(2)思维参与。深阅读是一种基于理解的阅读,学生需要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思考、互动交流、质疑批判等形式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与解读,实现认知的深化与重构,发展审辩式思维。(3)情感参与。学生要经历阅读对话、问题探究和实践创造的整个过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从而增强成就感与幸福感。

E即Express,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创造实践是深阅读的高级阶段,是学生在深度阅读理解的前提下,在对文本意义进行感悟、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情感和思想,萌生出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开展创作活动,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抒发情怀和表达思想。

P即Pluralism,开展多元化教学。其包括融合多种平台、工具的技术途径多元化,个人、小组、生生、师生的活动形式多元化,跨越语文学科、跨越纸质文本的阅读内容多元化。

二、“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应以生为本,立足经历和体验,指向理解和反思,追求方法多元化。这也是深阅读的旨归,“DEEP”深阅读教学流程设计分为三个步骤。

(1)问题发现—基础阅读:学生自主学习,提取信息,了解基本信息(论点、字词或句子)及故事的场景(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发现问题。这是文本理解的知识性目标,也是阅读教学的初级目标,属于浅层认知加工阶段。

(2)体验探究—深层阅读:体验探究,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对文本的秘妙进行鉴赏,对文章的意蕴进行体味;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对文本进行反思、评价。

(3)实践表达—创造性阅读:实践表达,学生从阅读走向实践,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形成认知,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的创意,并进行创造性表达。

(二)“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的课型设计

“DEEP”深阅读模式下的阅读教学注重前后连贯性和一致性,强调联系地学、整体地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总揽全局的整体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2]。“DEEP”深阅读模式的课型根据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的基本特点,从教材与生活两个维度出发,可以设计为以下两类课型。

1.从教材出发的单元整体教学课型

教师根据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从单元读写目标出发系统规划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发展,促进其读写能力的提高。

单元教学课型分为识字课、阅读课、整理课、活动课四种类型,每个单元教学时间为9~13课时。(1)识字课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学习—活动拓展—写字指导,用3个课时落实整个单元的生字词读与写的教学目标。(2)阅读课的基本流程为问题发现—体验探究—实践表达,教师以群文阅读、对比阅读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整合诠释、分析推断、评价反思。(3)整理课是对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读写内容)进行整体性学习,基本流程为自主学习—梳理单元知识—互动交流突破重难点—变式练习进行知识迁移。(4)活动课是开展项目学習、整本书阅读、基于单元读写目标的主题读写活动,营造多元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运用审辩式思维进行多元视角的阅读、实践,并创造性地表达阅读成果。

2.从生活出发的主题读书会课型

教师将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一组结构化、具有多元化视角的文本。

“主题读书会”分为泛读课、精读课、推进课、分享课四种课型。其中,泛读课需要教师在学生对主题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精读课需要学生围绕问题对精选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形成对主题的初步认识;推进课需要学生围绕主题再次质疑,确定研究方向,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形成对主题的多元理解;分享课需要学生在成果汇报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评价反思,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创意表达。

(三)“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评价

“DEEP”深阅读教学模式从态度或习惯、审辩式思维技能及阅读素养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静默式评价,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进步,并以此来改进教学策略[3]。

1.态度或习惯维度

“态度影响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成就未来。”阅读态度、习惯是决定阅读深度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习惯的评价,以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分析学生网络学习记录,研判学生阅读进度和学习成效。

2.审辩式思维技能维度

教师可以从“我很少会冲动”“我能精确且准确地完成任务”“我能听懂别人的观点”“我会灵活地思考”“我能在学习新知识时联系并运用旧知识”“我能评价性地思考问题”六个维度,设计“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自评调查表”,引导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以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

3.阅读素养维度

教师可从整合诠释、分析推理、反思评价、创意表达四项阅读核心素养出发,设计教学评价内容。(1)整合诠释。教师可将问题设计为“用你自己的话说出这段话的论点”“详细解释句子或者词语的意思”“举一到两个例子来说明论点”“用比喻或类比来说明论点”等。(2)分析推理。教师可设计“作者的写作目的”“文中最重要的问题”“文本中最重要的信息或数据”“文本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论或想法”“文中的观点、结论”等问题。(3)反思评价。教师可设计“你有哪些阅读收获”“你认为自己阅读中有哪些疏漏”等问题。(4)创意表达。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阅读报告、小练笔、元认知评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所得和反思。

【参考文献】

张厚粲,李文玲,舒华.儿童阅读的世界Ⅲ:让孩子学会阅读的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陈武.小学语文“海量—深阅读”教学及其策略研究[J].新教育,2020(26):17-18.

宋建亮.小學语文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38.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