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打鼓歌”与通山“挖山鼓”的艺术形态对比分析

2021-05-10 02:33冷婵玲
艺术评鉴 2021年6期

冷婵玲

摘要:武宁“打鼓歌与”通山“挖山鼓”都属于田歌类的一种。田歌多为挖地、薅草、水田栽秧等具有集体性农事劳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变幻多样、行腔自由的中国民歌题材,多位于中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亦可称之为“田秧歌”“田山歌”等,因分布地域广泛,各地方的腔调亦具有较大差别,正所谓:“锣鼓不出乡,各有各的腔”,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其两者的艺术形态对比分析,让更多的研究者发现其两者的研究价值,使得两者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武宁“打鼓歌”  通山“挖山鼓”  历史现状  艺术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028-03

不管是武宁县还是通山县,两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四处多为山峰、湖泊,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当地人们多以水田插秧、挖地、薅草等集体性农业劳作为主,山歌的出现主要为了减轻农事劳作的疲劳、或是提高农事劳作的积极性,山歌在农事劳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山歌悠长的旋律自古相传,优美动听、古朴悠长,更是留下了:“山歌本是古人留,留在世上解忧愁”的民谣。所以说,山歌与农事劳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这些都是先辈给我们留下最珍贵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大部分年轻人逐渐脱离了农业劳作,山歌也随之走出大众的视野被世人所淡忘,山歌的搜救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打鼓歌”的相关资料在知网上搜得到的期刊有16篇、硕士论文3篇,“挖山鼓”在知网上的有关资料仅有硕士论文1篇,本文主要对武宁“打鼓歌”以及通山“挖山鼓”的历史渊源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并且针对这两个地方的山歌艺术形态进行一个对比,希望在传统音乐文化上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一、通山“挖山鼓”与武宁“打鼓歌”的历史渊源

从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中分析,我们推断出武宁“打鼓歌”是经过通山县的幕阜山流传到武宁县的大源村的。通山县隶属于湖北省咸宁市,其南邻江西武宁县,与武宁县仅一山之隔——幕阜山。笔者在搜索资料之际,发现打鼓歌最早记录在清代乾隆版的武宁县志《艺文》卷中盛乐所写到:“海内人众,士俭于耕顷。楚人来宁垦山者,岁以千计。绝巘层岩,鸡犬声相应,火耕旱种,百锄并出。每数十人为队,其长腰鼓节歌,以一勤惰.甲子春予从伯兄游大原洞,遍歷诸峰,缘梯度索,四宿山棚,略得梗概,杂叙成句,曰鼓子词,付诸山农,俾歌所事”。这段文字的描述,让我们对打鼓歌的作用、形式等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楚人来宁垦山者,岁以千计”。也让我们推断出武宁“打鼓歌”是经过通山县的幕阜山流传到武宁县的大源村。但是追其溯源,通山“挖山鼓”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通山县“挖山鼓”,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正当春秋战国之际,有着一支军队挺进幕阜山,来到楚吴两国的交界处——通山县。他们白日里操兵演练、垦荒种田,夜晚之际击鼓奏乐、载歌载舞。从此荒凉而沉寂的大地被这喧嚣所唤醒,这个地方也在军人的手中变得无比的美丽与肥沃,后来,天下太平,军队也接收到了上级组织的命令撤走了,当地山民经常性效仿他们集体劳作、击鼓喊号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久而久之,变成了当地的一种风俗。虽说这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有待进一步考查,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地“击鼓喊号、集体劳作”的风俗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春耕忙种之时,当地自发性地以村为单位进行垦荒种田、水田插秧等进行集体性工作。随着通山县人口的迁移,也就开始了在武宁这个地方扎根发芽,音乐文化也不断与当地进行着交融,形成了极具当地特色的“打鼓歌”,如果以盛乐所描述的“甲子春予从伯兄游大原洞”中的年代进行推算的话,甲子春就是公元1744年,也就是乾隆时期,推算至今的话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它的研究价值超乎我们的想象。

