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照岗,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员。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并没有延续前两年高考作文注重宏大叙事和紧扣时政热点的趋向,也不再以多则或多元材料的形式呈现,而是另辟蹊径,给考生讲了一个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君臣默契配合共创伟业的故事。题目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既防范了猜题押题,避免了宿构套作,又暗合了主流价值导向,意在引导考生回望历史,品析人物,从中汲取中国智慧、民族精神,进而烛照现实,思考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古事以论今:历史与时代的交织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表述简洁凝练,意蕴丰厚,体现了鲜明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与青年意识,具体来说:
(一)历史的意识
历史意识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中建立起来的对历史的自觉认知、主动探索和深刻领悟,是以对历史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为基础,凝结成一种观照历史与现实,探索人生和世界的眼光、襟怀和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对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这些重要的论断既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也为高考作文命题指明了新方向,拓展了新视野,提供了新遵循。历史意识首先体现在作文题目本身取材于历史,以经典历史事件的形式出现。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独特的精神标识,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政治智慧,激荡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管鲍之交、齐桓称霸的故事散见于《东周列国志》《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故事中潜在的思想容量非常丰厚,几乎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最核心要义:公而忘私、家国为先、高风亮节、成人之美、君臣之道、朋友情谊、选贤任能等,角度多元,空间广阔。其次体现在题目中材料内在的历史逻辑上,题目以时间顺序组合材料或选取经典历史名言。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以时间为序,用大事记的方式呈现“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节点中国所发生的、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体现了鲜明的历史意识。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也是以时间为序,呈现了三个时代三个地区的三则标语: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雄安新区,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围绕“劳动”展开,引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历史名言,努力挖掘劳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选取1919年、1949年、1979年、2019年、2049年五个时间节点,让考生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关系,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总之,近两年高考作文加强了对学生历史史实和历史意识的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历史、学习历史,以史为师、以史为鉴,加强对历史的认知、学习、思考,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历史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二)时代意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选材虽是古事,但着眼点却是现实,看似在“说古”,其实是“论今”,古今之间虽隔着漫长的时间洪流,但贯穿着不变的规律与真理。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向来是中华民族普遍的认知与共识;重视历史、研究历史也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审题写作时,我们既要把对历史人物的评析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又要放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去追问,去思考,去表达,思考历史故事的当下意义与价值;既要熟悉把握历史故事的内涵与精髓,又要关注时代发展和现实情势,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连接点和切入点。具体来说,故事讲述的是齐桓公继位并成就霸业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透视故事背后的本质意蕴:第一,从大的方面讲,它讲的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故事,是一个以德治国、善用人才、君臣同心共成大业的故事。从小的方面讲,它说的是一个个体如何成长、实现理想价值的故事,故事中的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做法不同、个性迥异,鲍叔公而忘私,家国为先,不贪恋权位,有知人之明、荐人之量、谋国之忠;管仲识时务,懂变通,顺应历史大势,恪尽职守,有相佐之才、安邦之能、感恩之心;齐桓公不计前嫌,知人善用,追逐伟大梦想,有王霸之志、容人之度、纳谏之明。时代是高考作文写作的重要背景和现实考量,因此要特别关注并有所指向。这是一个日新月异、变动不居的時代,这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民粹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时代,这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代。把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共创伟业的历史故事放在这样宏阔的时代背景下去思考,写作就有了方向和着力点,就有了格局和高度,有了灵魂和生命。