二、通山“挖山鼓”与武宁“打鼓歌”艺术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虽说武宁“打鼓歌”是通过通山县的移民传播过来的,但久而久之在武宁这个地方蕴养,与武宁地方特色音乐进行一个大融合,融合了武宁地方方言进行演唱,两者进行交融后,形成了当地极具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章节将武宁“打鼓歌”与通山“挖山鼓”从旋律、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表演形式等进行一个对比分析,发现其在艺术形态上亦存在着较大的异同。

(一)旋律

中国南北方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然民歌也跟地理位置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北方在众多歌曲当中较为喜欢运用跳进的方式,而南方则喜欢运用级进的方式。但在元中叶以后,由于战乱不断,大量移民迁徙。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同时促进了音乐交融。通山“挖山鼓”运用级进的同时同样运用了跳进的手法。以《老鸦尖上三件宝》为例,如图1:

曲子属于民族调式,领唱部分:首先强调主音的位置,后自然运用徵音到宫音的级进,三度正常进行后回到商音,随后向下的四度跳进,徵音还未站稳后又回到商音,随后向下级进至徵音,再次向上四度跳进至商音,后再次级进至徵音,在徵音逗留2拍之久。仅从领唱部分可以看出通山县的挖山鼓运用了级进与跳进相融合的手法,尤其喜欢运用(612)级进模式,突出了一字一音的特点,节奏规整。

武宁打鼓歌在旋律中同样存在级进与跳进相融合的情况,与通山挖山鼓相比,武宁打鼓歌以级进为主,同时突出了字少腔多的特点,它不像通山挖山鼓那么的规整。以图2《到山来》为例:

《到山来》这首曲子在一开始就进行五度跳进,之后又连续的级进下行,再进行一个四度跳进,在一系列迂回与三度进行后再次四度跳进。完美体现了级进与跳进的结合,但其主要以级进为主,节奏与挖山鼓相比较为复杂。

(二)曲式结构

打鼓歌主要是由单个的支曲和套曲组合而成,支曲主要有山歌、号子、风俗歌、小调等类型歌曲;而套曲包括番与号。全曲大概是由“引歌(散歌  起号  昂颈歌)”“陈述(起头番   落二番 紧三番   杀四番)”“尾声(谢彩)”构成。就比如说,当劳动者们到达劳动场所时,鼓匠会敲打一顿滚鼓,念上一段念白,这就被称为“起号”,而打鼓歌的主体就是由“起头番、落二番、紧三番、煞四番”四番鼓连缀而成。套曲是打鼓歌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也会出现散曲的形式,其结构较为庞大,拥有成套的曲调。从整个套曲形式上看,每支番鼓之间的连接部分会产生鲜明的对比,但是号头与搭歌部分又会保持一致性。

在曲式结构上,通山“挖山鼓”同样属于套曲形式,全曲大抵由八个段落构成(号头、鸡婆咯崽、急板、双马过桥、五锤、小三锤、十三锤、鸡啄米)。全曲由“冷鼓(号头  鸡婆咯崽  急板)”“长号(双马过桥  五锤  小三锤)”“短号(十三锤  鸡啄米)”三部性结构组成,每个部分有不同方言韵律构成的组歌。速度由慢到快再到极快,节拍由散板再到规整节拍。通山“挖山鼓”的歌唱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律,每单个号子前半头的格律是固定的,号子后半头相对比较灵活,号子的前半头与后半头的变化要在相同的内容中,但是固定的韵律具有多样性,在这种变化中众歌手们接唱的歌也需要随着歌头的韵律变化而变化。歌调一般是唱成套的唱本,也可以即兴演唱。

(三)调式调性

通山“挖山鼓”传承了古老民歌中三音列的特点,非常喜欢运用612,561级进的方式进行,也被称之为“窄声韵”的音调,这种音调在湖北省的南部地区分布最多,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音调形式。以《老鸦尖上三件宝》为例,如图1,《老鸦尖山三件宝》的旋律使用的(6 l 2 3)的四音列进行,但明显地看出是以(6 l 3)为主干音,加入(2)音作为四音列的旋律特点。

而武宁“打鼓歌”较多运用“6123”的音阶调式,擅长运用四声音列构成的羽调式,有时候也会和通山“挖山鼓”一样运用(612)的音阶调式。从图3中可以看出这个整套鼓都运用了羽调式,由于劳作者的情绪在不断高涨,同时也加快了劳动的节奏,所以主音的音高也不断在上升。总的来说,在调式调性方面挖山鼓与打鼓歌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如图3:

(四)表演形式

武宁“打鼓歌”的演奏时间非常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工人急忙赶往劳作场所时,鼓点师傅往往会演奏“散歌”,一方面为了催促还未上工的农民,另一方面起到大脑提神的效果。等所有劳动者都顺利到达场所后,一般由鼓师傅站在队伍的前面,而这個队伍大多由10-20人组成,一字排开,鼓师傅与各劳作者形成一唱众和的特点。鼓点师傅随即演奏“起号”,也叫“滚鼓”。“滚鼓”的唱词较为固定但与正文部分没有直接的联系。“起号”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昂颈歌”,而这个“主体部分”就是“四番鼓”。“四番鼓”是由“起头番”“落二番”“紧三番”“杀四番”组成,在整个劳作过程中,众人会根据鼓点师傅起的不同的号头进行搭歌。最后的尾声就是“谢彩”。“谢彩”部分顾名思义就是一天劳作即将结束的时候对少东家的一种感谢之词。“谢彩”部分的结束也代表着一天的劳作与演唱到此结束。

通山挖山鼓的演唱形式跟武宁打鼓歌非常相似,人数一般是20人左右,鼓师傅边打鼓边进行演唱,众歌手进行搭腔,通山“挖山鼓”全曲由“号头”开始,号头部分仅仅击鼓,不进行人声演唱;“号头”结束后演奏“鸡婆咯崽”。“鸡婆咯崽”跟“号头”一样以鼓演奏为主;“急鼓”是紧跟“鸡婆咯崽”之后,这部分速度适中,鼓点较为密集,紧打慢唱。随后演奏“双马过桥”“五锤”“小三锤”等三个小曲,这部分通过速度、节奏节拍的变化促进了旋律的发展,将全曲推向高潮,以演唱为主,一领众和的形式;最后演奏“十三锤”和“鸡啄米”,此部分时常伴有简单的舞蹈元素。

三、结语

虽说挖山鼓与打鼓歌都属于田歌类,两地拥有相似的地理环境,从地理位置上看,两地的距离仅一山之隔,但从其旋律、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对比中发现两者拥有着较大的异同。从旋律上看,两者都融合了北方跳进特点与南方的级进手法;从曲式结构上看,两者都运用套曲的形式,但相比较而言,挖山鼓的曲式结构较为复杂;从调式调性上看,两者都较为喜欢运用(612)三音音列的特点,但打鼓歌在调式调性方面较为丰富,时而运用(6123)四音音列,时而运用(61235)五音音列,调式上喜欢运用羽调式;从表演形式上看,武宁“打鼓歌”依然保持着通山“挖山鼓”的原有形式,一般都是多人一鼓,鼓师傅边打边唱,演奏的时候将鼓系于腰间,右手击鼓。鼓师傅发出“号头”,众歌手进行“搭歌”。

武宁“打鼓歌”在2008年第一批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挖山鼓”在200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这些凝聚着祖辈智慧的结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难以理解的地方方言,加大了音乐爱好者研究的难度。作为一名来自武宁县的研究者,笔者在研究武宁“打鼓歌”的同时,发现了武宁“打鼓歌”和通山“挖山鼓”的渊源,希望通过本文对其旋律、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以及表演形式上进行对比分析,让更多的研究爱好者发现其两者的研究价值,使得两者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邢启振.唐后期武宁镇战略地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戴晓敏,石米.赣北打鼓歌起源探析[J].大众文艺,2011(15):173.

[3]尹勋锋.茶乡武宁打鼓歌价值探析[J].农业考古,2011(02):144-147+154.

[4]王轶舫.赣北武宁打鼓歌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汪利媛.武宁“打鼓歌”的考察与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