比如,联系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封锁与打压,可以写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联系新冠肺炎疫情,可以写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一心、协同配合、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胜利;联系国际关系的复杂与斗争,可以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管鲍之交,是朋友之交的典范,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重要参考,要彼此包容,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等等。再比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国大国崛起靠的是人才不是强力,不是霸权、霸凌、霸道,而是君臣一心、德政仁治,如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依然是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仁爱和平的情怀。
(三)青年意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的首要和根本问题。教育要培养,高考要选拔的是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因此,高考作文的写作就需要考生秉持青年立场,增强青年意识,亮出青年态度,彰显青年力量。考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定位自己、期许自己,并以这样的角色去审读材料,将材料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结合起来,透过材料发掘出青年人需要学习的品质和奋斗的方向。比如针对齐桓公等三人的故事,考生立足青年视角,可以从三个角度构思:第一,青年人要恪尽职守,努力学习,成为像管仲一样有“硬实力”“真才华”的卓越人才,要掌握核心技术,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攻坚克难,施展自己的才干,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第二,青年人要志存高远,锻造自己的视野与胸怀,成为像齐桓公一样的知人善用、从谏如流的领导者,要学习他不惧艰险、坚忍不拔,追逐伟大梦想的大抱负,学习他不拘一格、汇集众智、人才强国的大格局,学习他不计前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大胸怀。第三,青年人要胸怀家国,以德为先,成为像鲍叔一样的仁者。学习他坦荡磊落、光风霁月的高风亮节,学习他成人之美、举贤不避亲的智慧明达,学习他顾全大局、舍私情而就大义的气度胸怀,学习他功成不必在我、破除心中幽暗的超然豁达。
二、守正以创新:稳定与变化的交融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延续了以往高考作文的一些特点,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总体特点是稳中有变、守正创新,具体表现在:
(一)守正求稳
1.立德树人的本质追求不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考评价的核心功能,全方位、系统化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是高考命题和内容改革的基本遵循,决定了高考的前行方向和运行轨迹。高考作文在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渗透着明确的立人导向。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呈现,表面上看似乎偏离了时代和生活,但本质上立德树人的本质功能不变。题目让考生对三个历史人物进行审视、评价和选择,实际上是藉此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全面考察和深入评估并以此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培根铸魂、凝心聚力。三个人物品性不同、形象各异,但格局、气度和人生境界都堪为后世榜样,任何一个都是对学生思想很好的教育。比如,鲍叔是中国德行的典范,他主动让贤,甘心屈居人下,把自己从“小我”的茧房中连根拔起,克制住对唾手可得权力的贪婪与占有,目光澄澈清亮,心胸坦荡磊落,足为世范,对学生人生态度、品德情操的培育大有益处。
2.情境呈现、任务驱动的形式不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考试、测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的任务为主要内容。”近年来,高考作文在命题上强化了情境与任务,突出了在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具体明确的任务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依然保持了这种命题特点,在情境呈现、任务驱动的形式上保持不变,设置了“班级读书会”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情境,具体真实,代入感强。任务的设计也清晰明确,“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是思维任务,引导学生三选一分清楚主次,突出了比较权衡,要求学生重点写作感触最深的一个,不能写成“三国演义”,但另外两个也不是不写,不写无法突出“最”字,因此要详写其一,简写其二。“全班同学和老师”是对象任务,写作时要有角色意识,要有对象感和身份感,要明白是面向同班同学谈自己的感触和思考,语气口吻要适宜,要注意交流的现场感和互动性,彰显交流的氛围,不能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与要求,要有称呼语、问候语、导入语、结束语,比如开头可以有一句称呼“同学们,大家好”,中间段落可以经常先称呼“同学们”再接着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结尾则可以有一句“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还要言之有物,思路清晰,有启发性、感染性,能增进同学们深入理解与认识。最后“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是常规任务,也要注意完成。
3.注重材料解读的意识不变
近年来,高考作文有意降低了审题难度,在阅读理解上不设障碍,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需要审题,任何时候写作的前提都是阅读,都是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和要求,然后有的放矢,精准立意。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虽然出自古文,但以白话现代文的形式呈现,甚至在“多”字后面还特地加“称赞”来解释,内容简单易懂,学生也比较熟悉,目的都在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更聚焦于具体写作。但如果缺乏对故事的深入解读,缺乏对人物的分析,写作也无从展开、无处下笔,或者说写作也肯定只是浮于表面,写不深也写不透。解读材料既要从宏观上(概括性解读)把握,又要从微观上(分析性解读)透视,还要从普遍共性上(符号性解读)观照,具体来说:
从宏观上解读材料,这则故事可以概括为:齐桓公等三人君臣配合,终成霸业,后人称颂不一。从微观上解读就要具体分析每一句话,从中提炼出本质性认识,特别是议论点和生发点。比如“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这句,从鲍叔的角度,“非管仲不可”足见鲍叔有知人之明,“对桓公说”可见鲍叔有谋国之忠,“甘居其下”又见出鲍叔有容人之量。从管仲的角度,在齐桓公选择相信鲍叔,重用他时,管仲没有丝毫犹豫,可见其并不愚忠,不在乎小节,而是识时务、懂变通,顺应历史大势,而最后“终成一代霸业”又可见管仲有真才实学,有真能力、硬实力。从齐桓公的角度,鲍叔向他推荐管仲,“于是桓公重用管仲”,可见齐桓公有纳谏之明,不在乎过去的一箭之仇,又可见其任人唯贤,有宽广的胸怀。“要想成就霸王之业”又可见齐桓公目光远大,有王霸之志。从普遍共性上解读,这样一个君臣三人齐心协力共成霸业的故事,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相似、相关、相反的故事,比如唐太宗与魏征、秦孝公与商鞅、孙膑与庞涓等,这都可以帮助考生扩充、丰富论据,增强议论的说服性。
(二)创新求变
1.由注重材料的时代性向注重材料的历史性转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性一直是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与要求。题目选材贴近学生,贴近现实,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关注自我,思考民生疾苦,担当青春使命,在现实的洪流中锻造能力,提高素养,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却一反常态,有意回避时政新闻、热点话题,选择从古代文化经典中取材,当然一方面是出于防猜题、押题的需要,防套作、防宿构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有意引导学生不忘传统,回归历史,增强文化自信。高考前,各种作文类教辅资料和公众号几乎把可能考到的各类热点主题猜了个遍,如果还是按照常规命题很可能落入他们的套路,不能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和权威性,特别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标准。选择历史故事看似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却为作文命题开拓了新空间,指明了新方向,因为文化味浓郁的历史故事,有无限的解读空间,特别是穿越时空依然历久弥新的历史故事,其蕴含的很多人生道理至今对人们仍有启示作用。这一方面避开了猜题押题,让所有精心准备的材料与套路都无用武之地,避开刻意的准备,考查了学生的真正实力、真实素养;另一方面也呼应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倡导,踩准了时代的鼓点,落实了立德树人,宣传了主流价值,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2.由注重主题阐释向注重文化思辨转变
近几年的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虽然常常被称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但任务只是外在形式,本质上还是侧重于概念阐释、主题解读。比如2019年聚焦劳动,引导考生重新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唱响“劳动”最强音。2018年虽然以时间顺序呈现了中国2000年以来的重大事件,引导考生明白自己与祖国“一路同行、成长”“一起追梦、圆梦”,但落脚点还是青年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2017年则直接以中国关键词的形式出现,罗列了“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12个关键词。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则有所不同,它是淡化了关键词与主题式的表达,而是选择更具体的叙述方式——历史故事。传统故事既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性,也蕴含着多元的思辨性。考生不仅可以顺着材料从正面去解读材料,也可以结合自己更全面、深入的历史认知,对人物进行批判性理解。比如齐桓公,他不只是像材料所呈现的那样宽宏大量,对管仲既往不咎,他还是记仇的,他曾对公子纠和他的支持者以及鲁国打击报复,进行了清算。他也不是总能听进建议,善纳忠言,他晚年时期刚愎自用,宠溺小人,最后竟活活饿死在高墙之内。
3.由注重考查写作能力向注重考查综合素养转变
写作能力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點,但从今年的题目看,想要写好作文,不仅需要考生有出色的表达能力,还需要考生具备深厚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与题目相关的完备的、深刻的背景知识,其实,这种趋向在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中已有暗示。京剧、中华美食、长城等,如果你知之甚少,缺乏相对准确而专业的背景知识的支撑,很难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面对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只是围绕给出的材料,去评价三个人是不够的,需要考生对三个人的故事和人生经历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这样作文其实是加大了对学生阅读积淀、文化涵养、历史素养等综合素养的考查,特别是加大了对学生所具备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考查。据权威统计,2020年高考作文,广东考生选择鲍叔展开写作的占81.3%,选择齐桓公的占17.3%,而选择管仲的只占1.4%,为什么如此少的考生选择写管仲?我想大概是因为题目中对管仲的描述最少,对管仲的具体事迹,则更未着一字,所以在这段材料中,管仲形象是模糊的、朦胧的,仿佛隔着一层纱,如果考生头脑中没有与管仲相关的历史知识,仅靠题目提供的信息,就不易把握人物形象,论述也很难展开,更不要说写出佳作了。
总之,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将两千多年的中华历史故事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古老的故事再次焕发生机,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感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有必要回望传统,解读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精神,从中汲取中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稳、更远、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